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商业报道5月19日讯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以及系统提供商,爱立信在中国的面貌或许并不为很多人所知,毕竟一套看不见摸不着的解决方案远不如一部时尚的功能强大的索尼爱立信手机带给你感受更加真切。但系统提供商往往站在电信业务产业链条的最前端,他们的一举一动左右着电信业的未来。爱立信将为中国3G市场带来什么?5月19日下午爱立信大中华区总裁马志鸿就此接受了网易商业的专访。
2006年重点发展五大业务
媒体:爱立信一季度的财报显示爱立信亚太区业务增长非常快,但中国市场增长相对比较慢。请问爱立信今年会采取什么措施保证中国市场的增长?
马志鸿:2006年爱立信中国有许多事情要做,重点就是要帮助中国的运营商为未来的3G作好准备,因为3G是肯定会来的。其中一项是业务网络的准备工作,这是爱立信的一个重点。在过去的十八个月里,我们在中国已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业务网络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部。我们现在是业界公认的一个业务网络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者。
第二项业务与3G流量有关。未来如果要承载3G流量的话,传送和传输网络的建设就重要。收购马可尼之后我们现在有一个非常完整、完善的传送和传输解决方案组合,这里面既包括无线传输,也包括光纤传输。
第三个我们要关注的领域就是电信专业服务,这是爱立信全球还有大中华区都增长速度最高的一个业务领域。
第四个增长的领域就是为客户提供业务咨询,帮助他们提高ARPU值,提高网络流量,为消费者提供操作便捷、非常友好的应用。在这里我想重点强调我们重点领域中的一个亮点,就是我们的消费者和企业实验室,这是在全球业界都非常闻名的一个研究机构,调查用户和消费者的行为喜好,喜欢什么样的业务和应用。现在我们这个研究机构在中国也已经有了相应的部门。
第五个增长领域是公共安全。正如你们大家看到的,在过去几年中,全球范围内政府都在日益关注公共安全。通过收购马可尼,我们公共安全领域的优势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特别是在安全监控方面。
媒体:刚才您提到电信专业服务是我们今年的一个重要增长方面,那中国的情况可能和全球有差别,就是它在专业服务方面的发展不如全球,我想根据这种情况,爱立信在中国有哪些针对性的策略?请您预测一下中国电信专业管理服务方面的一个市场前景。
马志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是在这个市场比全球发展慢一点,但这也意味我们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现在其实我们看到了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我们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众多服务的产品,包括后台支持服务,包括备件管理,还有现场的技术支持。在中国我们也看到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发展趋势,那就是中国的运营商现在开始越来越关注他们自己的客户,即最终的消费者,怎么给他们提供质量非常高的业务,这就需要他们不能把过多的精力花在网络运行和维护这样的环节。
媒体:FMC现在是一个全球发展趋势,爱立信如何向中国电信和网通介绍爱立信在FMC方面的优势?
马志鸿:FMC的本质是向消费者提供无缝的业务。爱立信的优势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我们其实不仅是全球领先的、最大的移动系统提供商,也是全球领先的提供融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我们收购了马可尼之后,我们在固网和移动融合方面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今天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业务网络的领导者,业务网络是提供固网和移动融合业务的一个关键。
全球范围内我们赢得了许多业务网络的合同,不仅支持移动运营商提供融合业务,也包括固网运营商,还包括那些现在正在运营的固定和移动网络的运营商。在中国我们已经赢得了中国固网运营商的合同,提供业务层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就是使他们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融合的业务。 很抱歉现在还不能提供更多的关于这个合同的细节。
重点进行小型的收购
媒体:爱立信怎么看待全球兼并重组的浪潮,中国电信运营商也兼并和重组,爱立信怎么看待这些事件?
马志鸿:现在全球电信业确实出现了一些并购案例,爱立信也在密切关注这些收购案例以及未来的趋势。我们在这方面有自己的观点和策略。正如我们全球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思文凯在上周于纽约举行的爱立信资本市场日上提到的,我们的主要战略是实现自主、自发的增长,到目前为止,我们觉得我们做得是非常好。有时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我们会在这个增长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小型的特定的收购。这些收购应该为爱立信带来这样一些益处,比如优秀的人才,这些人会具备面向电信业未来发展的能力,加速我们的研发或者说补充我们现在的研发力量,或者这种收购可以加强我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使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得到进一步完善。收购马可尼就是对这个战略的一个很好的诠释。我还想强调的,如果我们进行收购的话,我们的重点是在较小型的收购上。
媒体:有人说现在中国的运营商可能更偏向于跟国内厂商合作,因为国内厂商能帮助运营商到海外发展,他们会跟在海外已经有市场份额的厂商进行强强联手,如中兴和华为。爱立信作为全球领先的电信提供商,会跟中国运营商合作,在海外帮助他们拓展市场吗?
马志鸿:我们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支持我们的中国运营商拓展他们的业务,不管是中国市场还是在海外市场。
与中兴合作进展顺利
媒体:能否解释一下当时为什么选择跟“中兴”合作?
马志鸿:到现在为止,我们和中兴的合作已经历一年的时间。我们对于这项合作充满了热情,我们认为中兴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和我们有相似的文化。这就奠定了我们之间双赢的合作基础。任何一个合作,要想取得双赢必须是可以持续发展的,必须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我认为中兴在TD-CDMA领域是做的很好的,基于和他们的合作,我们现在已经可以提供TD-SCDMA全套解决方案。
媒体:爱立信是从什么时候为TD-SCDMA做准备的,目前投入多少成本?
马志鸿:去年5月份的时候和中兴开始合作,所以到现在已经是一年了,这一年多的时间爱立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个合作是卓有成效的,对于如此复杂的产品来说,是非常快的。这个解决方案的研发工作主要是在南京进行的,还有一部分在北京。
媒体:您刚才提到爱立信已经可以提供全套TD-SCDMA解决方案,这套方案有哪些是吸收了中兴的技术,它应该不是完全建立在中兴技术的基础上的吧?
马志鸿:到2006年底我们可以提供非常完整的爱立信TD-SCDMA解决方案,在这个解决方案里面我们会通过OEM的方式使用中兴的基站产品,但整个的核心网络和无线接入网络都会使用爱立信的。我们现在做的一个工作就是把我们全球领先的WCDMA的平台做一些改进,使它支持TD-SCDMA。进一步再解释一下,WCDMA和TD-SCDMA都是UMTS家族的,它们共享核心网。
中国厂商的优势在于能提供高性价比产品
媒体:您刚才谈到爱立信跟中兴的文化非常相似,您能不能具体谈一谈哪些方面是相似的,因为据我所感觉中兴的文化跟爱立信的文化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马志鸿:我明白你的意思,一个是历史非常悠久的国际化的公司,总部在瑞典,另外一个是相对比较年轻的一个中国公司,所以看起来可能不是很一样,但我们的文化确实有很多是相同的。我们都是上市的公司,我们同样都有对于技术还有我们的客户有非常坚定的承诺,我们都有这个意愿进行开放的、开诚布公的透明合作。我们双方都非常渴望在双赢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关系。
媒体:您怎么评价竞争对手,比如华为和中兴?
马志鸿:谈到竞争对手,我首先想讲的是我尊重爱立信所有的竞争对手,包括本地的和外国的,同时我也不惧怕竞争对手。刚才我已谈论过中兴,它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关于华为,我认为它在很多领域做的很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未来前景也很好,我对这些竞争对手都很尊重,这些公司的发展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本土成功企业的名单每年都在加长。
在谈到他们具体的优势,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非常快速的提供具有高性价比的产品,这些主要集中在固网的领域,当然移动也有。爱立信的优势是可以提供非常完整的、全套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可以支持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顺利高效运行。我认为我们还是具有很大的领先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