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一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主营业务为代理手机上的电子元器件,公司每年的成长率都保持在30%以上。目前,代理的主要产品线有7条。2005年的销售总额为7000万元,员工总数25人,其中销售和产品经理19人,客服人员3人。 该公司是手机元器件行业很有影响力的代理商之一。 该客户导入DIT系统之前,由于自身业务的需要,已经接触过一些ERP厂商以及物流软件供应商。在与鼎志公司接触后,非常认同鼎志公司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解决方案,认为DIT系统与通用的ERP系统有明显本质性的差异。特别认同鼎志公司的行业背景、管理思想和理念,对于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管理问题有强烈的共鸣。对DIT系统在Design in方面的控制能力和手段,认为是上海全一迫切需要的管理工具。另外,鼎志公司不仅有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解决方案(DIT系统),而且有电子元器件供应商的解决方案,可以全方位解决电子元器件供应链的管理问题。短短时间的接触,上海全一很快就选择和鼎志公司合作。 DIT系统实施情况 上海全一于2005年9月开始导入DIT系统,在成功导入以后,并在2006年3月进行DIT系统的版本升级。DIT系统的实施周期累计1个月,实施过程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数据准备;第二阶段全部产品线和部分流程上线;第三阶段全部流程上线。 1. 第一阶段基础数据准备,实施周期为2周。将企业的客户资料、供应商资料、产品资料、订单资料等 基础数据导入系统。该阶段上线成功后,实现了所有库存数据、产品资料、技术资料、历史订单等的共享,以前片面、分散的资料得以全面、集中的进行管理,方便授权人员对资料的查看与维护。 2. 第二阶段全部产品线和部分流程上线,实施周期为1周。全部产品线和部分管理流程(包括客户订单、样品申请单、库存、应收等)上线。该阶段上线成功后,实现了全部产品线从订单下达到配货,以及产品入库、客服发货到应收帐款生成整个流程的顺利畅通。 2. 系统导入前,客服部门需要时常核对库存的数据,人工计算需求,费时费力,且难保计算结果准确。系统实施后,库存的查询及计划需求由系统自动运算得出,能随时计算实时需求,速度快,计算结果准确。系统上线后,现在客服人员更多的工作是跟踪和控制订单的处理进度,保证交付。有更多的时间分析合理的库存水平,从而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3. 系统导入前,财务和客服定期对帐很难进行,而且由于采用了成本分摊的做法,致使每个订单的实际成本不能得到体现。成本管理和控制几乎是走形式,没有实际的效果。系统上线后,企业成本控制能力明显加强。实现了日清日结的管理模式,系统实时统计到每天及每个订单的实际交付情况,成本数据准确及时。真正做到有效控制资金风险,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避免损失。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经营风险,保证利润。 4. 系统导入前,由于缺乏准确的数据统计手段,无法对各个岗位的员工进行有效评估,只能凭感觉和个人的能力和责任心。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都收到了一定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5. 系统导入前,为客户制定信用额度成了一句空话,订单的接单审核和发货财务审核无法进行。系统实施后,财务人员有了充分的依据开展接单审核,配合系统的应收帐款自动生成功能,发货财务审核也能够顺利执行。自从系统开始应用后,企业的可用资金量成倍增加,效益十分明显。 6. 信息高度共享,方便授权人员查询相关的数据。如:系统上线前,销售人员必须要打电话给客服人员,才知道实际发货情况;财务人员必须亲自去找客服人员,才能查到原始订单。系统上线后,销售人员可以实时的查看发货计划与实际发货情况,系统可以实时统计每个订单的发货情况,财务人员可以直接在系统中查阅原始订单,实时的信息传递为应对不断出现的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7. 销售、客服、采购等情况受到实时监控,一旦出现问题,系统马上暴露体现,督促人员及时解决。有效地控制了订单的进程,保证交货及时可靠。 8. 系统导入前,企业缺乏样品申请的管理,每个销售人员申请样品没有控制。系统导入后,建立一套样品申请管理制度,提高了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系统对每天的每一笔样品申请都实时统计,杜绝了管理漏洞,增强了员工责任心,提高样品申请速度的同时,避免了浪费。 客户评价: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 系统上线初期,由于客服人员工作习惯不好、历史订单积压太多,客服人员的工作压力短期内增大了。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客服人员逐渐习惯通过系统来工作,再也没有了以前频繁加班和动辄提出辞职的现象。 |
|
来自: 浪打天门 > 《Solu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