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钢铁行业信息化的炼成

 快乐学习 2006-10-28

钢铁行业信息化的炼成

[日期:2006-09-19] 来源:  作者:郑莎 [字体: ]

    信息化,走进古老的钢铁行业,能否擦出生命的火花?钢铁行业,借助信息化,能否实现新的跨越?钢铁行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强有力的支撑,而进入信息时代,钢铁行业的发展之路变得有几分扑朔迷离。信息化,介入钢铁行业,虽是大势所趋,但是当冗杂的机构面临磨合的阵痛,何去何从?钢铁行业面临时代的抉择。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山东乃至全国钢铁市场的“主角”,位列2006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之一。日前,记者走进济钢,对济钢信息化部副部长夏升华进行了独家专访。

突破“孤岛重围”的信息化

借助信息化,济钢终于告别了“信息孤岛”,实现了信息有机集成。

1984年,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自动化仪表专业的夏升华,走进了济南钢铁集团的大门,成为一名技术工人。22年过去了,昔日青涩的女大学生成长为今天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自动化部干练的副部长,夏升华在她的事业领域完成了蜕变,同时也见证了济钢信息化的成长过程。

1984年,我刚进济钢参加工作。那时,济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只有一些以仪表为主的检测设备,控制的自动化程度也很低。后来,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渐引进一些新设备,开始进行控制自动化的尝试。”

2003年,济钢开始了大规模的系统化的信息化建设。在这段风起云涌的时期,务实的夏升华得到了公司高层的肯定,走上了管理岗位,“临危受命”,负责济钢的信息化建设。继OA投入使用之后,20041月,ERPMES系统一期工程同步投入使用。

济钢集团是一个极为庞大的重工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之前,济钢的日常运作,主要靠各个部门的“各自为政”。“当时,部门也有一些小的局域网,像财务的结算、医院的收费等”,但是总体来说,那时的济钢,信息化的应用范围极窄,而且各部门之间的系统不能实现数据衔接,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孤岛”。公司领导要想得到一个全面又全局的数据,就要“发动”各个部门。生产部收集生产、能源的数据,技术中心负责新产品的开发等一些技术指标的收集,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一些质量监督方面的数据收集,然后再进行汇总,才能形成一组全面的数据或资料。

初上信息化时,由于旧有工作模式的根深蒂固,济钢经历了一个新旧磨合期。“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系统刚刚开始运作的时候,各个部门在系统的把握性上存有疑虑,很多人提出一个疑问:万一有一天系统坏了,到哪儿去找凭证?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济钢内部,一方面,维持旧有的纸质办公,另一方面,新建的信息系统也逐渐运转起来。“后来,大家发现系统运行得很好,所有的数据都有详细的记录。有了一定的权限以后,甚至还可以查到上道工序的资料。于是,纸质工作方式就自行消亡了。”当然了,在这两种方式自行消长的过程中,还是需要一些人工“孵化”的。“首先,我们对员工进行培训,告诉他们信息化很好。后来,我们又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操作的培训,让员工在使用过程中自己体会信息化,在使用中他们发现信息化的确很便利,渐渐地就接受了。”

ERPMES的投入使用,更是使济钢的信息化建设“如虎添翼”。ERP实施之前,济钢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纸质化,掺杂了很多人为因素,弹性很大;ERP实施之后,生产过程流程化、规范化,下道工序监督上道工序,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弹性弱化,生产过程更加严谨。ERP系统还实现了流程化的管理,通过网络,减少了很多重复性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MES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按照订单生产,实行产线管理,。“每一块钢板、每一卷钢卷所携带的信息,包括产品尺寸和质量检验,在生产的各个流程中都会有记录和跟踪,这样,如果产品出现问题,就能进行及时的追溯。”

“济钢从1984年几十万吨的年产钢量,增长到后来的超过一百万吨,再到2004年的680万吨,再到去年的1000多万吨。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信息化,那么从采购到生产到销售,要想得到具体客观的数据,都是很难实现的。”

ERP有待全面爆发

上马ERP,给机构庞杂的济钢,带来了新的挑战。

济钢上马的ERP系统来自于Oracle,经过三期的连续建设,目前,ERP系统在济钢的采购、、生产、管理等各个层面,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用夏升华的话来形容就是“如果系统出现故障,哪怕只有几分钟,也会有很多人来找我投诉。”这说明,ERP在济钢已是“深入人心”。但是,夏升华并不否认,济钢的ERP系统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2004年,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是一个喜庆年,钢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这个大背景下,济钢上马ERP,最大的意图就是提升生产。ERP的投入使用的确给济钢带来了效益,事实上,这只是ERP系统在企业的初级层面实现了价值。ERP的最大价值在于提升企业的管理。ERP功能的“全面爆发”还需要一个过程。

另一方面,ERP使生产和管理流程化。这个功能的发挥就提出了精简部门的要求。对于机构庞大的济钢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采购为例。ERP投入使用后,一个采购部门就足以承担所有的工作,但是,济钢的采购部门包括材料采购(材料处)、装备采购(装备部)、国贸公司(负责对外贸易)和原料处。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由于涉及到部门利益,要精简部门,是很有难度的。而且,对于一个效益很好的企业来说,稳定才是头等大事。“高层领导也曾下过决心,但最后还是决定维持现状。只是根据厂里的实际作了一些适当的调整。”这些很实际的问题,对于ERP功能的充分发挥,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信息化本身就是创新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信息化。信息化是一种管理创新。

今年7月份,济钢集团总公司举行了信息化大会。会议对于信息化做出了明确的定位:用信息化提升济钢的管理,用信息化引领济钢的未来,向信息化要安全、要效益。经过这几年的成功运作,,济钢已经离不开信息化了。“采购离不开信息化,销售离不开ERP”,诸如此类的顺口溜在厂区广为流传。

“我个人觉得,信息化就是以IT为载体,由IT部门推行的一种管理创新。企业实施ERP,表面上是建设IT项目,实际上是企业运作方式向流程化的转变,是一种管理方式的创新。”“信息化首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生产、经营的平台。济钢的ERPMES还有其他的一些信息化系统都集成到一个平台上,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同时,信息化为济钢实现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提供了支持。”

夏升华认为,信息化促成了管理创新,而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也就是说,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信息化。“在我刚进厂时,员工普遍觉得企业的生产靠经验就足够了,根本没有信息化的意识。尤其在实行自动炼钢时,摇炉工的命中率就可以达到很高,用眼睛就可以看出命中率达到百分之几。”“实现信息化之后,很多人开始意识到,摇炉工经验的积累要经过多年历练,而运用信息化之后,即使是新招来的摇炉工,只要知道操作过程,就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

“信息化再往上提升一个层面,就是上马ERPMES,这就像银行有了验钞机,原有的技能就用不到了。信息化改变了济钢原有的运作方式。”同样是统计投入、产出的核算,传统的方式是按同一种钢种进行核算。但是这种核算方式无法进行详细的过程细分;实现信息化以后,各个具体的任务和过程都有具体的数据可供参考,对于某一个钢种、某一个计划、某一个任务,都可以进行统计。“这是管理、生产对企业提出来的要求,所以必须要使用信息化。”

济钢和莱钢的合并,是近来各界都关注的一个焦点。合并之后,山东将会出现一个3000万吨的大型钢铁集团,这对于山东钢铁行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同时,合并,也将给济钢的管理层带来新的挑战,济钢能否顺利渡过合并初期的“阵痛”?夏升华对此表现得很平和,她对济钢的信息化建设充满了信心,同时也看好信息化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辅助、推动作用。作为济钢的一名普通员工,夏升华认为,“无论将来的结果如何,做好工作、提升管理、拿出好产品,这才是最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