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数组与字符串常量可算是两种“另类”数组。 VLA可变长数组并不为C89所支持,C99才开始支持VLA。但如果想在只支持C89的编译环境中使用VLA的话,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用动态数组来“模拟”,动态数组在矩阵的运算中很常见,常用来向函数传递一个大小可变的矩阵。动态数组的原理,是利用一块或多块动态分配的内存存储各维的首地址,这样就可以p[i][j]的形式访问数组的数据了。但是,动态数组并非真正的数组,它只是对数组的一种模拟。由于具有数组类型的数组名是系统行为,在用户这一级没法做到,因此只能以指针的形式存放首地址,sizeof(p)和sizeof(p[i])结果都是4字节。虽然动态数组是依靠动态分配内存来建立的,但动态的意义并非来自这里,而是指大小可变。笔者觉得用“动态数组”这个名称来命名非常适合,既不失大小可变的特征,又可以跟VLA可变长数组区分开来。 下面是建立动态数组的示例: #include <stdio.h> void computedata(int *, int, int); int main(void) void computedata(int *ipSource, int iRow, int iColumn) 以上示例把动态数组ipTemp的元素都加了1,由于只是示例,笔者省略了检测数据合法性的代码。iRow是第一维上界,iColumn是第二维上界,iData是源数据缓冲区,iRow*iColumn的积不能超过iData缓冲区的大小,否则就会越界了,但可以比它小。示例中iData被定义为一维数组,当然根据自己的需要也可以用其它类型的缓冲区代替,例如动态分配的一块内存,或者多维数组,如果是多维数组,例如三维数组int iData[10][10][10],调用computedata函数时,实参iData得做一些转换: computedata((int *)iData, x, y);或者computedata(&iData[0][0][0], x, y);都可以。 ipSource指针用来传递缓冲区的首地址,这个指针由于要用来计算各维的地址,因此最好定义为一级指针,这样比较方便。ipTemp是一个二级指针,这是因为它指向的那块内存存放的是指针,这些指针指向各维的首地址,对ipTemp的元素来说,ipTemp就是二级的。最后记得free(ipTemp); 以上是定义一个二维动态数组的例子,多维动态数组的创建方法跟这个类似,下面给出三维动态数组的代码: void computedata(int *ipSource, int iHigh, int iRow, int iColumn) 下面来讨论字符串常量。 printf("%s", &"abcdefghi"[4]); 这将打印出字符串efghi。还可以这样: printf("%s", "abcdefghi"+4); 同样打印出字符串efghi。实际上,&"abcdefghi"[4]等价于&*("abcdefghi"+4),去掉&*后,就是"abcdefghi"+4了。 我们可以利用字符串常量这些特性写出一些有趣的程序来,例如:
int iLine=1; int main(void) 这个程序不使用任何数组形式的引用,不使用循环,就可以打印出用*号组合出来的菱形。当然,笔者并非鼓励大家编写这样的代码,但通过这样的例子加深对字符串常量的认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引用通告地址: http://blog.csdn.net/megaboy/services/trackbacks/482774.aspx [点击此处收藏本文] |
|
来自: shaolong007 > 《megaboy论指针和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