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众论]两种童话——宫崎骏和蒂姆伯顿

 啬色 2006-10-11
null 得出一个结论:宫崎骏的电影是把童话拍成现实,蒂姆·伯顿的电影是把现实拍成童话。
   宫崎骏的的所有电影都看过,蒂姆·伯顿的电影几乎都看过。——但是和这个结论无关。这个结论不需要证明,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强词夺理^_^)
  
   着迷宫崎骏的电影,因为它的实质是写实的,绮丽的幻想背后其内核是非常现实主义的,无论角色性格、人物关系、故事脉络等,都十分充实饱满,十分严谨,而且基本上有现实根源和素材。
   而蒂姆·伯顿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架构则基本是虚幻飘忽的;人物行为的合理性不能深究,故事的逻辑性用不着琢磨,导演要表达的想法也经不起反复推敲;所有的一切,只需要加上“很久以前……”的传说叙述模式,它们就获得了存在的合理性;他的电影有一些超现实性。
  
   动画只是宫崎骏影射现实所用到的一种形式。
   真人不能表演出来的情绪、动作,现实中不能营造的场景、意境,只有通过动画等手段展现出来;换句话说,如果动画中没有出现现实中无法完成的拍摄,那这部动画就失去了它作为动画的存在价值。搞艺术的人应该都有非凡的想象力吧,宫崎骏无疑是其中很杰出的一类。他会用动画轻松的表现出现实中很难完成的场面,并且将动画不同于真人版电影的特点展现得十分充分。
   宫崎骏的每一部电影中都会出现一些“超自然”的灵异生物,我最喜欢的不是龙猫、红猪、小白龙……而是羚角马;至今我还在想有机会要一一数出这些奇趣的存在到底有多少,这种渴望高于说出《天堂电影院》最后总共有多少接吻,《东邪西毒》欧阳锋总共有几句台词,周润发在参演的影片中总共杀了多少人,梁朝伟在所有电影里眼睛总共放过多少次电。
   但最终电影都是指向现实层面的。经历一场奇幻之旅后,一切归附现实生活。《幽灵公主》《风之谷》《天空之城》,更不用说其他直接讲述现实故事的动画。
  
   相对来说,真人版电影中的一切都是蒂姆·伯顿表达梦幻的道具。
   代表作就是《剪刀手爱德华》《大鱼》等。要让观众说出电影中不合常理的情节,估计得列出十几二十条,但这就是我们通常概念中的童话、传说,就像在童话中没有人会追究一个人为什么不吃不喝能活上千万年。而且这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衬托、暗示效果:故事越是不可能,表明理想越是圣洁高远。
   《爱德华》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我们被打动不是因为懂得了现实中我们应该怎样去爱一个人,而是看到了现实中永远不可能出现的浪漫。
   《大鱼》同样如此,没有进入情境的话会觉得幼稚不合理。猜想看得懂几米的人应该会比较喜欢《大鱼》吧。(又强词夺理^_^)
  
   宫崎骏的电影可以说是为有志者拍的电影,让人走向成功,走向生活;走进自然,走进人类社会。
   蒂姆·伯顿永远是为有生机勃勃的幻想的人拍电影,让人跳出现实,走进原始心灵。这其实才是艺术真正的方向。科学让人慢慢看清楚世界,艺术却在不停的创造新的世界。
  
   两位都是大师。也许宫崎骏选择了童话本身,童话瑰丽的色彩和形式;而蒂姆·伯顿选择了童话的灵魂,在华丽外表背后真正的实质。
   两个人的电影我都喜欢,但我更喜欢蒂姆·伯顿!
  
  


nullnullnul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