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upta:华为国际化还需5年 Web2.0有三个机会

 蜀中流氓 2006-08-10
Gupta:华为国际化还需5年 Web2.0有三个机会
华为现在太“中国化”了,他们应该学习如何像全球企业一样去运作。我认为,华为要成长为一家真正的跨国公司,大约还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

  ——访美国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全球战略与创业学教授Anil Gupta博士

  寻找扁平世界中的创业金矿

  到2035年,第二和第三的经济体将是中国和印度,而不是欧洲和日本,那个时候很多跨国公司会来源于中国和印度,即使是那些原籍欧美的企业对中国和印度的依赖也会比现在更多

  本报记者 陈雪频 实习记者 王硕 发自上海

  “新创企业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使得很多人认为创业就是要敢于冒险。

  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家就是赌徒,恰恰相反,企业家与众不同的能力在于他们能够坦然面对风险,积极管理风险,更重要的是,系统地开展工作以降低风险。”

  8 月6 日,Anil Gupta 用这段话开始了他在上海明天广场举办的“史密斯创业与创新论坛”上的主题演讲。在印度长大的AnilGupta和“圣雄甘地”有几分相似,获印度管理学院硕士学位后留学美国,并在哈佛商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现任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全球战略和创业学教授以及Dingman创业中心研究主任。

  长期以来,Anil Gupta 对印度企业的创新进行了深入的跟踪和研究,而且在最近几年开始关注中国企业,曾担任华为公司的顾问,为其全球化发展提供意见。

  论坛结束之后,Anil Gupta教授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独家专访。

  “扁平世界”中的新机会

  《第一财经日报》: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论这个世界因为互联网技术和经济全球化而变得“扁平”了,你认为这给全球的创业者,特别是中国和印度这样发展中国家的创业者,带来了怎样的机会?

  Anil Gupta :我非常赞成《世界是平的》这本书的观点。正如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言,科技的进步使我们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于那些年轻的创业者来说存在很多机会,他们需要比以前更加灵活,需要更好的外语技能。对于中国和印度的企业来说,很有可能在刚起步的时候就非常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可以积极地开拓发达国家的市场。

  《第一财经日报》:具体来说,面对正在变得“扁平”的世界,中国和印度的创业者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你对他们有些什么建议?

  Anil Gupta:中国和印度的年轻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成本优势,甚至是技术优势,他们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定位,在合适的细分市场展开竞争,而不要在已有的领域和大企业竞争。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企业在进入美国市场时推出了小型车,主要针对没有什么钱但又想买车的顾客,而这一领域内的竞争者并不多。中国和印度的企业也可以学习这种做法。

  《第一财经日报》:几年前有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说,在未来的跨国公司全球布局中,美国和欧洲是总部,印度是办公室,中国是工厂。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Anil Gupta:我认为那种说法并不正确。近10年来,中国和印度都有很大的改变,中国开始发展IT服务业,印度则发展制造业,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共同之处越来越多,而中国是工厂、印度是办公室的说法并没有反映这种改变。到2035年,第二和第三的经济体将是中国和印度,而不是欧洲和日本,那个时候很多跨国公司会来源于中国和印度,即使是那些原籍欧美的企业对中国和印度的依赖也会比现在更多。

  《第一财经日报》:许多跨国企业把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甚至研发中心搬进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你认为这会给中国和印度的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Anil Gupta:我认同你说的这种趋势分析,这给中国和印度企业带来的挑战要多于机遇。当然,中国国内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对本土企业和海外企业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会加快全球扩张的步伐,而那些不能适应的企业会被淘汰。同样的情况也会在印度发生。中国和印度的企业要迎接这种趋势,必须在资金、产品、服务等方面完全放开,使自己更具竞争力。

  对中印企业的建议

  《第一财经日报》:在印度,政府如何支持年轻人的创业计划?现在印度年轻人创业热点有哪些?

  Anil Gupta :上世纪90 年代印度兴起软件行业,当时政府确实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其他领域则没有太多支持。和中国政府对年轻人创业大力扶持不同,印度的年轻人创业的时候不太可能获得政府的支持,反而要和政府的官僚主义作斗争。现在印度创业的大热点是知识服务行业,不仅仅是IT软件和硬件,还包括外包业务、设计中心和法律咨询服务等领域。

  《第一财经日报》:经常有人把创业和创新相提并论。但创业型企业往往会面临一个悖论:没有创新企业就没有竞争力,而创新有时会导致高成本和高风险,如何解决这个悖论呢?

  Anil Gupta:我认为企业要成功地创新,需要有两种能力:一是探险能力,能够发现新的领域,二是开发应用的能力,从创新中聪明地赚到钱,这两种能力缺一不可。此外还有一个投资多元化和专注的权衡问题。多元化投资能够减少风险,就好像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但同时保持专注以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需要去权衡其中的矛盾。

  《第一财经日报》:作为华为公司的顾问,请问你主要参与哪方面的工作?对于华为的创新机制以及国际化进程有什么建议?

  Anil Gupta:我对于华为有很高的期望。华为从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着手,开始其国际化进程,这方面做得很不错。近几年华为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上也做得不错,这源于他们有比较好的市场细分和定位。目前,华为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首先,需要树立其技术领导者的形象,而不仅仅是一个提供中端产品的企业;其次,华为现在太“中国化”了,他们应该学习如何像全球企业一样去运作。我认为,华为要成长为一家真正的跨国公司,大约还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

  第二波互联网热潮

  《第一财经日报》:在经历了第一波互联网热潮之后,第二波互联网热潮又在中国开始了,表现为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进入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创立,有人担心互联网泡沫再一次出现,你认同这种看法吗?

  Anil Gupta: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出现泡沫,往往要往后看才能得出结论,往前看则很难讲。企业发展需要有资金、创意、技术、人才,创意、技术的发展是很缓慢的,而资金和人才的需求则比较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泡沫一直都存在。在技术领域总是存在泡沫,如1984年的无线电技术,就有很多泡沫。现在IT业的发展还处在早期阶段,因此泡沫不可避免,企业能做的就是吸取教训,避免第一次互联网热潮中的一些失误。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的第二波互联网浪潮中,有一个新概念“Web2.0”炙手可热,但能够找到盈利模式的屈指可数,实现盈利的更少,您觉得这个领域有些什么新的商业机会?

  Anil Gupta:所谓Web 2.0,是指信息不是由一些大的网站单向提供的,而是由用户自己生成和传播的。我想Web2.0的商业机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个是技术,Web2.0是以顾客为基础的,例如社区搜索和博客搜索就是一项新的技术,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第二个是市场,Web2.0网站主要提供一个平台,供用户交流和交易,然后从消费者的交易中获利,这一点和eBay比较相似;第三个是服务,网络有很多的使用者,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而人们往往没有时间来一一浏览,如果对这些信息加以鉴别,使信息搜索变得更容易,就能带来新的商机。

  《第一财经日报》:在第二波互联网热潮中,很多风险资本涌入。对于创业者来说,你认为该如何挑选合适的投资者,以保证自身企业能够健康地发展?

  Anil Gupta:风险投资有两种,一种是“聪明的钱”(smartmoney),一种是“愚蠢的钱”(dumbmoney)。“聪明的钱”是指风险投资商往往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曾经有过企业运营和创业的经验,这些投资者能够帮助创业者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说销售渠道、人力资源和顾客网络等,帮助其获得成功。而那些“愚蠢的钱”是指风险投资商往往对自己投资的企业一窍不通,对于市场、顾客、商业等方面不甚了解,他们投资只是为了赚取利润,这种资本往往会对创业者产生误导,导致企业失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