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概念的狂欢

 accesine 2005-09-01

有时候你不能不怀疑,概念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商业行为,乃至我们的判断
 
中国的互联网从来都不缺少概念。典型的例子是中国的互联网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几乎都是些概念,从中国概念、门户概念、无线概念、旅游概念、网游概念,到最近登峰造极的“中国+Google”概念。中国公司到美国去上市,按张朝阳的说法,是投资者与使用者的完全脱节,华尔街不懂中国。要向投资者解释你的商业模式,很难说清楚,概念就成为一种最简单公式。其中有些概念,干脆就是为投资者量身定做的,他们喜欢什么,就打造一个什么概念。

尽管百度一再向它的用户强调,它跟Google是完全不同的两家公司,商业模式、主营思路都不一样。但在Google如日中天的时候,你坚持说你跟Google不一样,无异于把怀揣大把钞票的投资者拒之门外。这些人正在苦苦寻找“下一个Google”,所以Google就成为一个最恰当的股市概念。百度的承销商很聪明,他们斩钉截铁地告诉美国投资者:百度就是中国的Google。

“中国”是另一个概念。投资中国,几乎相当于投资希望、投资梦想。这个正在崛起、正在寻求国际化、满世界寻找收购对象的国度,很容易让人想到20多年前大举“收购美国”的日本。没人知道中国的经济潜力究竟有多大,但投资一个成长中的巨人总不会错。

2005年8月5日,完美包装后的百度,终于在纳斯达克引爆了一场概念的狂欢。好像是一场被盼望了5年的狂欢,5年等一回,自然是不醉不归。狂欢的结果,是另一个概念的诞生: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上市公司。按IPO当天收盘股价计算,百度一举超过三大门户和去年的股市宠儿上海盛大,成为最大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逼近40亿美元。别说百度的用户看不懂,连李彦宏本人也大呼没想到。美国股民的盛情,有时候有点儿让人消受不起。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和高盛作为百度IPO的承销商,惟恐前戏做得不充分,不但放出Google欲收购百度的风声,还一再调整融资规模和股票发行价格,27美元的发行价已经是反复调整后的最高价,他们惴惴地等着高潮到来。万万没想到,戏不是没做足,而是做过了,概念的狂欢让两家承销商在赚足了银子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好像他们在合伙坑百度的钱。其实不是他们的错,要怪也只能怪他们把概念玩儿得太好了,倘若能事先预料到后来的疯狂,他们肯定会悠着点儿,也不至于让自己也让百度骑虎难下。

现在,既然已经被概念抬起来了,李彦宏和他的公司,也就身不由己地变成了一个概念,就像当初Google一不小心变成了一个概念一样。他们未来面临的,就是被簇拥、被供奉、被瞻仰,因为他们看上去,竟是如此“阳光”,而且美丽。李彦宏将责无旁贷地成为今年富豪榜上的一个耀眼的符号,从8月5日晚上开始,他会发现,人们看他的眼神,已跟从前大不一样,人们脸上会不由自主地挂着笑容,赞美他的时候,口气会不由自主地变得谦卑。或许,他自己的心态也会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在被追捧被拥戴的过程中,发生微妙的变化。

一夜之间,概念已经奇迹般地让很多改变发生。有时候你不能不怀疑,概念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商业行为,乃至我们的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