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客冲破博客势力圈包围 成网络写作者新宠

 阿呆 2006-06-04

维客:一种群体的书写方式

如一股暗潮,维客已在不知不觉中冲破了博客一统天下的局面,成为一些网络写作爱好者和技术爱好者的新宠。
维客的原名为wiki,据说来源于夏威夷语 “wee kee wee kee”,意思是“快点快点”。作为将Wiki这个名字翻译成中文带到中国来的第一人,叶群峰于2003年8月创办了中文维客网站“网络天书”。在叶群峰看来,维客就是一种文化,象征着协作、共享、开放,表现一种比较自由的文化理念。

软件行业早就出现过Linux把源码开放的先例,而维客是这一现象在知识文化领域的扩展、在媒体方面的扩展。

作为新兴的互联网服务,维客能够带来什么?如何跨越内容准确性考验?能否实现商业化?

维客究竟是什么?

“很多维客爱好者最早接触到这一事物是从访问‘维基百科’开始的。”叶群峰表示。在页面上找到相关词条,就可以看到前人的论述,任何人也都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写,还能够查询以前的编辑纪录。这种既可以浏览大量信息,又可以对信息无限制地改写的方式大受欢迎——这就是维基百科的模式。维基百科基最初的构想由拉里·桑格(Larry Sanger)提出,2001年1月投入运行,是一个国际性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

与传统百科全书不同,维基百科力图通过大众的参与,允许任何第三方不受限制地复制、修改及再发布材料的任何部分或全部,创作出包含人类所有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创办两年多,它就拥有了几十万个词条和40多个语言版本,其内容的丰富性甚至可以挑战《大英百科全书》。维基百科正是基于wiki系统建立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Wiki系统,其中文版的建设始于2002年10月底,由于它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以至于很多人把维基百科等同于维客。

但互动在线CEO潘海东却指出,“这其实是种片面的认识,维基百科不等于维客,前者只是后者的一个成功应用案例。” 潘海东认为“维客的核心实际上是协作系统,内容的协作系统。”

据悉,“协作”这个概念很早就存在于工程领域,例如汽车公司做新型车型开发,设计周期很长,团队也很分散,面对多达几十万种的汽车零部件,协作就显得极其重要,可以把世界各地的设计团队组织到一起同时工作,分别负责不同的部分。不仅如此,协作在企业应用软件方面,包括企业管理系统方面都已经有成熟的运用。

维客作为“协作”的新发展,首先是技术上的进步,它是一种可多人共享,并且共同创建和编辑一个页面的技术。维客的技术上的特点还是很明显的。首先,它使用了简化的语法,替代复杂的 HTML语言,加上WEB界面的编辑工具,使得内容维护的门槛降低了;其次,它通过文本数据库或者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了版本控制,即使有人对某一条目进行过修改,也可以随时找回以前的版本,这就给每个人以同等的书写空间,同时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第三,多人合作编写后,最终沉淀下来的将会是质量最高的书写版本,同时经由多人的论辩,文本也趋于客观中立。正如天下维客创始人韩玉文所说的:“精华的部分会达到社区的共识,主要的内容会一直在页面上体现,其他的就要到历史版本上找。”

从技术的层面扩展开去,维客可以和多个领域结合,呈现各种具体的应用方式。比较早的应用是企业内部,一些大的公司建立维客来维护自己公司内部的知识库,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公司内部维客很好地得到沟通,达成共识,最后在页面上把结果记录下来,成为公司的知识积累。

维基百科的模式吸引了国内一批维客爱好者的模仿,网络天书、维库,互动在线都是倾向于百科的中文维客站点。存在于综合维客之外的还有数目众多的特色专题类维客,例如职业百科多收藏职业类词条,旅游维客倾向于轻松活泼的生活旅游知识,计算机专业维客则偏向计算机相关内容,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美食维客网站。

互联网信息整合新思路

互联网充斥了一辈子都看不完的垃圾信息,如何将他们重新组合,化腐朽为神奇?很多人认为维客的出现给互联网信息整合提供了新思路。

如同维基百科一样,维客最基础的功能就是建立非常庞大的知识库。维客技术出现于1995年,但直到2000年由于维基百科的应用才为大众所知,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不管什么性质的维客站点,它的基本组成是词条。国外维客的条目是惊人的,英文条目已经超过了70万条,并且其编写和修改都十分简单,开放性强。相比之下,中国维客大约只有5.7万条,不到英文条目的1/10。尽管单从数字上看差距十分悬殊,但中文维客的建立也只有两三年的历史,这样的书写速度已经大大超过以往的任何信息整合方式。互动维客甚至也提出了 “共建你我的大百科” 的口号。

不过也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如果维客只是把百科内容搬到网上去,建立一个百科全书的网络版或者电子版就足够了,专门再建网站则没有必要了。”韩玉文则称:“知识必须要经过整理、分类,才有更大的阅读价值。现在的网络信息过剩,就好像是图书馆里堆成一排又一排的书籍,而普通人面对这浩瀚的信息,并不一定有明确的想法,也很难真正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老师做引导。维客起到的正是指导老师的作用。”

韩玉文介绍称,维客通过人工将信息整理、分类,形成了一种网状的链接,各个词条之间的关联性十分智能,是搜索引擎无法完成的。但韩玉文同时也承认国内的维客网站目前条目数量有限,还没有达到让读者认可的规模。只有当条目突破一定的数量后,将这种人工知识引擎与搜索引擎这样的机器知识引擎结合使用,才会取得良好的搜索效果,而这一发展的过程将会很漫长,需要各个维客网站的长期工作付出。

维客建立起的知识库,可以和教育领域衔接。有人设想把教学课程或是知识点公布在网上,学生通过上网,一起对各个知识点发表意见,大家合作来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和传统课堂模式有类似的地方,但有着更强的参与度。鲍鸣浩甚至更进一步地认为,维客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模式。因为每个人在编写条目的时候,他必然要学习很多参考资料,同时不可避免和其他人交流,最终才能整理成自己的观点。他对维客应用到教育十分乐观,说:“维客只要正常地发展,会建立非常庞大的海量的知识库,汇集起来的知识在教育领域显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为一项较新的技术,维客不可避免地要和之前的互联网技术做比较,特别是已被渲染得大红大紫的博客,还有更早的BBS技术。潘海东认为,无论维客、博客还是BBS,从信息的连接上看它们三者之间具有相似性。但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博客是三者当中最个人化的,作者具有最高的权威性,由他一人发布消息,其他人针对他的论点进行评论。因此,作者的特色得以充分的体现,他的文章一般能获得较好的评论,和读者之间的互动也很良好。但维客是由多人共同书写的,每个人都能对前人的观点直接修改,在这个过程中,观点越来越趋向于中立,丧失了个人的特色。这和同样有多人一起建立的BBS也有区别,论坛的书写十分地随意,并不需要参与者思考出观点,很多时候论坛成为了即时聊天的工具。韩玉文认为,维客有三大原则,第一个开放,第二个是自由,第三个是中立。

BBS以话题为主线,博客以个人为主线,维客以知识点为主线。对比之下,维客的参与者是三种方式里最少的也就不难理解了。业内人士猜测,维客的参与人数可能连前二者的1%都不到,它是个不断完善的知识库,享用这个知识库的人要比为这个知识库做贡献的人多得多。韩玉文说,理论上维客是参与的人越多越好,但是现在的情况确实维客要比博客少,而且这个趋势在三年、四年左右都不会改变。维客所从事的是基础性的积累工作,知识的积累有个门槛,一个网站有几百篇文章,阅读价值有限,这个规模到几万篇,甚至几十万篇的时候,知识的价值就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盈利模式还很模糊

任何互联网应用与服务都离不开商业模式问题,当众多其他Web2.0应用渐见商业化曙光之时,维客的盈利模式还处于模糊的探索中。

维库创始人鲍鸣浩说,他更愿意把维客看做一种文化、一种理念,它本身是不适合商业化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看,维客作为一种技术,“不仅可以商业化,而且可以有很多种商业化的可能”。网络天书的创始人叶群峰也认为,维客跟商业化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也可以很好地进行商业化。维客能不能商业化,到底在什么程度上商业化,要看它和什么领域结合,以及这个领域的性质和方向。

据悉,目前维客的商业化的探索才刚刚起步,基本上还处于在代理广告或与商家合作的程度。维客的盈利基础来自于它的内容,作为一个以内容体现价值的网站,鲍鸣浩认为,传统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包括广告,肯定可以生存发展的。

当然,仅仅依靠广告不能担负起网站盈利的任务,有关研究人员提出维客将来的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将维客和搜索引擎联系,例如促成维客和Google的合作,提升维客的可用性。事实上,现在通过Google搜索一些词条的定义,很多内容都来自于维基百科。今后维客作为知识类的搜索,可以和信息类搜索引擎结合,做成一个半商业化的模式,实现收费服务。另一个方向是将维客和地图服务系统联系起来,商业前景会比较良好。

鲍鸣浩对维客和搜索引擎的结合十分看好,他认为维客站点基于中立和开放的编辑模式,会产生很多有价值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搜索引擎的补充。搜索引擎通常提供了太多的信息,其中大多数是无意义的,让人无所适从;基于维客整理的信息,坚持了中立的观点,则会把各方面的信息做客观的总结。目前,维库已经在尝试与搜索引擎的合作。

互动维客的潘海东也对维客的商业化模式持乐观态度。他把中国互联网归结为C2C(COPY T0 CHINA)的模式,也就是说把美国商业模式和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在中国企业里面是屡试不爽的。所以美国成功的维客模式,在中国也会找到适合的土壤,奉行“拿来主义”的他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拿来以后一定要通过本地化的团队把它本地化。潘海东传播的互动维客,与其他中文维客相比,一个特色是它单列有Yello wiki(黄页维客)一项。这个概念是英国人在2005年1月份的时候创造的。潘海东说,Yello wiki应用到商业模式中去非常好用。中国的黄页存在准确性和及时更新率不高的问题。黄页维客是一个新模式的探索,把更新的权利下放给每一个人。黄页维客给企业提供了自我宣传的平台,但和分类广告不同,它不仅仅提供企业最新的信息,还可以回到企业最基本的信息层面上去。

天下维客的CEO韩玉文认为,维客商业化有这样几条渠道:一是以内容建设为基础,二是以人气积聚为基础,三是以内容关联为基础。他特别指出了维客在知识索引上的巨大价值潜力,但他也提出中国的常用词是5万~8万条,目前中文维客5.7万个条目,只能说是达到马马虎虎的阶段,还没有维基百科翻译过来的10万条多。只有再过两三年,当中国维客的条目突破一定的数目时,例如30万条,才能够到达商业临界点。

大多数的站长们建立维客,多少有个人爱好、理想、激情的成分在里面。韩玉文表示,自己和众多的维客站长都一样,商业化的成功并不追求膨胀太大,只希望能够留下一份有用的东西。据业内人士介绍,维持一个网站运行的经济支出并不高,更多的是人力的投入,一些站长几乎是单枪匹马地维持着维客站点的正常运转,只有互动维客设有专门的技术团队。

但当问到是否考虑被收购时,被采访的站长都表示不同意。在他们看来,自己只是发起人和管理者,维客网站属于所有编写条目的人共同所有,是一个开放的共享的社区。

能否跨越客观性考验?

维客代表了互联网新的技术发展的一个潮流,它最能表现互联网的开放、共享、自由的文化。但这种方式带来的弊端也不容忽视。

大英百科书总编甚至说维基百科是一个“公共厕所”。维客给每个人以同等的修改权利,而这些参与编辑的网民,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如何保证每个条目的质量,保证维客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成为其面临的最大挑战。韩玉文认为,由于维客的编辑开放性,一些水平不高的人按照自己的意思改文章,必定会对文章质量产生影响。但一旦封闭编辑,文章的质量做好了,参与人数又会大大地减少,这中间就存在着矛盾。他认为,维客不应该成为权威的体系,而要以文章的可用性为重点。

但其他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质量的担心不是说完全没有必要,至少不用特别紧张。同样作为开放的体系,Linux的出现比维客要早,它的发展也给维客提供了一个参照。Linux的创始人曾经说过:当关注的眼球多的时候,瑕疵自然就没有了。潘海东认为,相比博客和BBS,维客的质量实际上更容易保证。一个人发表的内容有问题,实际上已经在和一个群体PK,系统会立刻通知其他参与创作的人,大家一起想办法恢复。而且维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保存版本,每一次修改的记录都会被保存下来,必要的时候可以恢复最佳版本。通过技术手段,维客自动形成了自我保护、自我完善的机制。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多次修改的版本将形成一个正态分布,参与越多,结果越趋向一个中间值,也就是无穷趋向客观和公正。2005年12月《自然》杂志曾经有一篇文章,专门对比了维基百科和大英百科全书的准确性,在随机选择各40篇文章中,维基百科错4处、大英百科全书错3处,差别并不显著。

维客另一个难以控制的问题就是有人恶意地破坏。这也是造成维客在国内争议很大的原因。据业内人士介绍,真正恶意宣传的倒不是太多,更多的问题出在用户来测试和做练习时,并不会造成显著性的影响。但也有一些人利用维客做网络广告。出现这样的问题后,维客网站一方面通过人工进行恢复。另一方面利用技术手段,比如网址黑名单等禁止特定用户发布内容。

维客是一个遵循GFDL自由版权协定的开放体系,这一协定促成了维客的迅速发展,但客观上也为网站之间相互抄袭提供了便捷。韩玉文认为,抄袭是绝对不可以的。维客看重内容的精准,更看重条目之间的相互关联,文章可以抄袭,关联却无法复制。鲍鸣浩对这个问题却有不完全一致的看法,他比较乐观地认为,即使是直接从其他维客网站上拷贝过来的内容,也会被其他人修改而趋于完善,所以不用太担心是否侵犯了版权的问题。(本文部分素材基于“新浪白银时代”)

链接:什么是维客

维客译自英文wiki(也译为维基),据说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意为“快点快点”。它其实是一种新技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这是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而参与创作的人,也被称为维客。

在维客页面上,每个人都可浏览、创建、更改文本,系统可以对不同版本内容进行有效控制管理,所有的修改记录都会保存下来,不但可事后查验,也能追踪、回复至本来面目。同一维客网站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维客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

维客的概念始于1995年,当时在PUCC(Purdue University Computing Center)工作的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建立了一个叫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的工具,其目的是方便社群的交流,他也因此提出了wiki这一概念。从1996年至2000年间,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得到不断的发展,维客的概念也得到丰富和传播,网上又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网站和软件系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维基百科(Wikipedi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