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最小成本”?就是做一个普通的人;什么叫“最高利润”就是过着不普通的生活。所以他的做法是第一不能太另类,但是要有性格;比如说在“听人劝和吃饱饭”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之间要有一个折中,“听人劝吃饱饭”是做人成本最低的,因为不会为自己树敌,但是人生效益也不高,无非是混个“吃饱饭”;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算是高风险高产出,所谓高风险很好理解,也就是说如果你真打算“我行我素”,你的做人成本一定剧高;而最后能否收回成本完全看“天时地利”,收回了你就是成吉思汗,有着高回报的一生,没有收回你就是刚愎自用,成者为王败者寇。那么怎么做才算是“最小成本最好收益”呢?告诉你吧——走自己的路,听别人的劝。
我的朋友做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做人做得圆通无碍。问他奥秘,他说没有别的,主要是一事当前先把成本考虑清楚——所谓考虑的原则其实就是既不能为了压缩成本而放弃利润,也不能为了追逐利润而冒险追加成本。
他还给我举了一个例子,说在他们公司有一个年轻人,很多人都说这个年轻人不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主管几次想开掉那个年轻人,后来他把这个年轻人提拔了做公关经理。但是在提拔这个年轻人的时候,他和这个年轻人有一番交谈,他对这个人说:其实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本身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你让别人都意识到了你的不真诚,这样你说的话可信度就低了,而你原本的想法是通过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达到一个好的目的,比如说使自己成为一个让人信任的人,但是显然你的目的没有达到。这就说明你的做人成本高过于你的收益了,你赔了。
据说,现在这个年轻人已经成为一个很好的公关经理,他能贴切得体地处理各种关系,但是不会让人觉得自己世故圆滑。现在这个公关经理开始带徒弟了,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就是:“说什么和怎么说同样重要”。我个人认为他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过上好日子?就是这样的人,同流不合污,随波不逐流。
我认识一个人,他跟我说起一件事情,他有一个女朋友,很固执也很不肯媚俗,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总是高傲得像一个公主。有几次,他带着她去参加一些朋友的聚会,她会浓妆艳抹但却一直沉默不语,在聚会高潮的时候,突然不辞而别。回来问为什么,是不是不高兴,她则说没什么,很淡淡的口气。这个人跟我说:我就不明白她为什么总好像和周围的一切对立?有的时候甚至是和自己过不去?
我不了解他的女朋友,不过我判断他的女朋友要么是真不肯媚俗,要么就是有一颗太俗气的心。中国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名的文人,据说善于做“青白眼”,倘或来的人是他喜欢和心仪的,他必给人以青眼,如果来的人是他不喜欢的,则给人以白眼。不过那是什么时候,现在是什么时候?那是封建时代,等级社会!现在是民主社会,咱们都是生来平等的,你不喜欢我可以,但是如果你当众给了我白眼,那不说明你有性格,那说明你没有教养。
一个人过的日子是否叫好日子,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他是否受人尊重。我很难想象不尊重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很多人认为过日子是一个人的事儿,其实在中国,过日子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儿,你要是一个特别招人讨厌的人,你试试看,你是不是能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