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前国内玉米市场明显弱于国外市场

 禁忌石 2006-10-29

〖粮油市场〗当前国内玉米市场明显弱于国外市场


  进入9月份,当北半球两个玉米黄金带进入收获期的时候,2006/2007年度
的全球玉米供应的情况逐渐明朗:即全球库存因消费和出口的大幅增加而再次
迫近历史的最低水平。9月分和10月份美国农业部报告的利好数字显然不支持
CBOT玉米长期停留在250美分/蒲式耳一下的水平,CBOT玉米接连上涨,目前主
力合约12月合约已上涨到320美分/蒲式耳左右的水平。

  事实上,国内玉米供需紧张的程度要小一些。因此可以说,大连玉米此一
轮的上涨主要得益于CBOT市场的带动。此外,来自国内玉米出口方面的利好消
息也支持了国内价格。海运费价格上涨以及芝加哥期货价格高启削弱了美国玉
米的出口竞争力,这使得韩国等国家的玉米进口转向中国,预计中国已经销售
了200万吨左右的明年前两个月交货的玉米,据悉中国供应商签定的最新玉米
协议的FOB价格大约在165美元-168美元/吨,这比来自美国的报价便宜10美元/
吨左右。

  然而,对于国内市场来说,玉米的诸多利好目前仍仅表现在期货市场上,
国内现货市场表现的比较平静,有些地区特别是黄淮海玉米产区的现货价反而
有走低的迹象,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今年我国以保护价收购了大量的小麦,几乎占各小麦主产省份产量
的一半左右,这些小麦挤占了产区的库存。另外,由于农发行的收购资金额度
在小麦上基本用磬,使得黄淮海玉米收购受阻,收购价格上升力度不足。黄淮
海产区的玉米收获比东北产区要早一个月左右,其总量要略高于东北产区,河
南、安徽、山东及河北库容和收购资金的严重不足导致这些省份目前收获玉米
积压,为缓解当地压力,各地正在积极组织玉米外销。在春节之后至明年4月
份之前,国内期货价格并不能得到国内现货价格的有效支撑,只能随CBOT玉米
价格被动波动。

  在所有农产品的交易的历史上,价格的暴涨几乎都是起因于供应的短缺。
但从玉米这个品种来看,价格的上涨主要还是得益于消费增强的拉动和整个农
产品价格的回暖。所以CBOT玉米仍会在一个让人能够承受的价位区间内波动,
但要排除国际基金大规模介入玉米市场的可能,我们可以密切跟踪基金动向。

  即使国际基金大规模的介入玉米市场,国内的上涨也不会很简单,因为:
一是新产季玉米的产出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与国际玉米紧张的状况相比较,
国内玉米的供需面仍比较宽松;二是今年玉米现货价格仍未启动,同时新粮即
将上市,收获压力即将显现。黄淮海产区收购价格的走软,使得期现价差逐渐
拉开,为后期套期保值的货商的卖出提供了条件。贸易商空头在今年初成功地
阻截了多头之后,不会善罢甘休。经过若干年的市场洗礼,贸易商从事期货交
易的手段和理念越来越成熟,他们在期货市场大多采取“以产定销”的方式来
操作。目前东北产区的玉米仍未集中上市,仓单采购计划还没有大规模的开始
,所以一旦时机成熟,贸易商空头必将着力反扑,但反扑的力度要视当时现货
价格上涨的程度而定。

  总之,虽然国际玉米继续上涨,但国内玉米期货的上涨在多种因素制约之
下会体现更多的震荡特征,这些特征要求投资者以谨慎的态度从正反两个方面
去审视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