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不受人惑? 一个大学里,哲学系应该是最不时髦的一系,人数应该最少。但北大的哲学系 向来有不少的学生,这是我常常诧异的事。我常常想,这许多学生,毕业之后,应 该做些什么事?能够做些什么事? 现在你们都快毕业了。你们自然也在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能够做些 什么?" 依我的愚见,一个哲学系最的目的应该不是叫你们死读哲学书,也不是教你们 接受某派某人的哲学。禅宗有个和尚曾说:"达摩东来,只是要寻求一个不受人惑 的人。"我想借用这句话来说:"哲学教授的目的也只是要造就几个不受人惑的人。 " 你们应该做些什么?你们应该努力做个不受人惑的人。 你们能做个不受人惑的人吗?这个全凭自己的努力。如果你们不敢十分自信, 我这里有一件小小的法宝,送给你们带去做一件防身的的工具。这件法宝只有四个 字:"拿证据来!" 这里还有一只小小的锦囊,装作这件小小法宝的用法:"没有证据,只可悬而 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可以算作定论。" 必须自己能够不受人惑,方才可以希望指引别人不受人诱。 朋友们大家珍重! 陶世龙先生注: 本文摘自北大校友通讯,是北大1956级中文系校友诸天寅先生提供的,同时发 表的,还有蒋梦麟的临别赠言。篇末有诸先生写的附记,讲述了得到这讲话记录的 来历。 附记说:"不久前,我从北大老校友,清代著名学者纪小岚之七世女孙纪清漪 先生处借到一册《北大二十年级同学录》。纪老1931年毕业于北大政治系,故保存 有这册同学录。‘文革‘中这册同学录在抄纪老家时幸免于难,得以保存至今,弥 足珍贵。 这册同学录为洋纸精装,封面系校长蔡元培先生题字:"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里面有当时教职工及应届各系毕业生的照相,扉页系校长蒋梦麟氏的《临别赠言》 ;哲学系部分有胡适的一篇《临别赠言》。" 这里转载的是胡适的临别赠言,我想诸先生把它送给校友通讯,校友通讯及时 发表出来,目的当然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胡适这讲话的全貌,而不是仅仅知道 从中摘取出来的几句话、几个字。现在我将它输入电脑并发在这网页上,也是为此。 因此我想他们也是乐于见到的。 在这里使用的标题是我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