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学生心得_学生心声_家庭教育_教学文章_聪学网

 w3322laile123 2005-12-25
中考学生心得

发表日期:2004年1月31日  出处:冯卉    已经有8372位读者读过此文
 

我的中考心得体会--写给升入初三的同学们


 

 

 

  今年的中考成绩一公布,我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这次中考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高兴之余,我想谈谈自己参加中考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升入初三的同学有所帮助。

  初三是十分关键的一年,因为它面临着中考,而中考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此必须认真对待。从现在起,就要有紧迫感,绝不能到学期快结束时才紧张起来,特别是一些基础并不十分扎实的同学。

  刚升入初三,有些同学会不以为然,认为离中考的日子还很长,有的是时间,但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须知学习和复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初三阶段,特别是中考前的几个月,只不过是在平时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提高而已。因此,在整个初中阶段,就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求我们上课认真听讲,勤做笔记,积极思考,回家后认真复习,完成老师布置的全部作业,在将老师上课的内容仔细“消化”、“吸收”后,再去接受新的知识。“温故而知新”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每个人由于自身潜能和爱好等因素,各科的成绩一般是不平衡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和评价:哪些是自己的强项,哪些是自己的弱项,有侧重地安排学习和复习时间,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才能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譬如我对理科较感兴趣,对数理化的悟性较强,因此我在这几门课上,相对多花了一些时间,而相对于我的弱项———文科,我除了平时上课时尽量理解、吸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在复习时用的时间就相对少些。此次中考,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数学117分,理化合卷115分,将我在文科中落下的分给补了回来,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打仗是这样,学习、考试也是这样。

  考试成绩好坏的因素固然很多,有时也不乏偶然因素,但我认为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是主观因素,即自己的主观努力。不利的客观因素能够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得到弥补,良好的客观条件只有通过主观努力才能发挥作用。我很幸运,我的初中母校——永明中学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老师的辛勤教学帮我们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使我在此次中考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进入了市重点学校——向明中学。

  有些同学在考试前十分紧张,每天起早摸黑,拼命做练习,生怕不这样就不能取得好成绩。这不仅是一种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现,有时还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事例:有的同学平时学习一直很好,就是因为在考试前没有处理好复习与休息的关系,长期睡眠不足,结果在考试时精力下降,反而没有考出应有的成绩。别人的教训就是我们的经验,因此,同学们在考试前千万要注意劳逸结合,以饱满的精神和充分的自信步入考场,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面对中考,我们要具备一颗平常心。尽管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很难,但面对现实,我们每个人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中考的确十分重要,但它毕竟是我们漫长的学习生涯中迈出的一小步,以后的学习路程更长。考得好的同学要从最初的喜悦中回到学习的现实中来,继续努力、刻苦地学习;考得不理想的同学也不要长时间沉浸在懊悔、难过中,要振作精神,认真总结,再接再厉,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进入高中阶段学习,这只是学习道路上的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学习任务更艰巨。为了祖国的四化建设,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做一个合格人才。让我们牢记伟人的教导:“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作者:永明中学初三(2)班肖颖婕)

 

轻松学习 沉着应战——我的学习方法
   初三(4)班 俞元杰
  
   328—30日的浙江省第七届自然科学竞赛(决赛)”中,我发挥稳定,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一等奖,为我三年的初中学习画上了一个句号。在备考和应试的过程中,我得到锻炼,为今后新一阶段的学习作好了准备。
   回首初中三年,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欢乐;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涩。这三年中,我逐渐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此,我将我平时的一些心得体会介绍给大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中三年,我一直学得很轻松。这其中,兴趣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家自学时,父母为我创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在完成作业后,我经常自主选择一些课外读物、杂志阅读,兴趣便在阅读中慢慢产生,学习也感到愉快了。
   打下扎实的基础
   对学习而言,兴趣很重要,扎实基础更是必不可少。课堂上,我认真听讲,做好相关笔记。课后,除了进行必要的复习之外,我大都预习新课。这样,第二天的学习便有了良好的开端。
   从初二开始,我便不断预习后面的课程,却忘了复习已学的内容,导致成绩波动较大。于是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我狠抓基础,进行适量的练习,保证了成绩的稳定。自那以后,我的成绩基本能保持稳定。
   扩大自己的视野
   除了注重课内学习外,具有丰富的课外知识也是必需的。这得靠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我周末常去书店,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读物。但不是简单的浏览而是使其尽量能和已有的理论知识联才能加深记忆,达到预期的目的。
   尽量独立思考
   在学习时不免遇到一些疑问,问老师是个不错的方法,而我更喜欢独立思考后再求助于老师。毕竟,大多数时间解题还得靠自己,在遇到拦路虎时再想一想,也许,便是柳暗花明又一点燃创新的火花.现有一个未知电压的电源、 1个单刀双掷开关,一个未知电阻,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阻箱,一个读数不准的电流表和若干导线,试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
   这便是省自然科学竞赛(复赛)的一道试题。可能大多数人会在读数不准的电流表面前束手无策。的确,当初我也纳闷了一下,再加上剩余时间无几,几乎要放弃了,但随后的一个想法却使我茅塞顿开,将这道题顺利解决了.其实,只要跳出用电流表只能测电流这一思维陷阱,想到将其用作对照,调校的工具就行了。方法是:将未知电阻和电流表接人电路,记下电表示数,再将电阻换为电阻箱,调节电阻箱阻值,使后一次示数和前一次相等,此时电阻箱的阻值示数就是未知电阻的阻值。看,这就是创新思维的优越之处:将电流表妙用,得到了起死回生的目的。
   以良好的自信心应试
   无论是平时的复习还是正式的考试保持冷静的状态最重要。一丝急躁也许就会导致后面的紧张。要坚信自己能行——急什么呢?我急,别人也许更急;我不会做?别人可能也做不出,别人和自己一样,可能更紧张。有什么值得手忙脚乱的呢?在竞赛中,我就是这样不断为自己鼓励,从而保证了自己的正常发挥。
   以上是我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供同学们参考。祝同学们中考顺利,取得满意的成绩1

 

 

中考心得 

“解放啦!”我想这是每一个中考学子考后的第一心声。然而,中考毕竟只是你人生中的一个小阶梯,我们不能过于的看重它,但是能上一所好的高中的确能为你的未来打一个好的基础,所以我们要从战略上藐视中考,从战术上重视中考。这也是这次中考给我带来的最大的经验和收获。
  所谓“战略上的藐视”就是要有平静的心态。其实在中考前经过了几个月的艰苦训练,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你要知道排除那些不学习的和那些拔尖的同学,你和大部分同学一样,都有一定的题海基础,然而就因为考试时过于紧张,“鸡”的脑子一片空白,本来平时收集与新的提醒,都忘得一干二净。这必定会影响你的发挥。看到和你水平一样的同学都拿了高分,你会甘心吗?
  我记得原来我们班的一个学习很好的同学说过这样一句话:“考场上没有发挥超常的,只有发挥失常的”。此话虽然有点偏激,但也不无道理。因为中考毕竟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能让你蒙出答案的余地少之又少,所以在中考时,千万不要存侥幸心理,只看一下复杂的题目,便认定自己解不了,于是就开始胡蒙。你要清楚每一道难题都是由各种概念和常见题型演变、结合出来的,所以你要戒浮戒躁,仔细想一下以前做过的题,观察图形,猛然你会发现一个突破口,接着往下思索,这样你就先从心里上胜了一筹,剩下就要看你的功底了。反之,只看了一下题的表面便急于下结论,只会使你“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有人说过:“考试这玩艺儿,拼的就是实力”。何为实力?实力就是你的含金量,如果光有好的心态,而无真材实料,一到考场上,也只能纸上谈兵而已。实力的深浅一方面来自平常的积累,一方面则来自中考前的“冲刺复习”,面对老师的堆堆试卷,和父母买的各区习题,你如何提取其中的精华并应用到考场上呢?以下提供几点个人战术:
  一、 概念:概念是万题之本。这是最基本的东西,一定要理解得很深入,并练习相应的习题,加以巩固。
  二、 多总结题型:这时,老师的试卷和家长的习题可派上用场了,首先你得认认真真全部做完,当然这里不是说每题必做,只是选择性的去做,比如一张试卷中,你可以先把后面的几道难题空下,专做选择题。等你做到一定数量时,你会发现,在诸多的试卷中许多题都属于同一类型,然后把各种题型中的较典型的题抄录下来,以备中考之用。
  三、 攻克弱点:其实经过那么多的测验,同学们早已意识到自己的弱点。此时,一定要对症下药,专门找有深度的题来锻炼你自己,使你一拿到平常自己总犯愁的题型就能立即缕出思路,我想,到中考考场上,你也会马到成功。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是我中考时的座右铭。知已是指要明白自己的实力,知彼是要清楚中考的意义和宗旨,如果这两点你都能把握得很好,那么中考对你来说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至于考后的心态,我想也无外乎是:“成功,高呼万岁;失败,哀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2003中考复习要旨

期终考试结束了,虽然距离中考还有5个月的时间,但初三的同学从现在开始就应该进入到中考复习的紧张备战阶段。中考会是个什么样子,中考复习的方法和侧重点有哪些,如何利用寒假把初中三年落下的功课补上来,我们不妨来听听新华中学各位一线名师的建议。

  语文:难学不难考

  2002年,中考语文试卷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变,客观题的比重有了明显的增加,因此今年的语文试卷再出现较大变化的可能性不大。从去年的情况看,语文试卷的难点在于语言表达能力题和作文题,这需要在平常进行一定的训练。

  孙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寒假期间可以对语文的六册书进行分板块复习,按照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要做到见到题就能知道考的是什么知识点。

  在中考中,同学们比较常见的问题是读不懂题。以课外阅读为例,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做答,其实回答这类问题有个定式,即“景物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心情”。在语文试卷中,这类题目还有很多,同学们复习中应该注意。

  另外,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分量很重,写作文的时候千万不要跑题,立意要有所创新。同学们在寒假中应该坚持写周记、日记,还要多看一些《作文通讯》以及报纸杂志上的文章,作文水平自然会得到提高。

  数学:该背的要背

  数学在中考中的难度并不是很大,中考数学试卷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课内知识掌握的情况。因此,在寒假期间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通过习题把基本功搞扎实是很关键的。数学有很多定理和公式,该背的要背,该记的要记。即使是综合性试题,也是以基本概念为基础的,概念掌握牢固了,遇到这类题目才不会无从下手。

  如果是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同学,王老师建议大家可以在寒假中把所学过的有规律性的知识整理在一起,并且多在逻辑思维能力上下些功夫,应该可以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如果是中下游水平的同学,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项工作,对于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有很大帮助。

  英语:以阅读为主

  英语很多同学都感到难学,但邓老师觉得只要在平时多注意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就不会感到怵头。而面对中考,同学们首先应该闯过单词关,在寒假中必须把初中阶段所学的单词掌握牢固,然后通过试题进行能力训练。

  阅读能力是中考英语试卷重点考查的内容,占25分。为了让自己的阅读能力达到中考要求的水平,同学们应该保持每天2篇左右的阅读量,而且可以多看一些课外读物,在阅读的同时扩大词汇量。

  英语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阅读要天天练,而且听力和写作也不能落下。近年来中考英语成绩都还不错,但今年中考英语试卷有可能增加一些难度,备考的同学应该注意。像综合填空等失分比较多的题目应该勤加训练。

  物理:两步克难关

  几年来,物理在中考中一直是难度相对比较大的一科,但并不能因此就放弃,更应该认真去学。物理与其他科目一样,基础题占了70%,只要把基本知识点掌握了,在物理上考好并非没有可能。

  从同学们考试的情况看,难点主要有二:一是一部分同学的数学基础差一些,物理计算题失分严重;二是很多同学在物理过程分析方面不过关,答题无从下手。针对这些问题,冯老师给同学们提出物理复习应该分两步走的建议。

  首先,应该用两个月的时间打基础,把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基础不太牢固,水平处于中下游的同学不要放过这个机会。初二所学的内容是初中物理的难点,而且知识点分散,要进行重点复习。

  其次,在第一阶段复习之后,要重视加强能力培养,以提高成绩。这段时间可能20天左右,要做一些综合性比较大的题,水平处于中下游的同学可能感到吃力,但应该尽可能跟上来。在这段复习之后再进行查漏补缺,只要做到位,就应该可以应对中考的要求。

  化学:小题要大做

  初中化学的学习是在初三才开始的,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因此中考化学试题的难度并不是很大,但覆盖面较广,而且近几年来联系生产实际的题目较多,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就应该注意。

  在初三上学期,化学的基础知识讲授比较多,寒假期间需要进一步落实。酸碱盐等相关内容是中考化学试题考查重点,不仅概念多,而且题型比较活,在中考中所占比例也很大,同学们应该多加注意。

  针对中等生,胡老师特别提出了一条复习化学的方法,那就是“大题小做、小题大做、难题不做”。也就是说,对于大题,可以考虑分成小题来做;对于小题应该在做题的过程中尽量多考虑一下所学的其他内容都有什么,多联系;而对于难题,不要在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

  政治:开卷考能力

  从去年开始,中考政治试卷改为开卷答题,同学们避免了以往死记硬背的困扰,但试卷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题目也更灵活了,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常多下工夫。

  苑老师认为,同学们在复习中基础必须搞扎实,因为不扎实的话即使开卷考试也不会运用理论。应该在复习的时候让知识系统化,不仅要分成知识板块,而且要注意板块之间的联系。

上课的时候,要多注意老师的举例,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寒假的时候进行一些社会活动,对答题时开阔思路会有很大帮助。

听力策略小结

1.在快速浏览时获取信息。尽管听力考察的是你的听的能力,但同时也是对你阅读能力的一种考验。对很多考生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时间不够,你必须很快的读,因为每题中间的间隔只有12秒。所以,不要仔细读选项句子,而应该快速浏览,寻找并记住关键词。也就是说,要纵向的看选项而不是横向的看。而当你看的时候,注意下面的信息:

  a)注意重复的词语,这些词通常会给你一些线索,还会帮你回忆起你在题目中听过的人名和事物名称。

  b)注意各个选项中的主要区别。你可能会看到一些不同的名字或地点或不同的动词,这些不同之处将会帮你确定这道题中哪些是你要听的关键,即关键词。

  2.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及时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将有助于你提高正确率。

  3.把握做题的节奏。做题的节奏在听力中比在其他部分中要重要的多,在你平时练习的时候,你可能会停下磁带等自己选出正确的答案,千万不要这样做。因为你在真正考试的时候无法让磁带根据你自己的意愿停下来,所以在你平时练习的时候也不要这么做。练习的时候选一个较少受打扰的地方,并一次做完一套题(50题)。

4.反复的练习。托福考试和其他很多考试一样,需要知识和技巧。有些人有足够的知识,但是得了低分。这是他们的患得患失引起的焦虑。而另外一些人则需要更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来提高他们的分数。知识和考试技巧都能够在反复的练习中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反复的练习能够帮助你消除部分的焦虑。如果你对托福考试的规则有较多的了解,你会在考试中表现得更加轻松。

中学生应当重视学习方法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与能否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密切相关。因此,中学生应当特别重视学习方法,创造性地总结和运用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

  法国十七世纪杰出的数学家、哲学家和科学方法论者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现代社会知识剧增,更新加速,时代对我们提出了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只凭“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的方式进行学习,肯定无法适应。在今天和明天的学习中,学习的成败决不仅仅取决于勤奋、刻苦、耐力,也不单纯跟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正比,更主要的是要有学习效率。效率从何而来?爱因斯坦的公式“W=X+Y+Z”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这里,W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Z代表不浪费时间,少说废话,Y代表方法。方法对勤奋和惜时的效果起着增加或抵销的作用,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学习成功。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英国有位社会学家,曾经调查了几十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发现这些获奖者大多认为,学生学习期间,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蒋南翔先生,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要准备猎枪和干粮。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只知道积蓄知识,而不懂得与此同时,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那么,他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就像猎人走进森林,只带干粮没带猎枪一样。没有猎枪,干粮带得再多,也会很快地消耗殆尽。如果有一支猎枪,并能运用自如,那么还愁没有吃的吗?这番话比喻生动,意味深长。说明了掌握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何等重要。

  好的学习方法还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深有体会地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它使学生在知识的密林中成为手持猎枪的猎人,获得有效的进攻能力和选择猎物的余地。1980年,美国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史蒂文·温伯格曾对《科技导报》记者说,很重要的素质是向知识的“进攻性”,不需安于接受书本上给你的答案,要去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往往是区别最好的和次好的学生的标准。

什么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这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任课老师等具体情况来选取。一般说来,好的学习方法,应该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符合认识规律的科学方法;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方法;符合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教师授课特点的方法。学生在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时,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摸索与总结:不同学科的学习程序(要不要预习,先做作业后复习,还是边做作业边复习,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预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方法、做作业和自我测试的方法、改错的方法和单元总结的方法等等。

学习方法五原则

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过程、阶段、心理条件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但蕴含着对学习规律的认识,而且也反映了对学习内容理解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它还是一种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自求自得、博约结合、知行统一。

  1.“循序渐进”──就是人们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自身的智能条件,系统而有步骤地进行学习。它要求人们应注重基础,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为:一要打好基础。二要由易到难。三要量力而行。

  2.“熟读精思”──就是要根据记忆和理解的辩证关系,把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我们知道记忆与理解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另一方面,只有在理解的参与下进行记忆,记忆才会牢固,“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用“自我诘难法”和“众说诘难法”去质疑问难。

  3.“自求自得”──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可能挖掘自我内在的学习潜力,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自求自得的原则要求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4.“博约结合”──就是要根据广搏和精研的辩证关系,把广博和精研结合起来,众所周知,博与约的关系是在博的基础上去约,在约的指导下去博,博约结合,相互促进。坚持博约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

  5.“知行统一”──就是要根据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切忌学而不用。“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因此,知行统一要注重实践:一是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边实践、边学习、边积累。二是躬行实践,即把学习得来的知识,用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复习有诀窍


[   2003
55日,阅读人数136 ]

 

 

 

  面临中考,许多学生开始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就一些成功的经验看,在复习过程中,自己加工后的"作品",有助于加深记忆。

  所谓"自己的作品",是将需要复习背诵的要点整理成笔记和录音。现在,随着办公条件越来越现代化,很多人更多地依赖传真、复印等快捷的手段。比如,有的同学几个人分工,分别将书上的要点复印下来,再通过传真汇集到一个同学那里总集成后再传给每个人。这样做的好处是分工合作,省时省力,但不利的是没有经过自己的分析、加工、整理,机械地去死记硬背条条概念,反而不容易记牢或加深理解。不少同学在考试时答此类题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只有骨头没有肉",或者是将同类题目的要点混淆,就是因为在复习时图省力,没有付出自己整理消化的努力造成的。如果通过自己理解加工出来的要点,答起题来就会游刃有余、融汇贯通。

  把自己整理出来的复习要点制成自己的录音,反复去倾听,是加深记忆的好方法。因为平时在对话时,你只注意了对方说话的声态和语调,面对自己的话语并没有太多在意。如果你将自己的话语录下来再放送出来听,肯定会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似曾相识的新鲜感。有人试过,听电台广播员播送的录音,由于语调过于正规、流畅,引不起你太多的刺激和感受。但如果听你自己的录音,会发觉自己讲话时的许多平时察觉不到的细微特点。比如那话语间短促的喘息、有点共鸣的鼻音、沙沙的底蕴、偶尔的迟疑与口吃,甚而不慎读错时的窃笑和自责,都会下意识地留下一些印象。有的考生,记得最清楚的复习要点就是听自己录音时,自己口吃或念错的那一部分,这些"小插曲",反而在无形中刺激和加深了他的记忆。

  还有一种办法,是将自己整理的复习要点录入电脑,录入时可动脑子搞一些小花样。比如每一个要点都用不同的字体录入,考试时一想起此要点就会联想到此种字体,也就不会出错。再有,将某些要点点缀一些奇形怪状的小花边或小标注,一想到这些小标注便会联想到这些要点。有的电脑谜还将这些复习要点编上一些电脑游戏的名字,在趣味盎然中轻松记忆。这些自己动手加工过的"作品",会使考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单调模式,提高复习记忆的功效,客观上会起到"自己给自己减负"的作用。  

中考复习:最后十天重点看教材


[   2003
55日,阅读人数117 ]

 

 

 

    中考复习:最后十天重点看教材  

    本报讯 (记者张小玲)离中考还剩十多天了,在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中,学生应注意些什么?市招考办有关人员指出,在最后冲刺阶段,学生的精力应主要用来抓知识重点,强化记忆,不必要也不可能再把每一科详细地复习一遍,最后十天的复习更应收缩到教材上来。  

    市招考办有关人员指出,学生进入初三年级以后,一般要经历四个复习阶段,巩固渐进阶段、总复习阶段、调整阶段和最后冲刺阶段。中考前20天是调整阶段,这一阶段对考生来说是松懈、疲惫的阶段。一般来说,在这一阶段已经过一次或者二次模拟考试,成绩考得好的同学,可能会沾沾自喜,认为差不多了,因此在思想上就放松了警惕。尽管每天同样在看书,但效果明显不如从前。而对考得差的同学来说,可能又会因此灰心丧气,觉得再努力也是白费,不如破罐子破摔。所以,千万注意,第三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即使预考时考得不理想,只要有的放矢地静心复习,中考就有佳绩回报。

    据介绍,最后冲刺阶段一般在中考前10天左右,这一阶段应主要用来抓知识重点,强化记忆,不必要也不可能再把每一科详细地复习一遍。最后十天的复习更应收缩到教材上来。通过看书上的目录、标题、自己平日勾画出的重点等,一科一科地进行回忆,发现生疏的地方,及时重点补习一下,已经熟练掌握了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通过这十天的“收缩复习”、“强化记忆”,打下坚实而又熟练的知识基础,以便能在答题时,根据主干线索,迅速回忆,熟练地掌握知识的整体框架,在答题中做到“八九不离十”。在这最后复习阶段,应减少练习数量,另外不要忘了再翻阅笔记和做过的试卷,重温一下老师讲过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注意以前做错了的地方。

    继续分步实施标准化考试

    本报讯 (记者张小玲)记者昨日从市招考办获悉,今年深圳中考将继续分步实施标准化考试,其中包括试题编制、考试实施、阅卷评分、分数转换与解释的标准化。在阅卷评分中,客观试题将采用光电阅读器评分,主观性试题评分则有一整套评分中控制、评分后分数调整等减少评分误差的各种措施。

    据了解,在考试实施中,考室和考号由计算机安排,客观题答卷使用A、B答卷;而对考场的设置、考场规则、培训考务工作人员、试卷的发放和收回、外语的面试以及用什么样的笔和橡皮擦等,都将作明确、具体、统一的要求。据介绍,通过这些手段将使考生在同一条件下公平竞争,保证考试的客观性。

    阅卷评分过程中,对标准化考试中的客观性试题如选择题、选择填空题、是非题等,将用光电阅读器阅卷评分。据介绍,计算机能一丝不苟地按照同一标准答案评分,不受外界的影响,所以客观题评卷的质量高速度快。对主观性试题评分,则有一整套的评分方法,并采取评分中控制、评分后分数调整等减少评分误差的各种措施,确保评分的准确和合理。

    在实施分数转换与解释标准化过程中,原始分数将按一定法则转换成标准分数,标准分数更符合评价、选拔学生等各方面的实际需要。关于分数转换与解释的标准化的详细内容,可参阅《升学指导》第51、53条。

    ■相关新闻  

    考场实行主考负责制

    本报讯 (记者张小玲)今年中考考场是根据全市参加中考的考生人数、交通便利情况以及学校的考试设施情况由市、区统筹安排各考场。每个考场都会设有考务办公室,考场中还设置保密室、保卫组、考生询问处、后勤组、医务室、茶水供应处等。考场实行主考负责制,主考由中考考场校长担任。 

    据了解,每个考场设主考一人,副主考2人。主考由中考考场校长担任,副主考由市招考办、区教育局教育科聘请非本考场学校的负责人担任。各考场监考人员实行全员交叉。

    英语考试听力先行

    本报讯 (记者张小玲)今年中考的英语考试继续强化听力考试,在100分总分中,听力占25分。在英语考试中,先进行听力考试,听力试题通过考场有线广播系统统一时间播放,只播放一次,考生务必按规定时间准时进入考场。

    据了解,今年中考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考试)、综合(理化政)共4科。各科计分:语文、数学、英语各科卷面分为100分(其中英语含听力题25分);综合科卷面分150分,其中物理60分,化学40分,政治50分。考试时间:6月22—23日。语文100分钟,数学、英语(含听力考试)各90分钟;综合科120分钟。今年英语考试继续强化听力考试,在100分总分中,听力占25分。在英语考试中,先进行听力考试,听力试题通过考场有线广播系统统一时间播放,只播放一次,考生务必按规定时间准时进入考场。 

中考完全手册,各科盲点扫荡:化学


[   2003
55日,阅读人数124 ]

 

 

 

    对化学的复习,许多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提到,要充分发挥课本例习题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课本上的例习题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有利于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拓宽分析问题的视野和思路,有利于培养探索创新意识,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黄浦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室化学特级教师 吴峥

别去滥做超纲题目

    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来说,初三的学生才学习了一年,内容不是很多,中考前同学要有充分的信心,相信自己在最后阶段只要注意方法还是能出效果的。

抓好基础提升思维方法

    近几年来,化学中考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在不断地改革,改革使考试更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所以考试还是强调以基础知识为主,加强联系实际能力考查。

    因此,复习时不必去乱做、滥做各种难题、怪题或超纲题目,而要抓好基础,并在复习的过程中注意提升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

克服紧张情绪 通过现象看本质

    从最近几年中考化学试卷的命题情况分析,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内容日益增多,考题中常常会把化学原理置于生活情景中,其实只要掌握课本中的化学基本原理,仔细分析题目,克服紧张心理,不难从中挖出现象背后的化学本质,找出正确答案。

实验题着重能力考查

    从题型来看,化学实验题和计算题,考生的出错率比较高。现在的实验题已不再停留于让考生根据实验器具或实验药品来填写名称等,而是增强了对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考查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例如让考生根据给定的要求设计部分实验装置,或将错误的设计加以纠正等。

计算题综合多个知识点

    就计算题而言,它不会单纯地考查某一化学原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