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无畏 全球最强的小女孩

 加菲 2006-04-05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990年出生于纳米比亚的小蒂皮,在非洲丛林野生的动物堆里长大。 她会跟动物说话、会用眼睛跟动物交流,在和动物的交往中,她体会到“动物世界复杂得很”,她认为“害怕没有出息”。“绝不要害怕,但永远要小心”。坐在大象头上,她感觉这是世间最快乐的事;而鸵鸟的背很柔软,坐上去很舒服;变色龙是她最美的“饰品”;就连危险的豹子她也尝试着去和它接近。她说,“动物从来不凶猛,但比较好斗”,只要理解它、尊重她、爱护它,不招致它的误解,就能从动物那里得到善意的回报,凭她纯真的直觉,她断定“动物来自好人这一边”。

tippi是个法国小女孩,1990年生于非洲的纳米比亚,从小跟随拍摄野生动物的父母在丛林中长大。
这几张照片记录了她和动物间的故事。
可爱的小女孩tippi,
可爱的动物们,
喜欢她们,正如喜欢生命!

如果我们不把野生动物,不把大自然当作朋友,肆意破坏的话,我们终将自食其果。
sars就是最好的警告!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tippi物语:

△ 所有我认识的女孩子都是家养的,只有我是例外,我是野生的。我生活在非洲丛林,野生动物就象我家里人一样。

△ 我的天赋就是与动物相亲,我会跟动物说话,用眼睛跟动物交流。

△ 阿布,是我的大象哥哥——鸵鸟背上好暖和——豹子很危险,但我照样和他玩。

△ 我们人类当中有一些人很凶恶,凶的一点道理也没有,仅仅是从中取乐。这些人来自坏人堆里。我看啊,动物都来自好人这一边,而不会来自坏蛋堆。

△ 四岁的时候,我认识了狒孩儿星迪,它跟我差不多大小。我们四处爬树,还换奶瓶喝奶。

   


Tippi 的父母是法國人, 父親是攝影師, 母親則是電影的製作人. 這對夫婦多年來都在非洲接Freelance. 於非洲的Namibia (納米比亞)誕下了一名女孩, 她叫Tippi. 就這樣, Tippi 跟隨著父母在非洲生活了多年.

蒂皮的故事

蒂皮的大受欢迎,源于一本叫《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的书。这本书是小蒂皮10岁回到巴黎后,写她与非洲各种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的动人故事和亲身感受,同时编入她父母现场拍下的130多幅精彩而难得的图片。小蒂皮的故事在法国早已家喻户晓,本书出版后不只在小读者中风行,也为大人们所喜爱,很快译成德、日、意、英等文字流传,成为全球畅销书。去年5月,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在国内上市,很快也成为各地书市的热点,在众多图书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蒂皮1990年出生在非洲纳米比亚,小蒂皮和许多野生动物成了好朋友:大象哥哥阿布、温柔的小狮子穆法萨、变色龙莱昂、小豹子杰比……小蒂皮更像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天生知道如何与动物打交道,野生动物则像她的家里人。庞大粗壮的大象踮着脚小心翼翼地跟在她的身后走路,高大的鸵鸟因为怕坐在背上的蒂皮被掀翻而安静伫立,小狮子吮吸着蒂皮的拇指、两者香甜地在沙漠中的午后沉睡,大狒狒伸出手来与她相握等等真实而有趣的镜头,在现代人看来,几乎不敢想象,近乎美丽的童话而被深深打动。

一位动物专家说,小蒂皮故事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是自然的,而非出于环保等目的而有意识地校正自己的行为。而现代人,正如小蒂皮所说,“不知道为什么对动物或无缘无故地恨,或无缘无故地怕”,这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心理定位的错误,也是我们现代教育的错误遗传。

“野生”和“家养”的碰撞

陪同蒂皮母子进行宣传活动的云南教育出版社的一位编辑说,在南京,小蒂皮曾和一群英语、法语讲得十分流利的孩子交流得很开心。但在上海的同龄人见面会,显然有些失败。也许是因为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几乎没有人从学校请假出来和小蒂皮聊天,主办单位临时组织附近中小学生来参加座谈会,在老师的示意下,孩子们井然有序地举手提问。这场面,让渴望与同龄人对话而怕被当成“表演明星”的蒂皮的心愿落了空。

问得最多的是:“和野兽在一起,你怎么会不害怕呢?你是不是有什么特殊语言可以和动物交流?”

“绝不害怕。动物从来不凶恶,但比较好斗。”是蒂皮书里的句子。她解释了几次,却似乎并没能让小听众们明白。有孩子建议她“现场表演一下”,蒂皮拒绝了,因为“我不是演员。那只能是一种心灵的互相沟通,不是表演”。

两种生存状况的碰撞,让人再次想到了小蒂皮“野生”的孩子和“家养”的孩子之说。

这样的对话,很难进行。

蒂皮的父母没有高妙的环保理论,天真的蒂皮以自然为师,以动物为师,在对自然与生命的了解与感悟中把握着世界,实现着心灵和头脑的成长。

但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难道不就是培养人对世界、对生命的感悟能力吗?

实际上,小蒂皮与动物之间天然的亲近感,在许多孩子、包括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身上都能看到,只是这种亲近感在他们社会化的过程中渐渐消失了。也许,徘徊在应试教育路上的我们,更应该反思,在我们的教育和文化中,有多少重功利而反自然、重科学而轻心灵成分?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