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购中行当日,对于股市而言,失血严重,但大盘不跌反升,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中行申购日,大盘反转时。”传言似乎要被6月23日的股指走势所证实。 从6月7日起就在1600点下方徘徊不前的上证指数,在中行网上申购当日,重新回到1600点上方,报收于1605点。 这是否意味着,超级蓝筹中行带给A股的阵痛即将过去? 中行“正效应” 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行这样的超级蓝筹上市,不可避免会对市场的资金供给带来挑战,然而,实际情况却又略有不同。 根据统计,中行网下申购冻结1282亿资金,有媒体预计网上申购资金将达到8000亿。 不过,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忆东认为实际金额可能并没有这么高,“31.3亿股网上发行,发行价3.08元,也就是网上募集96.4亿元。我们判断,中行这么大的发行规模,中签率不会低于1.4%,就算以1.4%算,也不过是冻结6886亿元左右;如果以2%计算,更少,只有4820亿元。” 不过,即使是按照4820亿计算,网上网下申购的冻结资金总量将达到6000亿,在申购中行当日,对于股市而言,失血严重,但大盘不跌反升,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张忆东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股市5月份以来明显强于周边股市,中国股市正获得资金的认可。 就在中行申购当日,高盛宣布推出规模为2亿美元的中国股市海外基金,全部用于投资中国A股。此外,据路透社报道,国务院批准新增28.55亿美元的QFII额度,正在等待外汇管理局的批准。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振华认为,大盘最近的走势比较诡异,但有一点可以确认,中行对大盘资金面的抽离确实不如想象中强。 刘振华认为,这可能基于两个原因:首先,对于存量资金而言,针对申购中行而进行的持仓结构调整前期就已经开始并在调整中迅速完成了,而对于增量资金而言,由于资金申购的放开,大量原本只活跃于二级市场的资金重新回到了一级市场,这种回归使得一级市场的资金相当充裕,从而也减缓了新股发行对二级市场资金的抽离;而且,中行作为大盘股,其上市首日收益率肯定将显著低于之前的小盘股,使得部分投机资金不愿意参与申购,而宁愿留在二级市场,这些因素造成了中行发行对于二级市场的资金抽离低于预期。 张忆东预计,由于受到关联方回避制度的影响,有46只基金因为基金托管行、财务顾问等关联方关系,无法申购中行新股,这部分资金估计有918.5亿元。因此,在中行7月5日上市后短线将继续受到追捧,这将带动股指进一步上扬。 A股下一步 不过,对A股市场而言,中行这只超级蓝筹的登陆,其所具有的深远意义将远远超出市场涨跌本身。 “中行上市后将成为市场第一大权重股,是市场真正的定海神针,”刘振华认为,具体来看其意义可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从银行股的角度来看,中行上市大大提高了银行股对于市场的影响力,尤其在中行上市初的这段时间内,中行对于银行股以及市场的影响将可能被进一步放大;另一方面,中行为H股中蓝筹股回归开了一个头,其上市毫无疑问将大大增强A股与港股的联系和互动,这也是A股市场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此,中国股市开始摆脱阿斗般的附庸角色,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和优化资源配置的调节器。”张忆东的评价充满激情。 如果说中行登陆是A股的一个里程碑,那么在里程碑的后面,制度的变革也在悄然进行。 6月22日,中国金融衍生品交易所筹备组在上海召开最后一次工作会议,这标志着筹备组完成历史使命,新的交易所即将诞生,股指期货上市工作步入倒计时。对于中国股市而言,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仅仅对控制股票市场的风险、减少市场波动有重要作用,也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不同风险收益需求,使市场参与面更加扩大,证券市场更加繁荣。 此外,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保险资金入市比例有望逐步提高,即将出台的保险业《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十条”)为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留下巨大空间,相关政策包括逐步提高保险资金入市比例,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境外市场,投资资产证券化、不动产和创投企业,鼓励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等。 “这将使得保险资金成为证券市场的另一大买家。”上述人士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