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广告生存遭遇点击量欺诈“寒冬”?--緈諨塒緔-⒉∞⒍ 〖NONO〗

 boda_zxh 2006-09-22

互联网广告生存遭遇点击量欺诈“寒冬”?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广告都是互联网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互联网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互联网广告 和互联网安全之间的斗争从它们诞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商业骗局、恶意软件以及点击量欺骗,都在不断侵蚀着用户对互联网的信任。在 谈到互联网广告和互联网安全问题,Jonathan Yarden认为应该有所行动,他将向大家介绍未来二者之间的关系。

    不论你对互联网广告持何种态度,但是如果没有它,也许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互联网。对于网站来说,广告是一个巨大的收入来源,几乎没有人 会认为,任何一个互联网公司一旦放弃了广告收入还可以继续存在下去。

    从我自己的角度说,我并不是互联网广告的追捧者,但是我也可以接受互联网广告必须继续存在下去这一事实。不论你是否接受,互联网广告 都是互联网食物链中重要的一部分。

    虽然大众对于互联网广告的兴趣并不大,但是互联网广告商为了投资回报,会继续让广告出现在网络上。像Google和Yahoo这样的网络公司,只 要有广告投入,就会继续存在下去。而另一方面,反广告软件也渐渐形成了一种行业,越来越多的反广告软件可以将网页中的广告屏蔽或删除 。

    老实说,我几乎没有主动点击过互联网广告,而且我相信,像我这样的人肯定不少。就算不考虑人们对互联网广告的冷漠态度,在互联网安全 和互联网广告之间,也有着由来已久的斗争。

    随着互联网上的商业欺诈和错误信息的增多,企业和个人对互联网内容的信任度都在不断下降,互联网广告首当其冲。这最终会导致投资回报 率的下降。互联网的安全性不是越来越好,而是越来越糟糕,不论是对用户来说还是对广告商来说,都是如此。

    由于以微软IE为首的一些列网络软件存在着明显的漏洞,很多用户都禁止了脚本、插件以及其他一些公司用以发布广告的功能。而且越来越多 的用户也转而使用那些内置广告过滤功能的浏览器。

    随着消费者安全防范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合法互联网广告也被殃及。

    而最近,有关“点击量欺诈”的流言也越传越盛。虽然很多互联网公司都表示它们的广告收入在增加,但是我们不得不认为其中掺有水分,至 于水分多少就不好说了。

    事实上,没有人能准确地说出到底“点击量欺诈”行为或者所谓的“广告点击机器人”到底对互联网广告市场的影响有多大。就在广告商努力 防止点击欺诈,并努力发布合法广告的同时,另一些人却在努力研究该如何拦截这些广告,欺骗广告商,甚至建立假的互联网公司,并运行欺 诈性的广告,从而诈骗消费者财产。

    在我看来,这场广告VS安全的“冷战”变得越来越丑陋了,而且看起来会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Google近日就遭遇了一场有关点击量欺诈的 集体诉讼案,而Yahoo上个月才结束了它自己的一场有关点击量欺诈的案子。而在这期间,网络欺诈者仍在继续瓜分着这些公司的收入。

    可以说这是一场具有多个战场的战役,同时这种状态还会持续很久,就我估计,也许会再持续两三年。一方面,企业为了判断点击量是否准确 所花费的资金,已经超过了广告带来的收入,另一方面,用户却不断地通过禁止ActiveX, JavaScript,或者类似Flash这样的插件来阻止广告 投放,这种状况使得一般的广告有效性大幅下降。

    其余的用户则通过其他途径阻止广告投放,一般来说可能是ISP给用户提供的网络助力软件或服务。当然,我们不要忘记那些恶意软件作者和点 击欺诈者们,正在通过各种不法手段不断地聚敛财产。

    在我看来,互联网正在经历一场大的重组,这必将导致安全和广告之间的一场大战。而互联网用户对网络的信任度只会不断地降低。

    如果说有些用户因此不再使用互联网,我也不感到奇怪,因为安全问题导致的损失很可能超过了互联网带来的好处。我也不会奇怪,大型的ISP 为了直接从互联网公司那里获得收入,建立一种所谓的中立概念,允许互联网公司的广告在ISP客户中投放。而互联网上的欺诈日益增多,公司 的利益受到侵害,用户的信任感降低,这更是在我意料之中的。唯一能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能够看清时势的人怎么会那么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