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我像李安一樣,在家呆六年

 又见飞刀 2006-03-13

                                                                            假如我像李安一樣,在家呆六年 

  
  如今世道,一人得道,大眾把雞犬吹上天。比如《斷背山》一得獎,小說自然大賣,附帶種種惡搞文化和正統潮流消費,一部電影已經轟轟烈烈搞出許多名堂,更不用說導演李安,他的成長,他的經歷,他的星座,他的家底都接近無限透明,又無限榮耀。比如現在已經有不少人用李安來安慰別人:你看李安同學37歲才接拍第一部電影,之前在家活生生的呆了6年,這樣也能成名,你著什麼急。可是,假如我像李安一樣,在家呆6年,我會怎麼樣?

  說實話,如今可真是一個渴望成名的年代。你看李安,成了名就迅速進了神壇,雖然他自己都沒發現。你看陳凱歌,只有名氣才能吹那麼大的牛皮,讓那麼多人上當,雖然不情願,他的名氣還是順帶造就了惡搞他的小民。你再看看新浪博客,那麼多人辛辛苦苦耕耘,出語不凡,姿態各異。實在沒得搞,就抱在一起掐架。為什麼呢?不就為了迅速成名,或者速朽。因為,這個時代就是一個每個人都能當15分鐘明星的年代。

  可是,成名要趁早。60年前,在亂世中,張愛玲幽怨的說。她不知道,若干年後,無數個假冒張愛玲或假冒徐志摩,正身體力行地努力實現她的箴言。

  這可以是盛世,也可以是亂世。世界從未象今天這樣,混亂又有秩序的前進,逐漸建造一個通天成名塔。無數人圍繞著自己旋轉,自己又無意識地圍繞別人旋轉,最終所有人都跟著地球旋轉。你可以選擇很多圍繞自己的生活方式,怎麼喜歡怎麼來,甚至還有人想跳出地球,不跟著它轉。所以,假如我是李安,也沒關係。只是,李安也好,李白也好,都有非凡之處。可是你呢?學別人多少有點可笑,這個世界充滿了太多未知數。你甚至不知道,今天打開報紙,這個世界又會增添了哪些新花樣。所以,不如自己去新花樣。  〔2006年03月13日  信息時報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