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洗澡有哪些注意事项? 何时洗澡最合适?这没有硬性规定。但下列情况最好不洗澡: (1)饭后,特别是饱餐后半小时内不宜洗澡。我们知道,血液总是朝最需要它的地方流动和集中。饭后是消化道的工作时间,任务繁重,大量血液涌流到消化道血管。如果这时洗澡,皮肤血管就扩张,这样一来,本该为消化道效力服务的血液将大量回流到皮肤。这势必影响消化和吸收。心脏病、高血压患者、中老年人更加不宜饭后马上洗澡。 (2)过于劳累或饥饿时,也不应洗澡。应当稍事休息,吃点东西再洗。劳累时,肌肉张力差,淋浴时站不稳,易摔倒;盆浴时易滑进浴缸,如缸内水多还会呛水甚至淹溺。 (3)头晕脑胀、心烦意乱、大量饮酒后不宜洗澡。这些情况下,人不够清醒,反应迟钝,对环境漠不关心,摔跌、撞碰、烫伤,甚或淹溺都可能发生。 (4)大病初愈者和精神病患者不宜一个人去洗澡,要洗须有人陪同。 (5)经期妇女不宜入盆浴,以防感染。洗澡间的环境,要保证必要的通风。冬季保暖是必要的,但不可把门窗全关紧,弄得浴室雾气腾腾,这对健康很不利。浴室也要有足够的亮度(照明),不能在暗室洗澡。在公共澡堂淋浴要提防龙头来水的不稳定性即忽冷忽热。多久洗1次?1次洗多久?这都不一定。原则上是夏天、多油多汗者、青壮年应当勤洗;冬天、皮肤干燥者、老年人,适当少洗。勤洗,1天几次不算多;少洗,10天1次不为少。每次洗澡时间不要太长,1 0~20分钟足矣,最好别超过半小时。如果洗澡次数多,不应每次打肥皂,否则,皮肤上的油脂全洗掉,皮肤干燥发痒甭说,皮肤的抵抗力也将被削弱。 关于冷水澡的注意事项要多讲几句。以下几种人不能洗冷水澡。 (1)血压过高的人。皮肤一接触冷水,血管就急剧收缩,大量血液涌回内脏,使本来就高的血压更升高。严重者可使脑血管破裂、出血、中风、昏迷甚至死亡。血压轻度增高者可洗冷水澡,但只能慢慢来,即先用冷水洒一洒,搓一搓身体的某些部位,不要一下子来个“冷处理”。 (2)坐骨神经痛及其它神经痛的人不要洗冷水澡。因为神经受寒受凉后,疼痛会更加剧烈。 (3)关节炎、关节痛的人不宜冷水浴,原因同上条。 (4)对冷过敏的人,如寒冷性荨麻疹、冬季瘙痒症患者,在疾病发作期间不要洗冷水澡。不发作时想锻炼皮肤,可行逐步降温法,即最初洗热水澡,渐改为温水澡,再步步降低水温,直到水温已相当低但又不发病为止。 冷水浴的时间也有讲究。在较寒冷的地区,应从夏季开始,不可在不习惯冷水浴的条件下,突然在寒天开始冷水浴。就一天之内时间来说,早晨起床后洗冷水澡最好。因为一夜睡眠,充分休息,身体有足够的能力对付寒冷的刺激,而冷水的刺激又可消除睡醒后尚持续的神经抑制状态,使人精神振作,神清气爽,有利于当天的工作和学习。天冷时,冷水浴不宜在晚间进行,对初练者尤应如此。晚上,人比较疲倦,机体适应性差,如过于寒冷或骤然受冻,身体就难产生较多热量来适应,弄不好还会生病。此外,临餐前、饥饿时、刚吃完饭都不宜洗冷水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