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萨克斯抒情王子肯尼.基

 惜时 2005-11-28

http://www./a1/A/AC80DA896A7EFC7A8DDE_a.html

回家

每天从事文字工作,下班回家,总想坐在沙发上听听音乐,换换头脑。我最喜欢听的是肯尼基奏的萨克斯管《回家》,如游子深情的倾诉,时而高亢,时而舒缓,使人产生许多美丽的联想。回家是人生永远的主题,是我们生命中一曲反复演奏的乐章,因此,《回家》的音乐才能如此美妙地拨动我们的心弦。

在古典诗词中,我们常常可以品味关于回家的怅惘和欣喜。“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路”。这是李清照漂泊中的情思。“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这是李白的望天长叹。最著名的关于回家的诗,要算杜甫的《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悲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回家,是何等的畅快,又是何等的沉醉!

童年的家,是放在床头的一小人书,是藏在床下角落的一把弹弓,还有母亲的一声声呼唤。童年对家眷恋而又无知,有一串笑声,有一份梦想就够了。它不需要有多大,只要能装载下那一点点梦想就足够。童年时对家没有更多的奢望,贫也好富也好,大也罢小也罢,它装载的是童年天真快乐,真实的梦幻。父母是高大的,父亲是座山,母亲是条河。

是的,家是温馨,家是幸福,家是起点,家也是归宿。虽然中国人有:“好男儿志在四方”、“大丈夫四海为家”的光荣传统,但对家的渴望,向往,无一例外是溶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情愫。家有大小之分,如国家,就是最大的家,对于异国游子来说,回国就是回家;对于异乡的亲人来说,回家就是回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而对已成家立业的年轻人来说,所谓的:“常回家看看”,是指回父母亲的家。青年人闯荡出一些眉目,便在家里大着声讲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父母品头论足。失意,家就是一个港湾,父亲伸过来的一条臂膀,母亲的一碗捞面,一声轻怨。青年人流泪,在家里流下的眼泪,是咸是淡都不重要,它是在父母面前流的,换来的是同情,鼓励,这时的家是加油站,是避风港。

家,是生命的摇篮,生活的港湾,是芸芸众生赖以生存的巢穴。拥有一个美丽温暖的家,是所有人的梦想。这梦想企望实现。家不在大,有情调则美;家不在豪华,有品位则美。记得小时候,我母亲在洗菜之余,常常将一棵菜心或一段萝卜放在一只青花小碟中,置于窗台案头,但见绿叶飘动,其清新怡人不亚于水仙惠兰。我在关于家的记忆中,这是极温馨美妙的一曲。

我们每天能轻松走向自己的家门,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不论我们得意还是失意,不论我们是富还是贫穷,我们毕竟有个家,我们毕竟能回家,能远远地望望那橘黄色的灯光,能轻轻地叩响自己的家门,这是宁静的港湾,你可尽情的停泊;这是温馨的暖巢,你可以自由地梳理自己的羽毛,这是你魂牵梦绕的乐土,是你血肉相依的方舟。

人到中年,但仍清晰记得当知青时是如何想家。招工后终于回家。走向家门的那一刻时,心情如何的颤动。即便平时出差几天,回家都会产生一种难以言状的亲切感。

所以,我们这辈走得最多最久的路,记得最清的路,便是回家的路。哪怕我们喝醉了,也会准确地走向自己的家门。

(孙宝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