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楼红燕:阅读本位在语文教学中的反思

 一醉的酒坛 2006-08-17
阅读本位在语文教学中的反思
http://www.xsedu.  作者:楼塔初中 楼红燕   2004/07/20

在现实生活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差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历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项与其他项比,,得分率几乎总是最低。

另一方面,社会迅速发展,大量信息冲击人们的头脑,阅读能力,尤其是现代文的阅读能力,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如此严峻的反差,不得不使承担传承社会文明重大使命的语文教师们深思。

之所以出现以上的现象,症结在于,长期以来,我们所说的阅读教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阅读的本位地位似乎从来就没有很好地落实过,科学的阅读训练也没有很好地落实过。

冷静思考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忽视阅读本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传统的读写观和读写结合教学原则的负面影响

  我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一向是写作本位,读是写的准备和基础,写是读的任务和目的。与之相应,古代的科举,是以“作文(八股文)”一篇定终身;乃至到解放以后的数年中,中考作文还沿用了仅考一篇作文的模式。可以说,这种以写作为主旨的阅读观一直影响甚至主宰着我国的语文教学。也正是基于此,读写结合作为语文教学的一条经验、方法乃至原则而为众多的教师所认同,并效仿实施便是顺理成章了,然而,读写结合只能是写作的一种方法,那种以写作为目的、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和技巧的阅读作为辅助手段的写作课,当然值得提倡和推广。相反,以之作为阅读教学的原则,对语文教学有其不容回避的负面影响。

  实际上,凡读写结合的课,一般总是以阅读教学主要是文章写作技巧上作分析总结为基础、为手段,借助过渡、嫁接、迁移,实现作文教学的目的。一半阅读,一半写作,读写同步,学用结合,但结果是“读”不到位,“写”得皮毛: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甚至两败俱伤。

2、陈旧的语文教学观的继续存在

国家教育考试中心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即《考纲》,可以说对现今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起了纲领性指导作用,对教育者来说不啻是一阵和煦的春风,围着高考转的中考,在各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但是,在不少的地方、不少的学校中,执教者的意识并没有跟上,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驾轻就熟的教学方法,固定不变的教学程式,如介绍作家、说明背景、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揭示主题思想、分析写作方法,还有一定的生命力。

3、阅读教学的意义不只在懂得有关的知识和理解课文,接受课文思想的教育,培养语感,还在学会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特别是,它将在阅读活动中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影响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方法论、价值观,在全方位的活动过程中影响一个人的基本素质。这样,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同时又是阅读的应用过程,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这几个维度的有机统一。

以往的阅读教学之所以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在于它的教学目标是狭隘的,只将传授文体知识和培养理解能力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将自己的视野限在基础阅读的范围内,忽视了阅读和生活的联系,忽视了阅读教学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它依靠一个与它的教育目标其实并不相应,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视同金科玉律的知识体系来支撑。狭隘的教学目标加上一个僵化的不实用的知识系统,由此派生了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这是以往阅读教学低效乃至无效的根本原因之一。

4、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

受社会整体形势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意识形态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更加崇尚快速、新奇的东西,追求“一次性”消费品。青少年由于生理及心理的特点,更容易离经叛道,对文化快餐情有独钟。而此时,由绚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奇特的想象、怪诞的造型,新鲜的语言、刺激的喊叫等因素构成的现代信息技术产物自然而然地成了他们的最爱。另一方面,他们阅读文学原著的兴趣降低了,咀嚼文化内蕴的时间减少了,浸淫文化熏陶的氛围破坏了。.

 阅读有基础阅读和应用阅读之分。基础阅读解决的是对读物内容的一般了解问题,是应用阅读的基础。但由于它缺少阅读的内驱力和信息的价值取向。应用阅读是出于某种需要、有具体用途的阅读。同一读物处于不同的应用背景下可以满足不同的价值取向,因而会显现出不同的信息系统,这就有个信息的处理和利用的问题。也正是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才体现了阅读的自主性和生活性,以及阅读过程的研究性,才有可能体现过程、方法、情感和价值观念等因素的有机统一,从而体现语文教学的现代性。

    阅读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学习活动,它涉及阅读主体——学生,作为阅读主体和阅读活动组织者出现的教师以及阅读对象——文本,这三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生成。从阅读活动论来看,阅读是一种主体(读者)和他的对象(文本)对话的活动,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是在教师解读并引导的帮助下完成的,阅读主体当然包括了教师与学生;从教学活动的意义关系看,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与教师进行人格对等的交往,其主体性必须有对应的教师主体性才能进行真正意义的“对话”。树立阅读本位意识,就是要落实教师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阅读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生活阅历及想象能力去认识、开掘、补充作品,以期达到积累知识、锻炼思维、提高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

任何阅读都存在着客观性和主观性。所谓客观性,就是必须严格遵循文本的信息系统,尊重作者的本意。读物的文本和信息系统是客观存在的,作者的基本意思也应该是确定,强调阅读的客观性,也就是强调理解的实事求是和严肃性,这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民族性格的塑造。所谓主观性,是在客观性的基础上发挥读者的联想,使理解向读者特殊的经历和知识积累延伸,形成理解个性。理解个性带有创造性质。当读者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认识成果时,就构成了创造。阅读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不可或缺。划清两者的界限,充分发挥它们的教育效能,是语文教学极为重要的工作。

综合起来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主要包括下列几种::

1、  阅读能力

 速读能力是其他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读”,既指有声,如朗读、诵读:也指无声,如跳读、浏览。前者着重是为了信息的传递和潜移默化地训练表达能力;后者则重在接受信息、把握要点。速读能力一般指的就是后者。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传播愈加密集,无声阅读也就是一般意义的速读能力越来越重要。

2、  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是阅读能力乃至语文能力的基础,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记忆能力主要是指对古今名篇的背诵和对有关文化知识的存贮能力。尽管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很多原先需要用脑记取的信息都可以借助微机处理技术来方便地储存调取,但就语文综合能力、语文素质形成的规律而言,熏陶渐染、潜移默化仍是其显著的特点。可以这么说,没有一定量语词句的积累,没有一定量诗词文的储存,要想学好汉语,要想准确的理解并顺利地利用汉语言文字,是不可想象的。

3、  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阅读对象的整体分为局部、把其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加以具体化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对文章层次思路的分析、内容要点的分析和恰当的阐释。分析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枢纽工程”。速度、记忆的内容必须通过“分析”才能实现其价值,而分析又是概括、筛选和评价的基础工程。所以不具备良好的过硬的分析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就无从谈起。

4、  概括能力

概括也就是归纳和综合,它是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阅读教学中概括能力是指用较为精要的语言提炼、综合进而拟定阅读理解对象的内容的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一种次高级形态,是阅读过程中阅读目的实现的初级阶段。

5、  筛选能力

筛选是对阅读对象按照一定的需要进行择取提炼,这是一般性阅读的根本目的。因此,筛选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是它的高级形态,狭义地说阅读能力就是筛选能力。这可以说是作为现代人的基本要求。

6、  评价能力

评价,实际上包括了品位、质疑、鉴别、赏析和评判等多种内容。评价能力就是对阅读对象的高低深浅、好坏优劣的判断能力,这是阅读能力最高级形态。这种能力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结合。因此,培养这种能力特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当然,还有其他许多能力都可以归入阅读能力的名下,但或远或近都可以划入这六种能力之中。在这六种能力当中,速读、记忆能力是基础性能力;分析能力是中介能力;概括、筛选和评价能力次第渐升,合为阅读的中端性能力。

教学定位。课堂教学可分为三个水平:一是教过课文。这是低水平的,是事业心的表现。二是教懂课文。把课文理清楚了,立足于本身的知识系统。这种是知识教学价值多,能力价值少。目前来看还是大多数。三是利用课文。这是立足于能力培养,作为能力培养的素材,作为例子,同时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等。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利用课文培养能力,在实践中得到解决,还是一个口号,而不是操作。我们追求的是利用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发展趋向是向综合化和操作化发展。综合化是三类目标同时呈现。而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并重,德育目标是情感目标,能力是同认识、思维训练力度密切相关。

素质教育依附、赖于阅读教学。

操作化是对目标的描述,用阅读行为动词。举例:老师教小说时,定目标为:圈画有关动作描写,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推究原因(比如社会原因)。这样的目标有五个特点:一是确认了学生主体(学生本位,学生为活动的主体,“生本”的体现);二是规定了阅读内容,去阅读的是三项内容(a、动词,b、性格,c、推究原因,涉及了主题思想);三是明确了阅读行为,即一圈画,二归纳,三推究(推论);四是达到的程度(了解、理解、掌握、应用、感受、领会、体验、仿效、学会等);五是展示教师的教学思路。这样转为行为动词的表述,看得见,摸得着,有操作性,能够检测。

基本过程。(1)略读过程(泛读)。(2)精读过程。一篇课文,略读是轮廓的阅读,很快的,只化几分钟时间,了解背景、结构、大意。质量主要体现在精读。对重要内容、语段,要做到精细而深刻,这是阅读教学质量的表现。

教材处理。这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一是静态处理,二是动态处理。

静态——按课文原顺序、原结构、原样式进行教学。其表现形式为逐段教学,这是很常见的。其本质是把教学顺序等同于写作顺序。这是低效的。产生的两种后果:对学生引发不良的情绪反映:不感兴趣;学生思维是被动的,局部的,而不是主动与整体的。教师讲到哪里,听到哪里,有种种不利因素(依赖、坐等)这是非素质教学的。

动态——有运动变化的观点,根据课文信息内涵利用的要求,营造一种新顺序,新结构,新样式,呈现给学生。它是课文的变式,而不是原型。写作是纵向的,而教学是横向的。精读部分一定要横向,否则弊病很多的。动态处理好处在于:一是学生学习情绪不一样,感兴趣;二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涉及到整体活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民展。

确定什么样的重要内容,

可以有不同的动态处理。比如“裁点处理法”裁得准不准,依赖教师的深刻领会与把握。几个点必须是重要问题或重要内容,否则就不能把握课文的全体,要把握住体现重点的标帜。(牌照)事实上,高考早已作了导向。阅读高考,是非常素质化的。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信息学和语用学。这要借鉴到阅读教学中来。要从纵向的面面俱到,转到横向的针对几项重要内容(目标、训练)的教学。依据这样理解处理,课时可大减,不怕上不完了,原因就在于教材处理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教学流程(或叫步骤)。这关系到阅读教学法的科学性、操作性。要运用心理学认知原理设计教学。要把握三种知识:一是陈述性知识(具体语文知识),二是程序性知识(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三是策略性知识(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程序性知识会转化为能力。流程是教学设计问题。学生要经历什么步骤,教学要经过几个步骤,这就要符合平时所讲的学生认知规律性。分析人物时寻找有关语言材料——关键性语言材料——概括出特征——形成性格的社会原因。(学生认知的四个步骤)。这就要求教学流程与认知统一,教法与学法融会一体。

教学的情景。有导入情景、问题情景等。目前是问题情景,要加强这个问题的研究。第一、突出主干性的提问。这是针对目前提问太多、太碎。多了会面面俱到,淹没重点;碎了就会影响到整体性。要善于抓主干性的问题,就在于精,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带有整体性(全局性)。第二、要注意过程性提问,要有明显的语言标志,如“为什么?”“怎么样?”(不是回答“是不是”,“懂不懂”,“行不行” ),也要避免结论性提问。第三、问题的呈现。有一问一答式,有一组问题的同时提出。这种方式,叫做问题的呈现方式。学生的思维是被动的,思维是有局限性的。要提倡一次性呈现。让学生看书、讨论,教师点拨。

(1)       便于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整体的感知;

(2)       与教学的操作有关,与优化过程有关。还涉及到写作的教学。如修辞该怎么办?看我们怎样把握、定位。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方法是为加深课文内容理解服务的。不是简单模仿写作文的。当然对写作是有好处的。在教学操作中,如“修辞”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到此为止,这是基础知识的教学。接着,必须要追求它的表达效果。这是阅读,写作方法也同例,描写方法起到什么“作用”,有没有理解到位,要为理解课文服务。这才有培养素质的内涵。

二、课外阅读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看,从人的民展来看,要成为生活的习惯,而不仅仅是学习习惯。广泛涉猎……。厚积多累,才能有较高的文化底蕴(素质)。学好语文,课外阅读是必要途径。近年来淡化;然而搞素质教育不能放弃课外阅读。(要建纲)

具体实践与操作如下(措施、意见)

     把课外阅读纳入阅读教学计划。

     作合理的分类。大致分三类:一是社科,二是科技,三是文学类,这也是大纲的要求。

     开列书目。

     看显性成果。搞读书卡片,读书笔记等等。

     纳入到成绩评价指标,占多少比例,根据实际情况定, 不硬性的话,很难挤进学生的生活。                                                          

明确了以上概念,我们就可以试着从两个方面解决现今阅读教学少、慢、费、差,吃力不讨好的问题。

(一)   从教师方面着手

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即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着特殊的身份,承担着教的责任。社会对学生的要求通过教材的编排、文本的选择体现出来,而教师是这个要求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教师应把特定的社会文化体系内化于受教育者。教材中的文本是人类文化的优秀代表,在感悟生活、表现生活、篇章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教师的职能正在于对国家教育目标与教材文本意义进行整和,并体现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折射着社会对教育发展及结果的要求与规范。同时,阅读教学以学生的文化感染熏陶和阅读能力发展为目标,教师要对此负责,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发展过程及身心发展规律有基本的把握,尊重学生,积极创设机会和条件,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其主体性,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系统中要素间的关系进行如下四个转换,即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由接收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媒体从演示工具变为学生认识的工具;教学过程从传统的分析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打破阅读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打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指导学生了解课堂以外的各种知识,鼓励学生发表有见地的意见。在教学《好兵不一定当元帅》这篇课文时,很多同学都倾向于文章中所批驳的观点,觉得文中的观点带有阿Q精神,是自我安慰,后来,为更好地解决这个争议,就索性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赛,才最终真正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开头肯定“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一定意义上的正确性。跟更真实地理解实事求是这种写作方法。

教师更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有学者说,在不久的将来,文盲不再是那些不会阅读、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今天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教学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承担起一名向导和顾问的角色。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的主要优势是: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链接的选取性,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高速传输的便捷性,人机交互的操作性,超时空交流的共享性。其突出功能表现为动态模拟展示,资料查询,模拟操作,写作交流,反馈练习,多媒体情景创设以及游戏等。注重发挥这些功能和优势不再把计算机只作为演示的工具,将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有些课文,结尾戛然而止,余韵萦怀,我们可通过延伸探究,求得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晏子将使楚》中,楚王以“寡人反取病焉 ”这句话自嘲,但是,退朝以后呢?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近一步理解楚王的性格特点。

事情的发展变化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改变某一因素事情的发展可能就受影响,甚至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为此课文阅读后,可有变换文中某一条件,让学生推测事情发展,再与原文比较,进而深入理解课文。《变色龙》这篇课文中,当将军家的厨师普洛诃尔证实这不是将军家的狗后,奥楚蔑洛夫正在骂“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将军恰好站在人群的后面,猜测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当时的情景,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奥楚蔑洛夫“变 ”的性格特点。

课文阅读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动作通过表演来体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表演再现课文内容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分角色朗读《晏子使楚》就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在文言文教学中,增加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课外阅读,就可以巩固课内的一些知识要点。

课文阅读后,提挈一知识主线,引导学生对正在学的课文进行串联,使其有关知识形成整体印象,板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如:


               


(二)、从学生方面着手

学生作为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应该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首先,养成良好的阅读方法。初中学生已经有自己的社会体验、情感体验,在阅读过程中,不妨试着与之结合,产生情感的共鸣,扩充理解的空间。初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如历史知识、语言知识、修辞知识及鉴赏知识等等,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不妨相互结合。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学习者个性化体验的过程。每个人对阅读文本都有着独特的体验,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应该从体验入手,使他们从读中体会作者对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之处,从读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读中感受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情趣,使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所运用的语言逐渐内化,从而在语言实际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讲解,学生参与,师生对话,学生交流,整个过程始终充满着情感的愉悦。.

其次,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不拘泥于老师所给的唯一答案,而是充分地调动思维,认真思考,仔细推导,在无疑处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的大进。”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在阅读文本时,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才能从超出常规的独特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读通读懂文本。如丁玲的《曼哈顿街头夜景》

根据以往上课的思路,结束时以下图板书:


当时有许多同学提出异议,归纳如下:

1、  现今社会随处可见的乞丐,又该如何去看待?

2、  经济的发展是否一定会出现贫富差距的悬殊?

3、  中心的定位,老人的孤苦一定与制度有关吗?

4、  如何理解“他只在一幅俗气的风景画里留下一笔不显眼的灰色,和令人思索的一缕冷漠和凄凉。”

5、  如何理解“他们走在通衢大道上,却似在险峻的山路上爬行步步泥泞。”

   为解决争议,就开展以“一个人应该如何面对逆境”开展辩论。课堂内正反方唇枪舌箭,气氛热烈,全班参与,最终达成共识:人受环境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人只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食其力,自尊自强是安身立命之本。在竞争的时代里,只能迎难而上,排除万难,而不能意志消沉,等待别人的同情或施舍,如果这样那么他最终会被社会所抛弃。

     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随时能发现问题,学生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教师就应该在这个时候做好引导工作,结合实际来解决课堂内的问题,使学生能接受,并能更好地来学会分析和理解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