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yyyy

 文韬 2006-07-25
浅谈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与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它本身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因此,它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许多学生在考试中无从下手失分严重,那么,怎样才能作好这一题型呢?我认为应掌握三个环节,即读、找、答。
  一、读--解题的基础
  1、阅读教材正文和设问
  第一遍要细读,要注意对材料作具体分析。要了解材料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注意各段材料间的联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文,必须像语文课分析古文一样,对每句话每个字词都要字斟句酌,读透材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万不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有的句子很长,很难读懂。此时,可按语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先找主、谓、宾语,再找定、补、状语。
  第二遍,结合设问重点读。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解析定向化。设问的定向作用表现在:①确定信息提取方向,帮助考生提取有效信息,搁置其余信息。如1995年高考第39题所引《南海县志》和《捷报》的两条材料,信息量相当大,但设问只要求考生从中提取与继昌隆缫丝厂创业与经营有关的信息。②确定与相关知识联系的方向。如1996年第45题有一问是"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在当时有何特殊意义?"这实际上就是规定考生要用有关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遇到的困难的知识来解析材料。③确定能力考查的方向。如1996年第45题第②问要求考生"比较1941年和1944年的几组统计数字","比较"二字就确定此问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正因为设问为解析材料确定了方向,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设问再回过头来有重点地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2、除阅读材料正文和设问外,还要特别注意那些说明性文字。
  ⑴注意从材料介绍(多在材料的开头)和材料出处(多注在材料末尾)获取时间、人物、事件等要素。因为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考生可从中受到启发,收到"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效果。如"阅读以下四段反映同一朝代的史料",同一朝代就是考生解题所必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再如:"以下材料是肥水之战前,前秦君臣对战争形势的分析",这里就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材料的历史背景。因此,对这些说明性文字,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⑵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和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的原文一般很长,试题中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次要的,两边所剩的肯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找--解题的关键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
  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字词如时间、地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等要素。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例如:1995年高考题39题有关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的材料,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材料概括出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情况。因为材料很长,可将此材料分成四段,分别找出各段包含的信息。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的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问题就不难了。
  3、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发掘、升华中得出。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推测判断,得出答案。这样,从设问到材料,再从材料到设问,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三、答--落脚点
  1、解答好每一个问题是关键。
  一般情况下,一个材料解析题设好几问,而设问大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往往答对了第一问,其它总是便迎刃而解了。因此,答第一问时一定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考虑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全面准确。
  2、坚持"论从史出"。
  即结论要从对材料的发掘、升华中得出,同时要注意透过现象深入到本质得出结论。如上例1995年第39题陈启沅创办缫丝厂由开始遭到反对到后来得到推广,隐含其中的实质性观点就是:"机器生产是新的生产力,虽遇阻力,但终究要发展起来。"要从具体材料中得出这一基本观点,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特别是对观点错误的材料,更要注意辩别,认识和批判,注意分析材料作者的阶级立场及其对历史事件的主观判断。
  3、注意得分点。
  试题的得分点与要点有关。如果某一问3分,很可能这一问有1个或3个要点;如果某一问4分,很可能要求答2个或4个要点。每个要点0.5分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命题要考虑阅卷难度。
  4、论点明确,简明扼要。
  材料解析题每问只有1分或2分,所以答题时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即令是深入分析也不必像答问题那样展开论述,详加说明。另外,答案一定要注意用词准确。如把"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写成"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总之,要解答好材料解析题,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无论命题者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上提出问题,都能应付自如,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好的成绩。


历史选择题解法指导

一、 标准法
  所谓标准法指的是在解答选择题时,不以备选项所提供的具体史实作为判断选项正误的主要依据,而是以从题干要求中概括提炼出该题所要运用的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主要依据或标准,去衡量备选项的正误。从理论上讲,标准法可适用于各种知识类型和能力要求的选择题,从效果来看特别适合思维含量高、理论性强的选择题,尤以评价型、因果关系型、史论结合型和程度型选择题为准。限于篇幅,本方法仅以生产力标准的应用举例说明。
  [例1] 史学界之所以肯定武则天,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他是世界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唐高宗处理政事
  C、她能重用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本例是生产力标准在历史人物评价题中应用的典型例证。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评价历史人物的根本标准是生产力标准(D项)而不是政治标准(C项)或道德标准(A、B两项)。本例如果不用标准法解答,单从备选。项所提供的具体史实的真伪、正误进行判断鉴别,是无法确定正确选项,因为这些史实本身都是符合历史实际的,都能从不同方面说明武则天的历史贡献。
  [例2] 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 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人民强烈愤怒
  C、革命前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极度恶化
  D、人民觉悟普遍提高,要求建立“民主的社会共和国”
  本例是生产力标准在因果关系选择题方面应用的例证。按标准法的要求,先从题干中确定本题需要运用的基本原理。法国1848年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导致一切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都在于新的生产力受到了旧的生产关系的阻碍,不论这种阻碍采自何方,具体形式如何。再以比为标准衡量备选项,B、C两项虽然都是法国1848年革命的原因,但都不符合这一标准。而A项中资本主义工业是新生产力,金融贵族尽管是资产阶级中的一个集团,但不能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起了阻碍作用,因而A项才是正确选项。
  [例3] 秦朝暴政对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中最根本的表现是:
  A、阶级矛盾尖锐 B、政治动荡不安
  C、人民生活痛苦 D、生产破坏严重
  本例为生产力标准在评价社会政治状况方面应用的例证。一个政权政治状况的好坏,关键是看其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推动则好,阻碍则坏。暴政之所以为暴政,实际上就是统治者的政策行为超越了生产力所能提供的限度,受其伤害最深的必然是生产力,因此,D是正确选项。
  附带说明,本例极具推广价值,不仅对一切暴政均可照此理解,而且对历史上像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等“乱世”,亦可照此理解。
  [例4] 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A、 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B、 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 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D、 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再现
  本例为生产力标准在经济政策方面应用的例证。评价任何一个经济政策的得失成败,关键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新经济政策能够被肯定,其根源就在此,因此,A为正确选项。
  [例5] 史学界对于唐太宗与东突厥的战争之所以持肯定态度的主要理由是
  A、是先进民族对落后民族的战争 B、有利于维护中原地区的生产发展
  C、唐朝进行的是防御性战争 D、是反对少数民族侵略的自卫战争
  本例为生产力标准在民族关系方面应用的例证。判断国内各民族间战争的是非标准仍然是生产力标准,谁保护了生产力就肯定谁,谁破坏了生产力就否定谁。由于特定的原因,历史上中原地区的生产力一直领先于边疆地区,中原地区的统治者所进行的战争在客观上大多有利于维护经济的发展,不但唐初对东突厥的战争被肯定的根源在此,历史上的秦逐匈奴、汉武帝反击匈奴、东汉对匈奴的战争,岳飞抗金、范仲淹抗西夏等被肯定的根源也都在于此。
  [例6] 战争时期之所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 B、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
  C、各诸侯国进行了变法运动 D、统一趋势增长
  判断社会性质转化的标准是新生产关系取代了旧生产关系。具体到本题就是封建生产关系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以此衡量,A是正确的选项。
  以上六题均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的应用为例,限于篇幅,对其它原理没有涉及。
  二、 抽象法。
  抽象法是对题干或备选项所涉及的具体史实进行归纳概括,从中抽象出各自的本质属性,而后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正确选项的确良方法。该法的实质是抛开表面现象,寻找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该法的依据是历史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联系性。抽象法对解答历史概念类选择题和史论结合类选择题特别有效。
  [例7]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了革命
  C、中国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根据抽象法,解答此题的第一步先概括抽象出题干的要求,即:要求确定失败的根据。第二步概括抽象出各自选项的属性,A为革命目标,B为失败的客观原因,C为失败的主要原因,D为失败的影响。第三步把从题干中抽象出的根据与从备选项中抽象出的属性进行对照,从而确定A项为正确选项。
  [例8]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多种因素中,主要的是
  A、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B、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
  C、“大跃进”,人民公社和反右倾的后果 D、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本例经抽象后可以提炼出:A为客观原因,B为外部原因,C为内在因素,D为外在因素。实际上把试题简化了成了一道辨析内外因关系的试题,答案一目了然。
  [例9]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这一性质的是
  A、 采取武装斗争打败了王军
  B、 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
  C、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D、 1649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本例经抽象后,把试题简化成了对形式和内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原理进行辨析的题目,即A为斗争方式,B为斗争目的,C为对国王的态度,D为政体形式。这样难度便大大降低了。
  三、特征法
  特征法是指运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关系诸方面所体现出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趋向作为判断选项正误的依据的方法。因为第一,任何一个历史事物的发展都有其阶段性特征;第二,分析任何一个历史问题都要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特征法主要适用于题目中有明确特征要求或虽无明确表述但隐藏有特征要求的试题,相似历史现象产生不同结果的试题,历史现象的发生超出一般常识等类型试题。
  [例10]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最突出的表现是
  A、掌握政权的人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
  B、不少垄断资本家由旧式特权商人脱胎而来
  C、垄断集团与军阀集团相勾结,推行军国主义政策
  D、天皇是国家元首兼军队最高统帅,拥有专制动力
  本题是1997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单项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一道题。但是,如能正确运用特征法则较为简单。本例要求确认明治维护保留封建残余的突出表现,B、C、D三项虽都是保留封建残余的表现,但都是日本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的特征,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特征,而不是明治维新时期的特征,因此时的日本尚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这就大大降低了试题难度。
  [例11]屈原被楚王流放的主要原因是
  A、反对君主专制 B、要求革新图强
  C、主张抵抗秦军 D、《离骚》触怒权贵
  本例中,A项明显超越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它只能产生在封建社会的末期,B项则显然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屈原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屈原作为一个爱国的进步人物,正是由于其主张变革,触动了旧权贵的利益而遭不幸。联系到战国时代其他的变革者,如商鞅、吴起等人悲剧性的命运,更能确定B项为正确选项。
  [例12]太平天国时期农民阶级能向西方学习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觉悟提高 B、斗争水平发展
  C、时代条件变化 D、洪氏目光远大
  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在本质上与资本主义相对立,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自然超越了本阶级所能达到的历史高度,根本原因当然在于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