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DG为什么不投web2.0

 IT-man 2005-08-31

  【搜狐IT左右间】虽然IDG的眼光、口碑和地位已大不如前,但对于互联网创业者和在国内开展业务的部分VC们来说,IDG仍是一个标杆,而标杆IDG的行为则是一个互联网投资方向的指挥棒。今年,当大家都热中于谈论web2.0

  的时候却惊奇的发现,这次,热中于炒概念的IDG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在第一时间下手,非但没有投任何一家热门的web2.0公司,还给web2.0泼了不少冷水(去年投资的BLOGCN例外).

  IDG真的不看好WEB2.0么?表面看,似乎也有证据,IDG已经不将互联网作为重点了,何况web2.0呢!在周鸿一,宁军纷纷宣布加盟IDG携5亿美元再度投资中国IT和互联网后,IDG合伙人章苏阳便紧急辟谣,否认5亿美元砸向互联网,并称将缩小在互联网方面的投资,使其在互联网方面的投资比例由此前的60%以上递减到将来的不足三分之一.

  但我个人认为,IDG在今年之所以没投WEB2.0,更多还是其投资战略的改变,而结合WEB2.0本身所隐含的特性又使得IDG很难在WEB2.0上下决心.

  首先,WEB2.0在技术上并不存在绝对的门槛,它是一场思维模式的革命,却不是技术的革命.任何一家公司,只要思维模式转变了,就能很快使自己转向web2.0.很简单的一点就是像和讯,BOKEEE这样的网站为了借WEB2.0的概念尽快上市,拼命复制,凡是和WEB2.0相关的业务自己都做,现在俨然已经具备了WEB2.0的一切概念,并自封为WEB2.0公司的领头羊.而对于IDG来说,其旗下尚未上市,看不到方向缺乏概念的类似公司还有很多.在这个时候,IDG与其投一家起点极低的WEB2.0公司,不如将其旗下已投的公司转型成WEB2.0以盘活资产.其次,WEB2.0代表的是互联网的下一波方向,它不是新创公司的专利,在将来任何一家受欢迎的网站都会是WEB2.0的,或者面向WEB2.0的。 传统的互联网公司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在未来的数年内都得转型WEB2。0。而正是这种革命的方向使得新创WEB2.0公司面临着比之前任何时候更多的生存压力和竞争氛围,也使得WEB2。0公司比之前的新创公司需要更多的积累和资源。.因为WEB2.0是方向,大家都会转型,因此,新创的纯WEB2.0公司不得不提前与已经有很强积累又能迅速转型的传统互联网公司进行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创的WEB2.0公司必须具备强大的资源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否则将会成为传统互联网转型WEB2.0过程中的牺牲品.

  再次,IDG投资策略的改变也直接影响了它对WEB2。0公司的投资决策。“高控股,低成本”的金融街的成功创造了IDG投资的一个神话,也成了IDG自己的一个标杆,在总结和依恋中,IDG在不断的调整着自己的投资策略。从引入周鸿一,宁君这样的合作伙伴,与巨头ACCEL合作来看,IDG似乎在走一条低成本,低风险的产业投资之路。周鸿一,宁君本身都有不少的资金实力,又积累了丰厚的互联网资源和运营经验,他们已经可以替代IDG之前做的高成本,高风险的初始投资。而以周鸿一的眼光和江湖地位,他完全可以以很低的价格获得一个好的壳(这样的壳在国内非常多,任何一个ALEXA进入前2000以内的网站和排名进入前三的互联网软件都具备较好的壳能力),迅速将其改造成一个具备包括WEB2。0在内的任何概念的新项目,这时候,IDG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介入。(这块已经有了几个较成功的案例)而ACCEL的引入,又使得IDG在项目投资上有了较好的风险控制能力。

  还有一点就是目前新创的WEB2.0公司中鲜有符合IDG文化的投资对象,没有几个能接受喜欢不吝赠教的IDG的管理风格。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WEB2。0新创公司没有前途,而是希望WEB2。0公司们能更好的认清自己,认清形势,不为WEB2。0的概念所累,脚塌实地的做事情。这点,365KEY如此,周博通如此,土豆如此,其他WEB2。0创新公司都如此。

  同时,也请天天BLOG的WEB2。0创业者注意到国内创新匮乏,模仿不断的现实,在与VC和其他机构接触中,要严守自己的核心机密,否则自己的成果明天就会成为别人桌上的美食。

  在WEB2。0面前,大家可能都是创新者,大家可能都是模仿者!大家可能都是革命者,大家可能都是牺牲者!

(责任编辑:陈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