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皮思仁,很高兴见到您,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您是怎样进入华为工作的呢?
皮思仁(以下简称“皮”):2000年我大学毕业前夕,到中国来找工作,当时我在深圳的人才市场应聘。有个周末突然华为公司给我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到华为面试。我觉得好惊讶,我说我没有在你们那里登记过呀?他们说:没有关系,你过来面试一下可以吗?我当然愿意,当时华为在深圳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可是周一晚上我还要回国参加毕业考试。他们说:没有关系,周一早上你过来面试一下吧。周一面试完后,招聘的人员问我可不可以立刻上班,可是当晚我必须回国参加毕业考试。于是华为要求我回国办完手续后立刻赶过来,越快越好。就这样11月我就到公司上班了。一开始我在广告展览部,负责国际广告、国际媒体等相关工作,一干就是两年。后来公司开始在欧洲建立代表处,征求我的意见问我愿不愿意回德国,我同意了,于是和另一位中国同事一同到德国建立代表处。当时华为在欧洲市场一片空白,一切从零开始,中国同事们带我一起调查运营商情况、找办公室、租房子、建立系统,从秘书工作到采购、到销售、到营销,什么工作都承担过,一点一滴地建立起了德国办事处。如今德国代表处已有100名员工,从三年前的两个人,到现在的100多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了,服务系统也建立得差不多了。我的计划,下一步,我会到欧洲地区部做markerting。
记者:在欧洲参与代表处建立的过程,有什么感想吗?有没有有趣的小插曲?
皮:参与代表处的建立很有成就感,你想想一开始到欧洲,我们什么都没有,欧洲市场就像一片大沙漠,我们在沙漠里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精心浇灌,开出了一朵小花,现在已经开始结果了,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个过程,我参与了这个过程,觉得很有意义,非常有成就感。
我发现有时候在中国觉得是很小的事情,到了海外,也可能会变成大问题。比如说刚到德国找房子,这是一件小事,但是必须要做,一开始别人根本不愿意租给我们,德国人不放心将自己的房屋租给外国人,因为他们对我们不了解,所以非常困难,经过长时间艰难的沟通,现在已经不成问题了,因为他们了解到我们是一家稳定的公司,我们能够长期租用他们的房间,我们员工的素质也很高。他们越了解我们, 工作就越好开展。通过这件事,我也认识到,我们自己的国家(德国)也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的,不是什么都是很美好的,在很多方面也是比较传统、保守的,同时我也看到华为在逐渐发展,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被外国人所接受。
还有一件小事我觉得很有意思,最初中国人被派到德国,本地语言听不懂,本地饭吃不惯,连本地床都睡不惯,德国的床都比较窄,一般都是90CM,我们最初都买了90CM宽的床,中国员工一看,连说“不行,不行,太窄了,我们不习惯”。因此现在我们都是买140CM宽的床和特大的床罩。当然,我们的中国同事现在已经习惯吃德国菜,比如猪腿肉,他们就非常喜欢。因此,我们都是在互相学习。
记者:您觉得目前我们在国际化管理方面做得怎么样?有些什么建议?
皮:我觉得一个公司要开拓国际市场,不管到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一开始最好是多听别人的意见,和本地人一起干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学习当地的一些特殊的管理方式,熟悉当地的一些习惯,这样就会很快了解当地的一切情况,比较容易和当地客户沟通。
我感觉公司在国际化方面进展不少。比如德国代表处招了很多本地员工,领导也开始将一些权利逐渐下放给本地员工,逐渐调动本地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也融入到华为公司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