分享

石化:景气周期可至2008年

 平常心 2005-06-13
石化:景气周期可至2008年

本公司网站出现的任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文字、数据、评论、理论、预测、图表、指标及其他资料)仅供参考,投资者使用前请予以核实,风险自负

http://www. 2005/06/13 08:34:42 银河证券 李国洪

    2004年是石化行业大丰收之年

    2004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计17856家,累计实现现价工业总值24666.1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实现销售收入24249.6亿元,比上年增长34.68%;实现净利润1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6%。其中,2004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可比的96家A股上市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244.7亿元,占石油化工行业的34%,同比增长38.47%,增速比行业快3.79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511.5亿元,占石油化工行业的37.5%,同比增长79.79%,比行业增速慢33.81个百分点。2004年96家A股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286元,同比增长了41.31%,其中扬子石化还创出了EPS2.01元/股的行业历史最高纪录,行业的龙头中国石化也实现了69.77%的净利润增长。无论全行业还是上市公司,2004年石化行业可谓大丰收之年。

    大丰收之后持续增长仍可期

    石化景气上升周期可至2008年

    世界石油化工行业周期性变化十分明显。总体上呈现1978-1987年,1988-1995年,1996-2008年三大周期。石化行业的上升周期形成主要是行业特点影响供需结构变化,进而推动行业周期变化:由于石化装置具有规模大、资金投入多、建设周期长的特点,装置的建设集中在世界可数的几大公司中。单一装置产能大、建设周期长使行业总产量呈阶梯式增长,每当有新装置投产时,产量大增,出现供大于求;以后随着需求增长,产能基本不变的情况延续,又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受新增装置影响,石化行业需求和产能增长经常出现背离并不断发生周期性运动。

    由于我们可预见的2005-2008年间,世界范围内新增石化装置相对较少,而需求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增长,故此期间多数石化产品价格更有利于供应方,石化行业仍在上升周期内运行。2006年以后世界新装置的预期主要是沙特和伊朗的乙烯装置投产,但由于占世界30%石油消费的美国经济在2005-2008年处于世界公认的比较好的时期,其对石油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完全可以消化中东地区新增石化装置的投产,再加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乙烯的自有装置满足率仍然不到50%,2006-2008年世界石化产品需求增速仍就会大于供给,其价格自然会继续保持坚挺,因此,我们判断石化行业的周期性高点会比大家通常认为的2006年达到周期性顶峰要长一些,到2008年会出现峰值略低于2006年的第二次高峰。

    2005、2006年石化行业仍将快速增长

    1、2005-2006年世界石油需求仍会保持较好的增长

    统计全球的油品需求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通过世界炼油的加工量和开工率两个代表性指标来描述世界石油需求的变化,因为石油的易挥发性和昂贵的资金占用量使得油品需求上升时,炼油加工量和开工率才会上升,而油品需求下降时,炼油的加工量和开工率均要下降。自2002年以来,随着石油下游世界石化景气周期的到来,全球炼油的加工量和开工率均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受下游石化需求带动,全球炼油加工量和开工率在2005-2006年会继续保持较好的上升态势,故同期世界石油需求仍会保持较好的增长。

    2、2005-2006年国际油价整体仍在高位运行

    在2005年一季度国际油价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的基础上(一季度国际WTI原油价格上升了31.53%),预计在经过一定幅度调整后,2005年国际油价整体上仍将会有较高的上涨水平。

    3、在一定范围内的高油价有利于石化行业发展

    根据原油价格传导情况,如表1国际油价(WTI)在40-60美元/桶时十分有利于石化行业形成较高的利润,特别是在50-60美元/桶时,对石化行业有利影响系数最大。不可逆向推导,不能得出油价下降1%时相应行业平均净利润变化,更不能从净利润变化推导油价变化。

    4、石化供需关系更有利于供应方

    受我国石化产品内需增长拉动,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石化产品需求持续上扬。预期未来5年内三大合成材料的年均增长率水平约为12-14%,对应GDP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1.5。2005-2006年,国内和全球石化产能的增长都较有限,而随需求的增长,供需关系必然趋紧,如此将带动石化产品边际利润水平上扬和石化总体盈利能力上升。

    重点关注中国石化、扬子石化

    根据我们对石化行业周期性整体判断,2005-2008年行业继续处于景气上升周期,四大公司都可关注(表2)。作为一体化的综合类石化公司龙头,中国石化在石油化工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位置,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应重点关注。由于炼油业受国内原油价格涨幅快于成品油价格上升(国内原油、成品油定价体制造成的)影响,偏油型的上海石化稍显逊色,扬子石化市盈率较低,且非流通股比例高达84.98%,成为股权分置试点公司的可能性较大,更应积极关注。


                表1国际油价变化对石化行业影响分析
                油价上涨1%对应行业  WTI30-40  WTI40-50  WTI50-60  WTI60-70  总体影
                平均净利变化x%      美元/桶   美元/桶   美元/桶   美元/桶   响程度 
                石化                   3         3.5       4        1.5    影响很大 
                油气开采业             3         3         3        3      影响很大 
                石油炼制               3         3.5       3       -0.6    影响很大 
                石油销售业             2         2.5       3        1      影响很大 
                有机化工原料           3         3.5       4        3.5    影响很大 
                航空运输             -0.3       -0.35     -0.4     -1      影响较大 
                公路运输             -0.4       -0.45     -0.5     -1.5    影响较大

                表2石化行业重点公司
                 公司简称  流通股 评级 2004EPS 2005年业绩  PE(6月8日股价  PE(6月8日股价
                           (万股)       (元)   预测(元/股)   /04年EPS)      /05年EPS)
                 扬子石化  35000  买入  2.01      2.09         5.04           4.85 
                 中国石化 280000  买入  0.372     0.45         9.62           7.96 
                 齐鲁石化  35000  增持  0.66      1.15         9.86           5.66 
                 上海石化  72000  增持  0.552     0.59         7.03           6.5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