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能源新政料难提振新能源类股

 胡琳柟 2006-02-16
中国能源新政料难提振新能源类股
中国正在制定新的能源政策:降低对石油和煤炭的依赖性,发展替代性能源资源。但分析师表示,这不见得意味著替代性能源生产商──北京称之为“新能源”公司──是明智的投资目标。

观察人士称,可能更好的选择是那些正在寻求业务多元化、进入非传统能源领域的传统能源公司,以及将从政府改变侧重点中受益的企业。

中国政府在周一宣布了新能源政策,这也是其2006-2010年经济发展计划的一部分。根据该政策,中国将在今后五年里增加对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替代性能源的利用。预计新能源政策和五年计划都将在下个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获得通过。

这是本届中国政府将能源政策的重点向节约和环保型能源转变的举措之一。作为这个战略的一部分,政策制定者正在考虑改变受到严格控制的汽油定价体制,以更好地反映国际油价的上涨和鼓励节约。

政策制定者担心,中国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可能导致对进口石油依赖性过高,使经济容易受到全球油价上涨的冲击。与此同时,由于汽车数量的迅猛增加和仍依靠煤炭取暖和发电,中国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

分析师表示,尽管中国的能源政策重点发生了变化,但要投资于替代性能源公司却应持谨慎态度。武汉新兰德(Newland Securities Consulting)的分析师余凯称,短期而言,投资于从事乙醇燃料或风能业务的公司存在风险。

余凯看好参与“新能源”业务的部分公司,尤其是生产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材料的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Baoding Tianwei Baobian Electric Co. Ltd., 简称:G天威)。但他说,替代性能源在今后五到十年里仍将只占中国能源消耗的很小一部分。如果无法得到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大多数上市的新能源公司都可能出现亏损。

对投资者而言,更为安全的选择可能是传统的能源公司,因为中国对石油和煤炭的需求不会很快下降。能源咨询机构北京群鹰创业科技有限公司(Falcon Pioneer Technology Co.)的首席信息长韩小平说,实际上,随著中国建筑业继续蓬勃发展,对传统能源的需求在近年内还将继续增长。他预计,煤炭和石油公司至少在五年内不会受到政府能源新政的影响。

分析师建议,中长线投资者关注进军替代性能源领域的传统能源公司,如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该公司的管理人员刘俊山透露,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对海上风电场开发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研究。尽管该公司尚未宣布进入该领域的具体执行计划,但韩小平表示,公司在这方面不存在任何技术困难。

其它传统能源企业也在寻求业务的多元化。中国大唐集团公司(China Datang Corp.)和中国华能集团(China Huaneng Group)都在中国北部投资了风能发电项目。这两家公司都有子公司在香港上市。中国石化(Sinopec Corp.)的管理人员桑菁华则表示,该公司研究矿物燃料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了。

煤炭巨头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Shenhua Group)目前正在内蒙古投资人民币245亿元(30亿美元)兴建煤液化工厂。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这个做法,作为生产替代性能源的途径之一。煤炭通过此工艺可以转变为清洁的液体燃料。

中国石化发展计划部的分析师刘岩说,汽油定价体制可能进行的改革将使中国石化从中受益。在目前的价格控制体制下,许多炼油企业都出现了亏损,尤其是在去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

比如,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hijiazhuang Refining-Chemical Co. Ltd., 简称:石炼化)去年前6个月就出现了人民币3.07亿元的亏损,而2004年同期该公司的利润为3,920万元。

湘财证券(Xiangcai Securities)驻上海分析师李志鹏说,如果中国改变汽油定价政策,石炼化的业绩将会得到改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