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极》

 跳舞de龙 2006-01-27

《无极》呈现出的所有矛盾,是中国电影新百年未来方向的预示。

一、中国电影数字化进程,只有到了《无极》,才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性的新阶段。

《无极》首次以占全片80%的特技制作,实现了中国电影第一次基本上依赖本土力量完成了一个完整片。

这对中国电影来说,只有走到今天,只有在陈凯歌手上才能完成。之前这个进程,在许多导演手上都搁浅了,比如夭折了的张建亚的《西游记》,《横空出世》只用了几个镜头,《英雄》也有所使用,到了《无极》,才出现主体都用特技。使它成为科技含量最高的本土电影。

这是有很深刻的原因的:首先,陈凯歌是曾经成功地完成了转型的导演,他在《无极》上体现出了由思想、哲学、文化上的敏感转向技术的敏感,进入到如何使用技术手段创作中国电影。

这部片子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

这样的突破,势必会出现一问题,比如电影科技的不成熟,不如好莱坞的娴熟,但是这并不是陈凯歌个人的错。

在拍《黄土地》的年代,是不可能完成《无极》的,首先于技术力量方面无法实现,另外陈凯歌本人对科技力量的认识和现在也不可能是相同的。

有探索就必然有失误。探索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失误和偏颇,都是有价值的。更何况其中还有很多镜头十分精彩。

《无极》的故事本身毫无疑问是最有想象力的故事

《无极》的故事本身毫无疑问是最有想象力的故事。中国电影普遍被认为一个败笔就是缺乏想象力,缺乏甚至连古人都有的超越一点点现实的东西,老是喜欢找对应的东西。

《无极》出现的所有时空背景的虚设,已经大胆突破了中国电影的创作习惯,开拓了电影创作的新道路新方向。普通中国电影最大限度的也就是对历史进行虚化。

当然我们看到的虚拟建构的空间,根据陈凯歌和他的团队构建出来的虚拟建构空间,最后落在了情感的真实上。而他情感的核心,就是一个“爱”一个“恨”。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从王到无欢到将军,所有人都陷入爱恨交加的故事中。而正是因为背景和人物都是虚拟的,所有的情感会变得很难把握,需要演员自己去领会,这种领会对演员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张东健的领悟比较准确,其实昆仑这个人物虚构的最厉害,这就体现出不同演员的不同的领悟能力。

这种虚构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是极为罕见的。陈凯歌说这个故事发生在3000年前指未来是有道理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意象化的。

《无极》与《霸王别姬》

《无极》和《霸王别姬》是没有可比性的,《霸王别姬》不是为了表现奇特想象的故事,他是依托了年代变幻的几个人的爱恨情仇。影像+故事+人文深度都没有损失。

我们对《无极》这种故事的期待更强,它没有历史故事,只有一条情感故事,这是电影中最难表现的故事。

陈凯歌依然坚守内心:《无极》的片名本身就是一种与哲学有关的东西

《无极》中可以看出陈凯歌依然坚守着内心。《无极》的片名本身就是一种与哲学有关的东西,就可以看出陈凯歌对国产大片的苦心和探求,《无极》这个概念并非商业理念,但是故事却是大众的。

艺术家个人艺术的坚守,会与大众文化思潮相抵触的东西。

这从《无极》放映之后引发这么大争议的很重要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