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假于物

 老庄走狗 2006-06-18
来  亮

    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社会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基础条件好些,有的则差些,甚至差距很大。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个地区或单位的优势或劣势。

    优势与劣势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优中有劣,劣中有优,优与劣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要带领群众充分发挥优势,并努力创造条件,使劣势转化为优势。这个道理在一些领导干部那里,往往说起来清楚,做起来糊涂。特别是那些条件较差、工作后进的单位领导,常常怨天尤人,把工作上不去的原因一股脑儿推到客观因素上,不注意从主观上找原因,从思想认识、工作态度、能力水平上看差距。结果除了叹气摇头,就是叫屈骂娘。有这些错误的认识作祟,谈何发展?

    我们承认客观条件的作用,但不是唯条件论者。河南林州市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的太行山区。境内沟壑纵横,山高谷深,水源奇缺,土薄石厚,十年九旱,人畜饮水都很困难。20世纪50年代初期,粮食亩产仅有200斤左右。为了生活,1/3的劳动力用在远道取水上。面对恶劣的环境,当时的林县党组织迎难而上,奋发图强,从1960年开始带领全县人民苦战10年,终于建成了纵横三千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这不但解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问题,使50多万亩农田得到了灌溉,粮食亩产上升到了700多斤,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从而获得了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改革开放后,林县虽然改为了林州市,但又面临新的问题:全市深山区和浅山区面积占75%,耕地面积不足70万亩,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发展没有资金。面对劣势,林州市委和各级党组织发动群众,分析矛盾,群策群力,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一方面,利用修建红旗渠时磨练出来的建筑本领,发扬红旗渠精神,组织民工外出搞建筑;另一方面,利用外出打工积累的资金和本地资源发展工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林州的外出建筑队由小到大,形成了十万大军出太行的壮观局面,每年拿回十多亿资金。同时,全市的工业,特别是旅游业也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起来。2003年旅游业年收入达到1.2亿元,工业总产值闯过百亿大关,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904元,农民储蓄存款居全省之首,经济发展跻身于全省109个县市的前12名。

    事实证明,虽然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基础条件无法选择,但用什么样的态度和精神来对待,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发展,其主动权却掌握在人的手中。这就要求我们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优势与劣势。在劣势面前,首先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要有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认识到劣势虽然是障碍,但也是“机会”,是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机会。其次,要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不仅要研究一个地区的现状,还要掌握它的历史;不仅要了解本地的情况,还要考察它的周边环境;不仅要实地勘察,访问群众,还要翻阅大量资料,多方面了解情况,然后进行科学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找到发展的切入点和方法。

    我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子说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据我的体会,这个“善假于物”,就是要善于正视客观条件,明了客观条件,利用客观条件。倘能如此,就能化劣势为优势,创造出人间奇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