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軟件」第一案落槌 8848侵權賠116萬
“搜索助手”是8848網站於2004年12月嚮互聯網用戶提供的一款免費下載搜索軟件,8848網站在宣傳推廣時稱,該軟件能幫助網友更方便地搜索網頁。但推出不久,就被百度、中搜、搜狐等國內幾大搜索引擎網站相繼告上法庭。 3家搜索引擎訴稱網民安裝該軟件後,其原有的搜索結果頁面被修改,用戶搜索時會發現其結果網頁的結構和內容被修改,並出現8848插入的廣告、圖片等鏈接。據搜狐稱,安裝了“搜索助手”的網民在使用“搜狐”搜索時,頁面上竟增加了Google等多家搜索引擎的鏈接,且系統運行緩慢,網頁上還會出現與搜索主題不相幹的微縮圖形,這引起了搜狐廣告客戶的不滿。而用戶如果要卸載該軟件還必須通過專業技術人員,屬通常而言介於病毒軟件和正常軟件之間的“流氓軟件”。 經審理,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可百度等三家的起訴理由,並於去年12月一審判令8848停止侵權,判決8848嚮百度、搜狐、中搜各賠償經濟損失50萬、55萬、11萬。8848不服判決,拒付賠款,並提出上訴。 在庭審中,8848公司認為,“搜索助手”只是搜索引擎的一個輔助軟件,安裝後搜索結果頁面有所不同是為了讓用戶更方便更快捷地搜索信息,添加一個類似於畫中畫的功能,不存在侵害著作權。 同時,8848還表示,“搜索助手”是向用戶免費提供的,客戶可自願選擇安裝這個軟件。該軟件不僅沒有損傷原告的利益,而且還增強了原告搜索引擎的功能,是一種互利雙贏的行為。此外,他們沒有通過“搜索助手”發布過任何廣告,所以沒有構成不正當競爭。 北京市高院終審認為,被告未經許可利用“搜索助手”軟件,導致訪問者在百度頁面上能夠輕易地訪問8848網站及其所鏈接網站,極易引導或帶走百度等搜索引擎的訪問者,同時容易導致各網站系統運行緩慢,構成對上述幾家公司的不正當競爭,故維持一審判決。 由於目前國內互聯網業中“流氓軟件”泛濫,不僅降低了用戶的“沖浪體驗”,更會在用戶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給用戶帶來危害,所以該案曾在國內互聯網引起軒然大波,還被公認為國內“流氓軟件”第一案。國內知名殺毒軟件企業金山公司也在日前發布的《2005年網絡安全報告》表示,流氓軟件的危害甚至超越傳統病毒,成為互聯網安全最大的威脅。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判決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從法律上明確了“流氓軟件”的違法行為,同時呼吁更多的公司和個人站出來起訴“流氓軟件”,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2006年7月6日 東方早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