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评:霍元甲(2)

 跳舞de龙 2006-02-05
1、电影出乎意料的好。武打设计和动作场面是惊心动魄的,故事——即使是传说剪掉了一大段——也是基本上完整并且引人入胜的,看完以后觉得没上当。去电影院的时候我带了一大包薯片和很多零食,可是居然看到快结束我都忘记要去吃。

  2、看之前听很多人说这是部主旋律电影,说教痕迹太重。其实还好,只是李连杰他娘在少年李连杰和人PK以后的那一段说教有点不自然,比如导演给了他娘很长时间的,略显夸张的大特写,有点唐僧倾向,进而使得这段很有道理的台词也变得不可靠起来。

  3、影片中最动人的一段是李连杰和他的好朋友农敬荪在空旷的擂台上的那段对话,李连杰说,台下看的人只是看一个乐子,可是台上的人则是拼着生死不能输。忽然想,这就如同我们看电影,观众只是看一部电影,找点乐子,叫一声好或者烂,可是荧幕上的人则把青春和人生都托付进去了,他们才是与电影是荣辱与共,生死相随的。

  我们即使看得再认真,不过都是旁观者。

  4、日本武术家田中是作为正面角色来写的。早年,看动画片《灌蓝高手》以及一系列日本励志型的动画片,就有人得出结论,日本人喜欢意淫,喜欢把自己的对手吹得很强大,吹到神乎其技,然后才能显出自己的能耐,中国人则喜欢丑化敌人,把敌人弄得很猥琐,衬托出自己的强大。姑且不研究这种说法是否成立,单纯就电影来讲,把田中描写成一个有武德的武术家其实很好,即是尊重对手,也是尊重了自己。就像人们说的那样,要想知道一个人的身价,就去看他的对手。
 
  霍元甲是宗师,所以,他的对手都是入流的角色。下三烂的人,不配做他的对手。

  5、我记得在李连杰北大演讲的文字版中看见他说,他要为《霍元甲》的结尾加一段说教,他意料到观众会觉得烦,可是他还是要坚持加上去,被人骂也要加,因为那是他多年的人生领悟,所以电影里有了结尾的那段关于放弃仇恨和自强的遗言。

  很多人说受不了那段话,受不了他们喊自强不息。可是,我看得很感动。因为是李连杰说的。从别人嘴里说出来那是矫情,从他嘴说出来,我服。

  6、电影最终用的是李连杰的原声。我有点失望,我喜欢早年他在一些港片里的配音,《新精武英雄》里的声音就很好,去年我才知道,原来那个配音演员就是台湾“国光帮”里的屈中恒,所以我下了很多《国光帮帮忙》来看,节目其实并不怎么好,我只是想一直听着他的声音。

  7、电影结束的时候有一些字幕,前排的一个青年男观众非常激动的站起来叫好,然后跟着字幕大声的念出声。放到一处,孙中山为题词“尚武精神”,荧幕上字的顺序是右至左排的,激动的男青年大约把方向搞反了,声情并貌大声的念道:“神——精——无(武)——上(尚)!!”全场观众集体晕倒,既而想把他拖出去打……

  8、电影彻底结束的时候我磨蹭着听了一会儿周杰伦唱的《霍元甲》,歌其实蛮好,可惜和这电影不搭调,假如小周同志早生10年,或许可以做《方世玉》的主题曲,只需要改一句,把“霍霍霍霍霍霍霍霍霍家拳的套路招式灵活~~~~”改成“方方方方方方方方方世玉的套路招式灵活~~~~~”就可用了。

  ……

  看电影的时候,旁边坐了一个小孩子,并不知道霍元甲的事迹,所以看得很紧张,比如结尾,日本人在茶里做了手脚,大家都知道,霍元甲的大限将到,平静的等待他牺牲。可是孩子并不了解,看见日本人换了茶,他非常紧张的问:“霍元甲会不会喝啊?”不等大人告诉他,他又自我安慰:“等会儿肯定有人阻止他的。”后来李连杰端起茶喝了下去——这是早已注定的结局——小孩却不知,焦急的说:“假装的,他肯定已经识破了……他其实没咽下去对不对?他会用内力把毒逼出来对不对?”

  他身边的大人一直很沉默,只是嗯嗯啊啊的敷衍他,直到霍元甲死去,小孩才接受了这个事实。

  我独自坐在一边,忽然很想给这个孩子一颗大白兔奶糖吃,然后好好的和他说说霍元甲完整的故事,包括那首主题曲,包括迷宗拳的创立,包括那个独臂老人之死,包括霍元甲贤惠的妻子和美丽的红颜知己,我还想告诉他,霍元甲有个很帅的儿子叫霍东阁,他还有一个徒弟叫陈真。

  我很想告诉他,在我像他那么大的时候,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叫《新精武英雄》,那时候精武体操队叫精武门,那时候霍元甲还叫陈真。
 
  那时候他相当年轻,留着很短的头发,穿着黑色的中山装,俊朗,挺拔,干净,带着少年意气的侠骨柔情。

  我曾经像现在一样坐在黑暗的影院里,望着荧幕,情翻似海。

  多少年后每每回忆,依然魂梦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