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6年电信产业5大预测

 Taylor 2006-01-18
2006年电信产业5大预测

  展望2006中国的电信产业会继续如何发展,虽然有着众多不可测因素,但是对于2006年的电信产业有如下五个估计。

  2006在中国政府发放3G牌照的条件下,中国2006年可完成的3G设备投资估计可达到306亿。这一结论是通过对于中国移动通信的历史数据分析、国外3G建设和运营的现状分 析和当前电信运营业的态势分析得出的。

  国外3G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将在专利费收取立场上将做出让步

  受中国厂商委托,中国信息产业部研究院在2005年和3G的知识产权所有者进行了有关专利费收取的谈判,但是至今没有任何结果。3G牌照发放之后,TD-SCDMA的专利转移成本很小,相对WCDMA和CDMA2000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更加上中国政府在产业政策上对于TD-SCDMA的支持,WCDMA和CDMA2000为了获得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在专利费问题上的压力将增大。

  PCS的发展进入衰退期

  这种衰退将集中体现在设备投资的衰退。无论电信行业如何重组,在3G牌照发放的大背景下,原来经营固网的运营商都将获得3G运营的牌照,原固网运营商在2006年建设的重点必然是在3G方面。小灵通在2005年的发展已经开始呈现发展速度放慢的趋势,中国电信PCS业务发展的速度已经下滑到第三季度的4.46%,而中国网通的PCS业务发展速度也一直在6%-8%徘徊。这一下滑趋势在2006年还会进一步加剧。此外,根据信息产业部披露的数据2006年电信产业投资仍然在2000亿的规模和2005年基本持平,而考虑到3G在2006年的较大规模投资,PCS的投资将几乎被完全挤占。

  WiMAX仍然在中国不能得到规模性部署

  2005年的11月底12月初,IEEE批准了802.16e标准,这意味着WiMAX真正进入了移动阶段,基于802.16E的产品也将在2006年全球上市,但是就中国来看,因为中国政府看不到WiMAX能在产业水平提升和核心技术掌握方面对中国通信产业的贡献,因此在频谱开放方面将继续持谨慎态度。从运营商的角度看,2006年是3G的开局之年,运营商的注意力将主要投入到3G之上。和3G的数据业务有着潜在技术竞争关系的WiMAX在2006年难以得到运营商的青睐。从运营商重组的模式来看,根据目前坊间的主流推测,电信运营业将重组成几个全业务运营商,而WiMAX恰恰是对固网运营商有着最为明显的商业价值。即使重组的结果保留了少数固网运营商,从现在的形势看,这些运营商也比较弱小,难以在WiMAX上进行规模性的投资。

  基于H.248的固网软交换在2006年发展进入徘徊期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在2005年已经在全球一线运营商初步得到应用,随着ITU-T直接采纳ETSI的TISPAN(基于IMS)作为下一代网络NGN的参考模型,电信业界已经明确了基于IMS的NGN发展方向。在这一大的产业背景下中国电信运营商在2006年采购NGN设备的时候将高度关注对于IMS的支持,单纯基于H.248的软交换将难以得到运营商的认可。而且3G牌照发放之后,中国的主流运营商将都变成移动运营商和全业务运营商,在这种格局下,运营商会更加关注移动核心网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以及固定业务和移动业务的融合(Fixed and Mobile Convergence),而唯有来源于3GPP的IMS才能满足这种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