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

 小玲铛 2006-11-09

0-1岁宝宝的早教方案

 

美国婴幼儿大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期是03岁婴幼儿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的大脑迅速发展,形成今后智力、情感、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基础。
  01岁是宝宝出生后,在生理、心理、社会意识等方面的觉醒期,从混沌走向开明,从无知到探索认知,如能及早得到外界的适当刺激和激励,将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多元
  智力,而这时期大脑的发育也是他们一生中尤显突飞猛进的一年。
  2个月宝宝的游戏:挠痒痒
  方法:用一些不同质地的物品如羽毛或浸满温水的干净海绵,轻拂过宝宝的皮肤,看他的反应。
  点评:触觉是宝宝探索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宝宝在接触各种质地物品时,父母也有机会练习辨认宝宝的身体语言,相互间的协调反应,有助于建立宝宝的安全感。
  目的:触觉锻炼、身体认知和社交能力的开发。
  6个月宝宝的游戏:挖宝
  方法:将宝宝喜爱的玩具的一部分藏在毯子下,然后边发问边引导宝宝将毯子翻开把它拿出来。
  点评:通过“藏猫猫”游戏的强化和延伸,帮助宝宝理解暂时看不到与事物客观存在的概念。
  目的:精细动作技能、物体客观存在和表象记忆。
  10个月宝宝的游戏:追光
  方法:将电筒灯罩包上彩纸,使彩色光束移动照在地板上墙上或低矮的家具上,鼓励宝宝“抓”。
  点评:无论宝宝爬或走着去“抓住光束”,都能促进宝宝的手眼协调,增强灵活性。
  目的:追逐光线需要专心和身体的协调,锻炼平衡能力、手眼协调和大动作技能。

 

 

5个高招开发婴儿智力

随着宝宝的长大,宝宝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有的活泼机灵,热情好动,善于学习和模仿;有的羞怯胆小,缺乏探索精神,接受和掌握新事物、新技能较慢。产生这些差别的关键在于你是否给宝宝进行了计划周密、方法得当的早期智力开发教育。
  我们有幸邀请到有着二十余年幼教经验的张园长给父母们介绍婴儿智力开发的五个基本要素。 
  一、妈妈摸一摸,宝宝笑一笑 
  抚触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成年人也需要握手、拥抱,对婴幼儿来说更为必要。不仅能开发孩子的触觉能力,促进他们成长,还传递着父母的爱心,让孩子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健康的心态,是亲子交流的绝佳手段。(抚触应在孩子清醒时进行,父母一定要洗净手,除去戒指、手链、腕表之类的饰物,以免划伤孩子。抚触时用力要轻柔,时间不宜过长,每天五六次,每次三四分钟即可。) 
  二、美妙的声音让宝宝更聪明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耳聪目明,口齿伶俐,尽早地训练与培养孩子良好的听觉,非常有益于孩子语言水平的发展与智力的提高。正常的婴幼儿一出生就有听觉能力,听声辩源是主要的训练方法。要坚持轻柔亲切地反复地对孩子讲话,这能在宝宝头脑中储存大量语言信息。孩子特别喜欢短小欢快、节奏鲜明的儿歌,可以多念给他听。但要注意,听觉训练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 
  三、饱览大千世界  宝宝见多识广 
  初生的婴幼儿视力较弱,只能近距离看物,随着月龄增加,三个月时能看清五六米外的东西,六个月即可远距离视物。所以视觉训练应该循序渐进,孩子对鲜明的颜色较为敏感(尤其是红色),缤纷鲜艳的色彩,丰富多变的物品最能激发宝宝的兴趣。 
  四、运动宝宝身体好 
  运动不仅让孩子变得健康结实,更有助于孩子多种感觉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他良好的方向感和平衡能力,使孩子聪颖活泼。但做运动时要结合孩子的本身体质,运动量、力度、难度要适中,不要让孩子过度疲劳。 
  五、宝宝爱模仿  进步可不小 
  婴幼儿有着惊人的学习能力,求知欲极强,如海绵吸水般“贪婪” 地探求着。父母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宝宝认识周围事物。要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需要与兴趣,更要耐心教导,不厌其烦,决不能生硬急躁,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应注重“身教”,以和蔼的态度,体贴地照料,耐心的重复和不断的鼓励为孩子营造温暖的氛围,培养愉悦的心境,这样,孩子会形成健康的心态,热情自信的性格,乐观向上的品质,让孩子收益终生。

 

婴幼儿早期教育以哪些内容为主

早期教育应该根据婴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牲,把重点放在发展小儿的智力和个性品质培养上。 
 

  1.锻炼孩子的感知觉 

 

  婴幼儿感知觉器官的功能,需有相当的刺激输入和锻炼,才能得以发展。因此,应从新生儿开始,利用声音、语言玩具、实物等刺激其听、视、触、嗅觉等,促使他们在看、听、闻、摸、尝的过程中,获得各种印象,这是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第一步,对婴幼儿智力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当小儿会走路时,应带其外出游玩,让孩子认识大自然和各种社会生活现象,帮助他们获得简单的知识,积累感情经验,发展知觉,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 

 

  2.训练语言和思维 

 

  小儿的语言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从出生到1岁,是语言前期;从1岁到1岁半,是理解语言阶段;从1岁半到3岁末,是表达语言阶段。科学研究证实,婴幼儿1岁半左右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此时,小儿学说话最容易而且学得快,故应及早与孩子说话,不断与小儿进行语言交往,可以诱导、启发和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3.珍惜小儿的求知欲 

 

  婴幼儿时期的小儿,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尤其是他们刚学会走路和说话的时候,求知欲和好奇心很旺盛,父母应珍惜小儿的这种求知欲望,一定要耐心而热情地倾听,认真简要而正确地回答小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从而满足他们的要求,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此时,决不能嫌麻烦而对孩子冷淡,甚至斥责或单纯应付性地解答,否则将对小儿心理及智力发展产生不良后果。 

 

  对小儿的早期教育,要根据小儿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并且考虑到婴幼儿和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不能千篇一律。在具体实施早期教育时,可采取启蒙式或游戏式的方法让孩子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发展智力,切不可命令、包办和灌输。

婴儿智力开发要抓住两点

第一点――把握时机。据美国《科学新闻》报道:美国医学专家近期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大脑在12岁以前变化最快,思维反应也最为敏捷。在试验中,加里福尼亚大学亨利·图格教授,将放射性医用糖注入受试儿童血液中,用医用扫描器观察放射性糖分,以证实各年龄段儿童脑细胞的活跃程度。结果发现,2岁儿童的大脑细胞活跃程度与成人完全一样;312岁儿童大脑活动程度是成人的两倍;1314岁儿童的大脑活动程度,又与成人相同了。  
 
  芝加哥大学医学教授霍金拉克和纽约州大学教授芬伯格,在近期研究中对上述结果作出科学解释:幼儿脑细胞之所以比婴儿和成人活跃,是由于其脑细胞中染色体结合量较高的缘故。312岁期间,人的大脑无法对染色体的结合进行取舍,脑细胞中的所有染色体都在健康发育。所以,这一期间是人生最敏捷的时期,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期。而这一期间所受到的教育,有许多是终身难忘的。还有人们对童年生活记忆太深的事,也多半集中在这一阶段,亦能证明这一研究结果。所以,家长在孩子3岁时开始教育和智力开发是明智的。  
 
  第二点――发现天赋。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神经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认为孩子的潜在天赋可分5类,正常儿童至少具有一种以上的天赋,关键在于去发现它们。他认为孩子的潜在天赋可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并作为早期教育的定向参考。 
 
  1、语言天赋。孩子在背颂诗歌和有韵律的词句时很出色;能纠正家长常用词语中的偶然错误;能在观看戏剧、影视后,讲出相当精彩的片断或完整的故事。  
 
  2、音乐天赋。孩子在唱歌时音阶很难,单色甜美无假声;平常喜欢听各种乐器演奏,并能通过音乐辨别出有几种乐器;日常生活中能对不同声响和音乐发表议论,尽管议论并非全对。  
 
  3、逻辑数学天赋。孩子能经常提出诸如“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之类的玄奥问题,使家长难以回答;平常关于划分人、事、物的种类,对家长的经济分配能参与意见。  
 
  4、自我认识天赋。孩子善于把自己的行为和语言、情感联系在一起;对别人将去做的事能作预测评议;对自己干的事能做出准确评判。  
 
  5、他人认识天赋。孩子能注意家长的情感变化,对某些事能表示支持或劝慰。喜欢摹仿影视和生活中的人物言行。

 

父母如何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许多家长都有所了解,那么,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哪些教育呢? 
  1、积极情绪的培养:积极愉快的情绪是不儿心理正常发育及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条件。如经常对小儿微笑,对小儿的态度要和蔼,经常给小儿逗乐等,使小儿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状态。 
  2、生活习惯及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对小儿的睡眠、进餐、大小便和穿衣、盥洗方面的培养。如培养小儿能自己上床到自动入睡,安静入睡;学会正确使用餐具,自己吃饭;培养自己洗手,洗脸,脱、穿衣裤等;培养定时大小便到小儿能自己去厕所解大小便的习惯。 
  3、动作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及促进小儿大运动及精细动作的发育,如训练小儿俯卧抬头、翻身、爬、扶坐、扶站、独走、上下楼梯、攀登等。并培养小儿搭积木、握笔画图、折纸等精细动作。 
  4、语言及认知能力的培养:培养小儿的语言能力。如给小儿听音乐,与小儿对话,他会模仿大人的发声,给小儿念儿歌,讲故事;教小儿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如眼、耳、鼻、嘴;认识颜色如红、黄、蓝、绿;区别大小,“前”和“后”。 
  5、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培养小儿喜欢同伴,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懂得关心小朋友及能帮助小朋友;会把玩好的玩具放回原和。 
  父母应该从小儿出生起就要对他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和培养,这样可以促进小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我和孩子沟通的四个宝盒

在培养孩子过程中,我有4个宝盒不但加强了与孩子的沟通,而且让家长和孩子有一种“做游戏”般的快乐。  
  优点宝盒   

  将一个小纸盒做成礼盒状,留一处开口,书写4个大字:“优点宝盒”,每天挖掘孩子一两个优点,写下来,放进优点宝盒里。半个月或一个月后,找一个傍晚,泡壶茶,备碟小点心,和全家人分享孩子的好。并且把孩子在家里的进步当着孩子的面告诉老师。

  比马龙定律认为:“你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便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句话点出一个关键,父母善于捕捉孩子优点,孩子会变得更讨人喜欢。

  然而,现在有种奇怪的现象,孩子小时候得到家长很多表扬,随着年龄增长,得到的表扬逐渐减少。而得到家长批评的情况恰恰相反,随年龄增长递增,有的孩子甚至常受到“狂轰滥炸”式的批评。优点宝盒能够让家长的表扬坚持下去,也让孩子的优点长期保持下去。

  幽默宝盒   

  做个“幽默宝盒”,把孩子每天的趣事和妙语记录下来放进去。比如我不小心弄坏花瓶,懊恼不已,儿子说:“哎哟,花瓶摔跤了,送医院吧。”我便把它记下来放进宝盒。听到孩子讲述学校里的小笑话,我也要他自己写下来,放到幽默宝盒里。有时我还引导孩子一起编幽默故事……

  研究指出,成长于幽默家庭的孩子更具有创造力,凡事爱动脑筋,会给烦恼找阶梯,替压力找出口,让心情好起来—这样的孩子离成功更近。 

  猜心宝盒

  做个“猜心宝盒”,把父母和孩子彼此猜不透的心思和解答放进去。比如,有天儿子不认真吃饭,还和我顶嘴,我往猜心宝盒里放进一张纸条,写上:“妈妈怎么惹你生气了,妈妈要是做错了,你指出来好吗?”没多久,儿子也放进一张纸条:“我画画,你站在边上看,不停纠正我,说我画得不像,还强迫我重画……”

  即使是儿童心理学家,也猜不透儿童全部的心思。借助猜心宝盒了解孩子某些行为的背后意思,才能和孩子进一步良好沟通。

  创意宝盒   

  做个“创意宝盒”,把有利于培养孩子创意能力的小问题放进去。例如放进一张纸条,写上:“一逃犯正在一间小屋里睡觉,公安人员悄悄包围过去,再忽然破门而入……结果怎样?”儿子把答案放进宝盒:“有以下可能:逮住了逃犯、逃犯跳窗跑了、逃犯被打死、逃犯沿着挖好的地道跑到马路上搭车溜了……”

  专家相信,未来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创意,它是一种举一反三的能耐。这一点的确很难,孩子们现在多半只能举一反一,因为我们很少让他思考、想像,少了独立的意见,创意便不见了。别以为孩子什么都不会,只要大人乐于提供机会,他也有可能什么都会了。

 

 

何时开始看书最适宜

父母买书给孩子时,大都希望孩子能从书中获得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语言发展、建立道德观念,或是欣赏图画和书中情境等等。而书中也的确有许多“宝藏”,可以让幼儿悠游徜徉于其中。那么,什么时候最适合买书给孩子,引导孩子进入书香世界呢?
 
   
大致说来,幼儿六个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开始提供简单的图画书给孩子,虽然他不见得会看,但是透过您的声音,他会将图与名称结合在一起。一岁左右,您就可以抱着他坐在膝上,一页页地念给他听。一般说来,一至三岁的孩子,较能接受与生活事物相关的图画书,四至六岁的孩子,渐渐能够接受有相互关联或因果关系的图画书和故事书,这时,可以给他的书就更多了。

 

婴儿最爱听什么?

婴儿当然最爱听妈妈的声音。早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他就天天听着妈妈心脏的搏动声,伴着妈妈充满憧憬的歌声成长。出生后也是妈妈第一个与宝宝说话。在以后的养育过程中,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他,无论是喂奶,还是换尿布、洗澡,妈妈都会轻声地与他说话、逗笑。逐渐地孩子与母亲产生了感情联结--依恋。婴儿只要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会高兴,感到安全和满足,因为他最喜欢听到妈妈的声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看到,当小儿哭闹时,只要他最亲爱的妈妈一叫他,他很快就会停止哭声,转头去找他的妈妈。可见,婴儿是多么喜欢妈妈的声音啊! 

  因此,妈妈应多和孩子说话、唱歌、逗笑,使婴儿情绪愉快,产生和发展健康的依恋,促进他心理的正常发育,同时促进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为语言的表达打下基础。 

  当妈妈忙于家务活,暂时没时间陪孩子玩时,可将妈妈对他说的话和唱的歌用录音机录下来,打开并放在他身边,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最好还是由妈妈面对面地与婴儿说话、交流。

 

 

 

 

让孩子快乐的九大秘方

对父母来说,使孩子拥有快乐性格的最佳方法就是:使家庭充满快乐和温馨。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具有快乐的性格,成年后能够幸福生活的比不幸家庭长大的孩子要多得多。下面有9种快乐秘方,你可以在孩子身上尝试一下:

  1、有时间享受不受限制的快乐

  家中父母希望居室整洁,周围的邻居又喜欢安静。孩子一旦开始喊叫、跳跃,父母便会想办法制止,孩子只好越来越乖了。表面上,是父母管教有方,但由此带来的是:孩子的热情和活力在一点点丧失,孩子的心灵也感受到了压抑。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需要带着童真的想像力尽情地玩耍,需要有时间去抓萤火虫、打雪仗、看蜘蛛做网、蚂蚁搬家这些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动,更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2、关心他人

  孩子需要认同自己是家庭和社会有价值的成员,父母应尽量给孩子提供接触社会、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如让他把家里的旧玩具收集起来,送给需要的小朋友;帮助照看比自己年纪小的小朋友;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在家里,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长辈,懂得分享。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儿童在很小的年纪就能享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3、体育活动

  和孩子一起滑雪、一起骑车、一起打球这些活动不但能增进孩子的健康,更能让孩子笑口常开。并且在活动中还能增进亲子关系。好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技能,有利于让儿童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观。

  4、笑出声来

  笑出来,对你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处。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严肃的形象,以为这样才有尊严。其实不是那么回事,笑出声来,并不会失去你的尊严。让你的家中充满笑声,并经常给孩子一个拥抱,它们是最好的爱的表达。有没有听说过一个人一天需要4次拥抱,才能存活;8次拥抱,才能维持;16次拥抱,才能成长。亲子间感情不要放在心里,爱她就要表达出来。

  5、更具体的表扬

  父母应特别强调孩子令人满意的具体行为,表扬得越具体,孩子就越清楚哪些是好的行为。表扬其实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父母说的话语,二是孩子据此作出的推断。表扬越具体,孩子越能够根据父母的话对自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或掌握了一种技能的时候,不要总是简单地说:做得不错,要指出他们具体细节的成功。比如你今天把那个摔倒的小妹妹扶起来,真让妈妈高兴。我喜欢你画的这些树。具体的表扬会让孩子产生更大的满足。当然,也要注意不要表扬过度。从小要让孩子认识到,真正的表扬来自于他们战胜了挑战之后。

  6、艺术的魅力

  音乐、舞蹈、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会极大地丰富孩子的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操。这些艺术形式将成为一个感情的释放口,帮助他们表达自己和对世界的情感,并从中获得生活的快乐。

  7、不要苛求完美

  孩子毕竟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限,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父母不可太过于追求完美,父母如果总是对孩子表示不满和批评,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失去自信。所以,下一次当你再要抱怨的时候,先想一下,这个过错是不是跟他们的年龄有关?10年后他们还会这样做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就别再唠叨个没完。记住: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总比他把袜子放在哪里要重要得多。

  8、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

  当孩子认为自己能解决一些问题时,可以让他们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能树立起信心,并且有了下次自己解决难题的勇气。当他们遇到难题时,你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技巧:发现问题;让孩子描述出他想要的结果;帮他设计出要达到这个结果的步骤;让他自己想,哪一步他能够自己完成,哪一步需要别人的帮助;在他确实需要帮助的步骤上提供帮助。

  9、给孩子显示自己的机会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这些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喜悦。妈妈,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不好?这时即使你在厨房做饭,也要满足他这个愿望,并适时地给予肯定:你讲得真是太棒了。要知道,能和你分享他喜欢的这个故事,对他是多么地快乐。孩子的热情、能通过你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自信,而这些品质对他们一生的快乐都是最宝贵的。

建议:多带孩子参观博物馆

周末、假日和学校放假的时候是一家人在一起相聚的好机会。许多家长平时的工作都很忙,每天早出晚归,没有很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这就使周末和假日显得更加难得了。不过,怎样和一家人度过周末和假日,每个家庭的选择却大不一样。有些父母喜欢游山玩水,常常带着孩子到公园、野外、名胜古迹去参观游览;有些父母喜欢文艺体育活动,就会带孩子去看电影、看比赛;有些父母喜欢逛街购物,一家人可能经常光顾商场、集市。更多的父母呢,往往不是花时间用在督促孩子学习和上课外班上,就是在家里和孩子一同看电视、打扑克、下棋、聊天。无论大家选择怎样的方式来休闲度假,却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意识到,经常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呢。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好处有很多。

  首先,博物馆中展出的实物适合孩子们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有助于他们在具体实物和抽象概念之间建立联系,这无论对于他们学习新知识还是重温已有的知识都很有好处。比如参观天文博物馆,孩子可以通过使用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星空,看到无数用肉眼根本无法捕捉的星星,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宇宙、星系等概念了。

  另外,博物馆中展出的实物都经过专家鉴定、分类和说明,比如矿石、动物种系或是美术作品都是分类展出的。参观这样的展览不但能够为孩子提供比较完整、系统和准确的知识内容,更有助于孩子通过比较相似与不同来建立更高水平上的知识结构,使他的思维更加灵活,有助于他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除了学习知识以外,参观博物馆还可以激发孩子的灵感,培养孩子的专业兴趣。我们都知道,大多数孩子的专业特长和学习兴趣并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后天培养的。经常带孩子参观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就像是为孩子打开了无数知识的窗口,孩子见多识广,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成功的机会也就更多了。

  和孩子一起去参观博物馆还有一个好处是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动机,并增进亲子之间的良好关系。想想看,在家长的陪伴下去参观一些有趣的展览,孩子不但可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度过一段有意义的时光,大家一同学到新知识,还可以在一家人之间增加许多有意思的话题甚至研究课题。在共同的探索中,爸爸妈妈在为孩子做出学习榜样的同时,也对孩子的兴趣、能力、特点更加了解了。

  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其实并不受年龄的限制,只要引导适当,就连两三岁的孩子也能够喜欢这个活动。况且我们知道,要培养孩子的兴趣最好是从小开始。不过,要给孩子一个有教育意义、有学习收获、让全家人都喜欢的参观活动还是需要父母动些脑筋的。

  首先是要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年龄特点的博物馆,孩子越小、对博物馆的经验越有限,这一点就越重要。比如,幼儿园小班以下的孩子最适合去儿童博物馆;孩子再大一些,美术馆和自然博物馆便成了他们能够喜爱的好去处;到了小学高年级或中学,孩子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地理等更加抽象一些的内容了。

  第二点是要在参观前做一些准备,计划好要参观多长时间,参观哪些展览室,并尽量避开参观的高峰期,以免由于过度拥挤或空气不良而造成孩子的行为问题。孩子越小,参观的时间就应当越短,计划也越要灵活。必要时及时离开,绝不要强求,重要的是保持孩子的参观兴趣。一个大的博物馆不妨分成几次来参观完,更别忘了给孩子留上一段自由玩耍或吃零食的时间。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要在参观前立下一些规矩,让孩子知道,在博物馆里什么样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允许的,以及违反了规矩的后果是什么,这些都要向孩子讲解清楚。不过,在参观的过程中千万不要限制孩子讲话,只要不是大声喧哗,孩子在现场问问题和与父母讨论看到的内容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善用积极暗示培养优秀孩子

积极的暗示,特别是这种暗示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几乎肯定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
  我认为孩子从幼儿到少年这个期间,暗示就是像点燃他们生命和智慧的火把。它可以把平淡的生活照亮,把无目的的漫游变成有理想的追求。

孩子们从这些暗示中,隐约可以看见未来的曙光。一旦这样,各种阻碍他们心智发展的不快乐的阴影就会消除。

  一.母亲的暗示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长期以来,人们总习惯于把“暗示”的方法和理论归入到催眠术或者心理治疗之类的范畴。但作为一个教育的研究者和观察的实践者,我认为“暗示”这种方法,是一种与爱和本能密切联系起来的早期教育的一部分。

  1.爱的暗示给孩子以力量

  我母亲从不对我的学习提任何建议,虽然她一个字也不认识,但她对我有着巨大的影响。我现在把它称为“母亲的暗示”。

  几乎从一生下来,她就不断发现许多我身上一些特别的东西,并总是以自豪的、不加掩饰的赞赏的口气说出来。比如“这孩子太不一般了,他看一样东西总是目不转睛”;“看看,我们的孩子,他的精力多好,总是手脚不停”;“哎呀,这孩子哭起来像打雷一样,这太神奇了”“看看这孩子真不简单,吃这么苦的药,一声不吭。”“你看,他的力气真大,这么重的东西他都能拿得起”如此种种。几乎所有孩子都有的表现,我的母亲也会本能的把它描述成自己孩子不凡的禀赋。

  等到我大一些的时候,她有时甚至把这种表现和神秘的世界观连起来。“你看我们家孩子就是脑瓜好用,天生就这样,以后肯定能搞好,我给他算卦都是上上签(最好的),以后肯定能考上大学。”……她的这种暗示完全出于本能和爱,所以这种称赞本身就毫无夸张和虚饰,让孩子真的以为自己一定很出色。结果,这种暗示被孩子所接受,他真的表现很出色。

  2.消极的暗示让孩子失去信心

  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暗示,就是来自母亲或父亲的对孩子消极的暗示。一天和朋友聊天谈到儿子,“阿姨,我的头太大眼睛太小,不好看!”儿子忽然说,我大吃一惊,原来自己与朋友聊起孩子时常说的一句话,当时觉得他还小,不会在意大人所说的话的内容。没想到我不经意的一句话竟对孩子那么大的影响,不到三岁,就关心起自己的容貌:认为自己不好看!其实,我们只要稍加注意,就会经常听到周围的人在聊起自己的孩子时常常会语气低沉地说:“我的孩子不行,智力不行,学不会”;“我的孩子怎能和你的孩子比呢?脑子不好用”;“唉,笨就笨吧,这就是他的命,他的命不好,有什么办法?”;“我家那孩子不是学习的料,学不会。”;“他要是像你家孩子四分之一就好了!”等等。仔细想想,世界上没有比这更伤孩子的心了,特别是这种话是从他的亲人口中说出。结果可想而知,这些孩子过早的失去了在学习方面的信心,甚至有的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叛逆和对环境的仇视情绪。

  二.积极的暗示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

  积极的暗示,特别是这种暗示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肯定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这一观点得到爱丁堡大学教育心理学马丁教授的证实。他把一群孩子随机的分成两组,然后告诉老师,A组是优等级组,在智力、意志品质和特长上明显较好;B组则相反。老师受到这种信号后各自开始相同课程的教学。一个学期后,A组的成绩和各项测评真的优于B组。后来又经过几组实验,这一原理同样被证明。

  1.暗示的作用对孩子越早越好。

  暗示的作用对孩子来说,越是早期越有较深远的作用。暗示者与孩子的关系越亲密,作用越明显。如果母亲对孩子的暗示是消极的,那结果一定也是悲剧性的。

  2.不同暗示其作用亦不同。

  一般的暗示,和包含了丰富真挚爱的情感的暗示,其作用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经常受到夸奖的孩子,他也可能因为这种夸奖太频繁而产生反感。特别是这些夸奖有些不实之处时,有的孩子就会产生过大的压力,使他不希望得到这种夸奖。相反,包含着爱的积极的暗示,总是显得真实可信,也没有明显的功利目的。这种暗示作用,就像血液一样,深入而持久。

  另一项来自马丁教授的调查表明:几乎90%在品质、意识和智力方面有杰出表现的人,在自己的童年或少年时期都受到过来自亲人的积极的暗示,最多来自母亲,有的来自父亲、老师、祖父母等等。

 

不要把孩子吓得太敏感

有位妈妈打电话说,她5岁的儿子常常担心家长不要他了。因此总是与家长形影不离,不乐意上幼儿园,还经常有意地讨好家长。比如见妈妈由于累或烦不想说话,便千方百计哄妈妈:“妈妈,笑一个。”“妈妈,我给您讲个故事。”有时让妈妈感觉心酸酸的,妈妈说不想让儿子这么敏感,不知道该如何做?
  从家长描述的情况看,这个孩子比较胆小、怯懦、畏缩,会经常怕这怕那。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孩子是这样的。有的孩子却与此相反,胆大、勇敢、开朗、无所畏惧,天不怕地不怕。心理学认为,这属于不同的气质类型。气质类型本身,没有好与坏、优与劣之分。但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都存在着易于向某些积极或消极的品质发展的可能。因此,应当引起家长的注意。

  人的气质类型,主要分为强型和弱型两种。这个5岁的小男孩就属于弱型。孩子的气质类型,主要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但也与后天的生活环境和体质状况有密切关系。由于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不大注意纠正孩子在气质方面的偏向,可能说话做事比较随便,口无遮拦,没有分寸,随意吓唬孩子,比如“你要是再烦我,妈妈就不要你了”,这在无意中可能就伤害了孩子。或是孩子看了一些不适合他看的电视节目,受到了不良的刺激。

  面对这种气质类型的孩子,家长应当言行谨慎,对孩子多一些积极性的评价,尽量不要给以消极的评价或随意吓唬孩子,要多鼓励、表扬、赞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慢慢就会好的。

 

教育孩子的40条经验!

如果你想减少作为家长的不安并从教育自己有天赋的孩子中获得快乐,那么,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的如下建议可能会使您有所成就。
  1.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最耐心和老实地作出回答。

  2.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3.安放一个陈列架,孩子可以在上面显示自己制作的东西。

  4.不因为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备,只要这与她的创作活动有关。

  5.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他玩耍。

  6.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了,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7.让孩子作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8.帮助孩子制定他的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

  9. 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儿。

  10. 帮助孩子改善他的作业。

  11. 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们正常交往。

  12.自己遵循合理的行为标准并留心使孩子照着做。

  13.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14.从来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

  15.向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以便他能干自己喜欢的事。

  16.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

  17.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

  18. 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19.激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

  20.认真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21.每天都抽出时间与孩子单独在一起。

  22.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23.从来不因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

  24.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25.教给孩子与各种年龄的成年人自由交往。

  26. 详细拟定实验计划,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事情。

  27.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

  28.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28.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30.从不空洞地和不真诚地表扬孩子。

  31.诚实地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32.不存在完全不能与孩子讨论的话题。

  33.让孩子有机会真正自己作决定。

  34.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

  35.帮助孩子寻找值得注意的电视节目。

  36.发挥孩子具有的积极认识自己才干的能力。

  37.从来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

  38.勉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39.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

  40.让孩子独立完成它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相信会有积极的最后结果也好。

走近孩子才能走进孩子

也许你正在为你两周岁的乖儿子整天的翻箱倒柜、追打耍闹而烦恼,“孩子是不是患了多动症?”
  可能你正在为刚上中学的娇女儿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愿和你们说话而气愤,“这孩子是怎么了,以前可不这样子的!”

  或许你正在为读高二的儿子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频繁与异性同学交往而担忧,“现在就这个样子,将来可怎么得了?”

  ……

  就是从这些“也许”“可能”“或许”当中,我们不难读出为人父母的“艰辛”:孩子小的时候,担心健康,安全;孩子大了又担心学习,成长。以这样说,自从这个“小天使”降临后,他(她)便成了你们一生的牵挂。

  可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你的种种不解、困惑,也随之而来:活泼好动的儿子经常被幼儿园老师认为孩子太“疯”向你告状;儿子每次十分钟的作业都要磨蹭半个小时才能完成;名列前茅的女儿总把自己的“心事”藏进那个带锁的日记本里;刚读高中的女儿经常参加集体“Party”,是不是已经早恋了?……

  我们的家长不禁要问孩子,你们这是怎么了?怎么变得越来越让我们不理解、不可思议了?好多家长已经发出了“孩子,爸妈怎样才能走进你呢?”的呼喊。这就出现了一个亲子沟通问题,就是这个沟通,就难住了几乎所有的家长,话又说回来,与自己的孩子对话就这么难吗?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我们家长自己的问题,这恐怕还说不好。不过,从我的执教经验来看,还是家长自己的问题。问题的根源不是父母不想沟通,而是父母不会和孩子沟通,不懂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方法,还有一点,当然也是孩子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沟通的动机。父母沟通的动机太明显,这样本来很融洽的氛围,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就像很多家长的做法那样,把本来可以教育孩子的交流聊天,变成了痛斥孩子的“批斗会”,这样孩子能接受吗?潜移默化,用交流启发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来引导孩子,而不是把要表达的意见直接说出来。其实就像移栽一棵树一样,你若从它的根部刨土,这树肯定死掉了,但你从远一些的地方刨,树就容易成活。其实与孩子沟通交流也是同一个道理,不要直接谈网瘾、早恋等等。直接一说孩子当然就烦了,就不愿与你交流了。

  其实家长的这些担心都是正常的,也都是可以理解的。父母想了解孩子多一点,无非是对孩子负责任的表现。但是父母的唠唠叨叨,耳提面命又着实让我们的天使“烦”透了,这其中就有一个艺术在里面。作为父母,面对孩子较难理解的举动,不应只一律责备,而应尝试用一颗少年的心,去理解和开导他们。因为只有有了沟通和理解,才能打开心扉,慢慢建立桥梁,将其纠正过来。

  每一个父母都想走进自己孩子的心灵,但是事实上有99%的父母没有做到,而且还得到了相反地回报。这些都是我们父母和孩子的“代沟”作用的结果。

  要想走进孩子必须先得走近孩子,这是我想要强调的。可能很多父母要问,我们怎么没走近孩子了?我们天天的吃住都在一起,甚至连上学我们都要送到教室门口。所有这些的“近”,都是距离上的“近”,而我今天所强调的“近”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接近”,你可以和你的孩子天南海北,可是你们的心却挨的很近,就是那种“天涯若比邻”的感觉。这比那些整天待在一起,最终却反目成仇的亲子好的多,比如前几年浙江金华的徐力母子就是这样。

  其实,我们的父母恰恰就是在走近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才造成没有“走近孩子”甚至是和孩子越走相距越远。

  我们成天关心的还不够吗?饭是我们给盛的,书包是我们给收拾的,牙刷也是我们给挤的牙膏,甚至连洗脚水都是我们给倒,我们还能怎么样?其实父母所作的这些,都是无用功,完全可以不这样做的。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日常生活上的关心早已经“过时”了,孩子们都渴望心理上的平等。

  来看看“我有时不听父母话的原因”的调查结果吧!“他们对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严,我做不到。”“他们曾伤害过我的自尊心。”“我根本不相信他们说的话是真的。”“他们经常打人,我反感他们。”“他们总拿我跟别的孩子比,我最不愿意听这些话。”“我经常挨训,已经和他们形成对抗心理。”“他们经常冤枉我,我很委屈,所以他们说话我就听不进去。”“家长遇上不顺心的事总爱拿我们撒气,所以我很生气。”“我说的话他们从来不愿听,甚至连我的解释也听不进去,所以他们说话我也不爱听。”“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不用老让别人管着我了。”

  这都是来自孩子的心声,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的原因,家长的原因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大多数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已经发生了动摇!

  走近孩子,听起来很容易,其实要让一个不会走近孩子的家长来做又绝非易事。“知心姐姐”卢勤在《写给世纪父母》当中提到的现代孩子成长出现“三大三小”现象: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的环境越来越小;房屋的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外界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小。所有这些不知我们自诩非常了解自己孩子的父母们是否了解了,是否想了解?

  那么,怎样才能走近孩子,走进孩子呢?走进孩子需要父母全面地了解孩子、充分地理解孩子、真心地尊重孩子。

  经常倾心交流 两代人之间有一种心理隔阂,就是“代沟”,消除“代沟”,莫过于平等交流,莫过于加强对话。比如,孩子回到家随便问问:今天学校有什么新鲜事?你们班上新来的那个同学叫什么名字吗?喜不喜欢他?等等。平常的交谈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产生亲近感。

  平等对待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以一个鲜活的个体存在的,他们虽然年龄不大,个头不高,可他们有思想,有头脑。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第四个层次是尊重需要,包括被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前者希求别人的重视,后者希求个人有价值。所以,作为老师、家长,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已经尽了力,我们做家长的就不必太苛求。这里所讲的平等还包括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家长与孩子的平等。在现实生活中,有为数不少的家长是凌驾于孩子之上的,这样严重的压制了孩子身心的发展,好多孩子的一切行动都是看父母眼色而做的,如果家长的做法是对的,那样对孩子来说还算没什么大问题,如果家长自己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变形”的行为,无疑,孩子也遗传了“基因”。所以家长要蹲下来多了解孩子的所想,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在这个已经不会因为温饱问题而整天忙碌的现在,是很重要的。

  容忍合理错误 容忍孩子的合理性错误,不要遏制孩子的个性发展。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人一生要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曾经有一个小孩喜欢动手。有一次他把妈妈刚买回的新表当玩具拆了。妈妈气坏了,狠狠揍了孩子一顿。恰好老师来家访,妈妈数落了孩子拆表的错误。没想到老师幽默地答: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妈妈感到不可理解。老师说:“孩子这种行为虽然没有理性,但却蕴含创造力,你不该打骂他。”老师建议采取补救措施,带孩子去钟表铺,满足他的好奇心。这位老师就是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正是他积极倡导“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让他任意翱翔” 。

  适时表扬鼓励 很多时候家长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随意指出几名学生,对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天赋,非常聪明。后来这些孩子果真越来越聪明了。其实,是因为老师相信了罗森塔尔的话,经常鼓励夸奖这些孩子。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可见,正面的鼓励赏识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径。比如一次考试考砸了,与其嘲讽他:瞧你这模样,还有什么出息。不如换一个角度,效果会大不同:这么难的题目,也得了70多分,不错呀!

  杜绝错误教育 我们的家庭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意识的错误教育,比如:

  (1)经常询问班级排名。家长不能以每次考试成绩的排名来肯定或否定孩子,对于一个不可能得第一的孩子反复强调名次,势必使孩子陷于自卑。而孩子的自我否定,不仅会使其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孩子未来的整体发展都会受到妨碍。

  (2)经常指责孩子失败。比如有两个孩子的语文考试不及格,家长甲对孩子说:“妈妈和爸爸都很关心你的语文成绩,我相信这次考试还没有反映出你的水平,你要加油呀,孩子!”家长乙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你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学!”家长甲传达的是关心和爱护,家长乙引发的却是焦虑和憎恨,前者能激发孩子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注重于问题的解决;后者则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孩子通常都实践父母和教师对他们的期望,给孩子摧毁性的预言会造成伤害。

  (3)包办太多,习惯难养。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承担的最主要的职责不是陪读,不是代替,而是培养一个好习惯。如果家长在孩子的生活、学习中包办太多,孩子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做基础,独立学习能力自然建立不起来。于是,家长越着急,孩子越不急,反正一切都由别人替自己操心。结果,家长很累,孩子反而不长进。

  (4)经常制止孩子玩耍,命其回到书桌前。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味地阻止,迫使其“学”,而且学之不尽,孩子必然会产生厌烦心理。成功的教育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恰当的教育,则只会使孩子原本存在的学习兴趣也没有了。

  (5)简单棍棒教育,形成心理障碍。往往只是因为一时冲动,可是您是否知道: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说谎、懦弱、孤独、固执、粗暴、怪僻、喜怒无常,以至于影响孩子的终生。

  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说过,未有先学养子而后嫁者。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好多家长感到无助,感到迷茫。事实上,只要你放下家长的架子,只要你把孩子当作“成人”家庭成员,只要你多留意一些孩子的细微变化,只要你平时多加强一点自身的学习,你就会轻松的走进孩子的心里。那时,孩子是绝对不会拒绝你的爱的!

  平等是阳光,理解是养料!只要我们善待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会进步,都会成功。

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这样一种孩子:害羞、胆怯、孤僻、沉静、性情懦弱,老师称之为“不合群”。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家长忽略了最初的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般说来,开始走路的宝宝,都会对小朋友发生兴趣,愿意和人亲近,但还不能很融洽地在一起游戏,基本上是各玩各的。但最初的交往能力就应从此刻开始培养,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当宝宝能走路时,要给他创造与外人接触的机会。可以每星期带他去几次商店,有可能的话,每天都可以带他到有孩子玩的地方去。宝宝虽不能同别的孩子一起玩,但他却愿意看着,他可能会站在很近的地方盯着看,或很严肃地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别人,然后又拿回来。到2-3岁时,宝宝就会同别的孩子一起玩得很开心。
  
  二、帮助孩子结交玩伴,鼓励他们交往,并给予他自由选择玩伴的权力。父母可以经常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玩,让他们一起游戏、听故事、唱歌、跳舞、画画、逐步培养宝宝与同伴交往的习惯。即使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闹纠纷,家长也不要强把孩子拽回家,更不要骂孩子“草包”、“笨蛋”。最好的方法是从中调停,让孩子们自己解决矛盾,友好相处。
  
  三、孩子最初的交往会出现一些不友好的态度,如说,“不要你到我家里来”,或双手将小朋友推出去,或者抢夺别人手中的玩具,或一大堆玩具自己一个人霸占,不愿分给别人。这些不良态度,有的是受成人影响的结果。如成人间不礼貌的训斥、吵架就会传染孩子。有时,成人会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哈!咱孩子会打人呢!!打得好!”,“我不喜欢你,我喜欢小妹妹”,“别哭,他打了你吗?!我马上去打他”,“快收起来,隔壁小弟弟要来抢你的了!”这些做法只会引发孩子的嫉妒、自私自利、贪心心理。成人应从正面教育孩子,让孩子学会谦让、容忍、礼貌等行为,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很多父母整天担心这担心那,怕孩子在外面不小心摔了,怕孩子在外面与人闹纠纷吃亏,怕在外面学坏等,不给孩子社会交往的机会,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或院子里独自玩耍。于是孩子变得越来越内向,逐渐失去了天真活泼的性格,这是不可取的。

学会说是孩子成长的标志

反抗是孩子正在顺利成长的标志。在两岁前后便开始动不动就说:“不。”便意味着孩子即将进入第一反抗期了。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欧美等国家就非常重视孩子说“NO”。很多妈妈会为孩子学会说:“No”而感到高兴,只有在反抗期里不会反抗的孩子才是令人担心的孩子。 
 
  令人遗憾的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周围中大多数的父母一遇到孩子反抗就来火:“怎么能对父母这样。”、“小小年纪就这样将来还得了”.....  
  
  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孩子想自己来做事情的愿望变得强烈起来,无论是吃饭还是穿衣都想要自己一个人来完成,常常拒绝妈妈的帮助,动不动就说:“不。”这时,妈妈还会觉得孩子变得非常难对付,甚至觉得孩子变得真任性。实际上,孩子的这种表现正体现了孩子想自己独立行事的意欲。 
 
面对孩子的反抗,父母不要与之对抗,更不要训斥他,而要巧妙地应付过去。  
 
  有时自己想做又做不好的时候,孩子会过来向妈妈求教。这时可以稍微帮他,然后说“下面的就自己试试看吧”,引导他向困难挑战。成功了后,再表扬他:“瞧,自己一个人会做了吧。”这样孩子对做事的热情会更加高涨。 
 
抱着宽松的心态来对待孩子,孩子会自然地度过第一反抗期的。 
 
  但在这个时期里,如果完全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就会变成一个自私的人。比如当孩子吵着想要自己吃饭、穿衣等等时候,这是建立在自发性基础上的自我主张,只需放手让他做就行了。而对“想要买玩具”、“还想要吃点心”这样的物质要求,就必须加以限制。 
 
因此,父母必须区别清楚:孩子的要求究竟是建立在自发性基础上的自我主张,还是出自任性的欲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