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荟原产在非洲,属热带植物,属于百合科植物,品系众多,含有丰富的芦荟多醣体、木质素、酵素、胺基酸、矿物质及维生素等成份,自古以来,芦荟即被中国传统医学所肯定,在《本草纲目》中载有芦荟可清热、杀虫等敘述。而现代科学亦以实验证明,芦荟温和而无毒性,在抑制细菌病毒生长、抗发炎、减少伤口愈合及深层修补皮肤组织等方面,有著非常显著的效果。芦荟的有效成份,具有分子很微小的特性,因此有很强的渗透能力,可以达到皮肤的深层,进行修护保养的工作。芦荟具有温和的杀菌作用,可以有效的抑制伤口的细菌繁殖,修补皮肤组织。芦荟中所含有的蛋白质分解酵素,可帮助清除伤口的周围或皮肤表面的腐败组织,并维持清洁。
芦荟栽培
1、土壤 芦荟生长在透水透气性能好,有机质含量高,PH值在6.5—7.2之间为最适宜。2、光照光照充足对芦荟植株茁壮,但在微阴条件下也能适应。3、温度适宜生长环境温度为20—30℃,夜间最佳温度为14—17℃。难耐50—55℃,最低为10—12℃,低于10℃基本停止生长,0—5℃时,叶片衰弱,容易感病。低于0℃芦荟叶肉受冻全部萎蔫死亡。4、水分芦荟叶肉含水量98.5%,但芦荟被水淹后很快死亡,所以水分过多,地下水位过高,对芦荟的危害极大。芦荟较强的抗旱能力,离土的芦荟能干放数月不死。 5、生态环境 芦荟的生态环境(空气、水体、土壤等)不能受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