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昨日公布的统计数据称,在2005年度166家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工作中,有15家企业因为各种原因被降级或扣分,共有19家央企负责人薪酬水平出现下降。
2005年度的考核结果是:A级28家,B级84家,C级48家,D级4家,E级2家。被评为D 级和E级的企业被认为是“不及格”的企业。其中,2005年度有4家企业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降级:中石油发生2起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由A级降为B级;中铁工发生5起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由B级降为C级;中国水利水电共发生5起重大以上安全事故,由B级降为C级;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发生1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由C级降为D级。有6家企业因财务违规或对下属企业监管不力造成重大国有资产损失,受到降级或扣分处理:国电集团、大唐集团、中电投和华电集团等4家发电企业违规发放高额住房补贴,受到降分处理;海洋航空集团所属蓝星股份高管违规侵害国有权益,由B级降入C级;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对拟实行政策性破产和关停并转的62户企业监管不力,由B级降入C级。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华录集团、华源集团等3家企业没有完成考核目标,考核结果为D级。中国国际企业合作公司、中国唱片总公司2家企业财务数据不实,考核结果为E级,并要求限期整改。
国有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问题,社会十分关注。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特别指出:第一,中央企业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面临各类所有制企业对人才的争夺,其薪酬水平必须符合市场机制运作原则,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第二,企业的薪酬水平要与其竞争力相适应。任何企业都必须控制好人工成本,使企业和产品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中央企业也不例外。第三,要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这方面中央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
他还表示,国资委日前出台了《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的指导意见》,要求各企业在年底前制订出本企业规范职务消费的制度框架,2007年起将严格实施。
国资委点名批评四家电企违规发放高额住房补贴
舆论对发电企业高额福利的指责得到国资委回应。15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表示,国电集团等4大发电企业因违规发放高额住房补贴,受到降低评分的处理。据了解,国资委2004年下半年建立了央企业绩考核制度,2005年是央企试行业绩考核制度的第一年—— 六家中央企业年度考核“不及格” 2005年度,166户中央企业被纳入国务院国资委的考核。其中,有6户因没有完成考核目标、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企业财务数据不实等原因被判定为“不及格”。 国电集团、大唐集团、中电投和华电集团等4家发电企业违规发放高额住房补贴,受到降分处理。 被评为D级和E级的企业被认为是“不及格”的企业。其中,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发生1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由C级降为D级;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华录集团、华源集团等3家企业没有完成考核目标,考核结果为D级;中国国际企业合作公司、中国唱片总公司2家企业财务数据不实,考核结果为E级,并要求限期整改。 4家电企违规发放高额住房补贴 据报道:“国资委给央企进行综合业绩打分,目的是规范经营者行为、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资专家、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澄表示,业绩考核制度具体落实下来,其实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企业领导人,企业连续两年被评为D级以下,将直接影响企业领导人的年薪收入和任期结束后能否续聘。 “国资委对这几家电力企业采取降分处理,实际就是给了个处分,以回应舆论。”刘澄认为,垄断行业本来拿的就是高收入,不该再牺牲老百姓利益,变相增加额外收入。 上半年央企11户亏损总额达25.2亿 国资委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中央企业共有11户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达25.2亿元,同比增亏4.7亿元。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15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说,尽管今年上半年中国中央企业经济效益同比有了大幅提高,但部分中央企业经营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负债增长过快使这些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断加大。 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中央企业实现了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实现销售收入37433.8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实现利润3516.5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6月份单月实现利润高达684.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李荣融:支持国有企业提供有竞争力薪酬 李荣融指出,央企的薪酬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前门开”、“后门关”两个原则。其中“前门开”是指,该发的钱一定要发。 首先,中央企业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面临各类所有制企业对人才的争夺,其薪酬水平必须符合市场机制运作原则,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否则将无法和外资企业竞争…… 其次,企业的薪酬水平要与其竞争力相适应。任何企业都必须控制好人工成本,使企业和产品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中央企业也不例外。 第三,要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这方面中央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 其中“后门关”是指,在强化激励的同时,对国有企业也要建立健全约束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