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软件业的七大痛楚

 伊莲 2006-11-15
 
http://www.  2001-08-24   
   提起中国软件业的坎坷征程,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软件行业的专家都是踌躇满志、感慨万千,自从99年以来,国内软件业不断在走下坡路,而现在国外跨国软件巨鳄纷纷抢滩国内软件业市场,至此中国软件企业也就无可推卸的背负起了两座大山,在内忧外患的风雨飘零的市场环境下开始了漫长的探索进取之路。记得有业界人士曾经把中国软件业所处的尴尬境地形象的比喻成中国的足球,平心静气的揣摩一番,的确很有道理,对于国内软件产业,国人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热情和掌声,而面对着众多的欢呼声,得以回报的却是软件业的一蹶不振、停滞不前,甚至节节败退,究竟导致其裹足不前的真正原因何在,笔者想借此来谈谈自己对于软件业的一些感想。 

  创新是保持中国软件业永保青春,开拓进取的一剂良药: 

  创新思路是任何一个行业的必备素质,并不单单拘泥于软件行业,敢于创新锐意进取才能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中有所作为,并能占到一席之地,贪功于目前的成就而为之沾沾自喜无疑是坐以待毙、自取灭亡,看看中国的软件生产厂商大多缺乏创新动力,推出的最新产品往往欠缺创意,却又总是披上绚丽的外衣粉墨登场,真是让国人看着未免哭笑不得,功能弱小,弊病多多,自己给自己在前进的路途上设置障碍物。 

  为什么国内没有哪家软件生产厂商能开发出类似于数据库软件和操作系统软件,却又死死抱着一些应用软件、教育软件、杀毒软件领域不放,这样的话只能跟在软件帝国后面拿小费,赚小钱,但为何只知道追求利润空间很薄的应用软件等领域,与数据库,操作系统这样的金矿相比这些领域就是小巫见大巫,如同鸡肋一般,我们的确需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于创新的动力。 

  没有创新观念却又盲目冒进,软件厂商间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更是软件产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无视软件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了迅速强占市场而降低产品质量实属下策,殊不知"欲速而不达"的的道理,就拿最近受市场推崇的ERP软件的火爆竞争场面来看,国内的ERP软件,则大多只是在原有财务软件的基础上加了个进销存管理,对于国内这些由财务软件商转型而来的ERP供应商,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内部,在于只重销售不重技术。 

  人才是软件业永远不会过时的核心竞争力: 

  美国人曾经坦言中国的丰富的人才资源供给渠道是美国所不能及的,智力资源的新陈代谢对软件行业来说就好比是流通在企业中的血液,能增强企业的生产开发能力,但是令人痛心的是众多莘莘学子们对国外跨国企业,外资企业趋之若鹜,据调查表明清华北大等国内著名学府的学生毕业后40%都把进入外企或出国留学作为自己的理想,难道外国企业真的那么吸引人吗。是高薪还是环境设施?有的毕业生说:"薪水待遇高低暂且放到一边,国内众家软件企业很难提供很好的培养自己能力、展现自我才能的环境,在国内没有发展前途,管理上的混乱局面更是难以面对。"可见又是国内企业自己堵塞了人才引进渠道,而且国内软件公司人才流失现象很严重,有的另立炉灶,有的流动到竞争对手中去,技术和人才上的泄露给企业造成了很难愈合的创伤。 

  对于印度来说人才流失现象也是很普通的事情,美国硅谷企业中有大约1/3是印度人,从项目经理,软件评测师,软件流程管理者密密麻麻的分布于美国高科技企业中间,这就是为什么印度软件出口规模巨大的直接原因,再者印度许多担任硅谷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们为印度软件业的腾飞立下了不朽的功绩,管理人才,大量资金的投入都使印度成为继美国后的第二大软件帝国,这样说来印度人才的流失相反带来了资金庞大的软件项目定单和怀揣美圆的投资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中国在美国技术公司任职的也在少数,是他们不爱祖国,不懂得为中国的软件产业的复苏助上一臂之力,还是久经美圆的耳濡目染失去了国人的理智,甚者为了跨国公司的软件产品能迅速蚕食国内市场而兢兢业业、寝食不安,这些都不得而知。 

  软件政策的大胆尝试是软件业振兴的杀手锏: 

  中国软件业委靡不振,国家当然不会置之不理,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力量,软件行业代表了中国的信息技术综合势力,国家应当将其提到一个国家战略的地位上来抓稳落实,有人呼吁要拿出当年两弹一星的信心来扶植国内软件企业的健康发展,这样确实不为过分,去年9月15日,国家信息中心举办“新政策与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高层研讨会”,就国务院近期发布的18号文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进行解读交流,这表明国家对软件行业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但中国近年来提出的促进软件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与印度政府的开放式政策仍封闭的多,印度软件出口每年以60%的速度增长,2000年出口总额预计达到57亿美元,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部分的1/4。麦肯锡公司预计,到2008年,其产值将达到850亿美元,其中出口为500亿美元,将占印度出口总额的33%原因是什么?那些去过印度的软件业人士看来,印度软件业能够这么迅速地发展起来,主要的原因不外以下几点:政府支持、英语程度、人才储备、重视管理以及开放的态度。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扶持。1991年印度政府发布文件大力扶持软件行业,实施零税赋,同时软件和服务公司的银行贷款“优先权”,引发了印度软件行业的一场革命。而从1998年7月,印度政府决定由政府支持给金融风险资本设立10亿卢比的基金,由“小型企业发展银行”(SIDB)管理。同时规定银行优先贷款给新创设的高科技风险公司,尤其是小型企业。这些优惠措施的实施为印度软件业在国际上脱颖而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资金匮乏是中国软件业前进坎途中的绊脚石: 

  软件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成长性及强的行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没有通畅的资金来源渠道就等于自掘坟墓,最终也是变成牺牲品,你有很好的创新意识和智力资源,如果没有大量资金的注入其中,也不可能转化为商品到市场中去流通,更不能从中获取高的利润回报,目前国家在对软件企业融资渠道的管制中还存在着政策上的模糊,虽然现在相关政策已经允许民间资本流入软件企业中,但是仍然于是无补,狭窄的融资渠道不可避免的阻碍了软件企业的快速膨胀`壮大。 

  刚刚上市融资8亿多元的王文京当时这样说:用友此次推出NC管理软件产品,并同时发布在新世纪的中长期战略,日前藉用友管理软件新产品暨应用解决方案全国巡展来到广州之际,用友不但全面展示了用友的旗舰产品----新一代企业应用解决方案NC,用友高层还透露出另一个信息:用友的目标是10年后跻身全球软件强的50强,试问如果用友不上市没有8亿多资金还会不会有如此雄心壮志。 

  软件企业正等待者创业板的推出,到时国内软件企业争相上市的场面肯定会蔚然大观,软件企业最适合在创业板上市,因为创业板有法定的期权计划,该计划的实施能把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整体利益捆绑在一起,能完全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据最新的创业板政策表明,企业上市的全盘股份不论是国家股和法人股将能全部流通,国内软件企业大部分是由创始人一手带大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股份,适应的降低软件企业上市融资要求,提供优惠的软件企业税收政策都将对国内软件业有很大的推动力量。 

  软件生产规范标准化、同国际软件制造接轨是软件业迅速扩大生产规模的必经之路: 

  国内人们普遍认为,软件企业从事的产品开发工作是高智商的活动,要求有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础概念,其实对软件行业的人才需求理念的认识从国内软件企业诞生之时就产生了错误的观念,国内软件工程师往往片面追求软件编程中的算法`结构中的技巧性,而这恰恰与国外软件行业认可的编程标准相违背,造成了与国际通行规范不能融合,看看印度软件厂商产品中的原代码,惊奇的是简直是不堪入目,与国内软件编程习惯相去甚远,甚至还有人为此而沾沾自喜。 

  目前印度软件公司中有170家公司获得ISO9000质量标准认证,是世界上获得质量认证软件企业最多的国家。没有经过专业软件生产能力认证的软件公司只能不断的吃闭门羹,CMM认证作为进军国际软件市场的通行证,中国软件厂商是势在必得,联想集团所属的软件事业部则在2001年1月20日经过英国路透集团严格的评估认证,正式通过CMM2认证,最近刚刚上市成功的用友软件公司也通过了CMM认证,可见努力通过CMM认证成为国内软件企业达到共识的目标,最近珠海开发区甚至规定了通过CMM二级一次性奖励50万元的政策,来刺激软件企业尽快通过CMM认证,但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必须得到重视,不要盲目的为了通过CMM认证而想方设法`挖空心思,CMM认证是软件生产成熟度模型,代表的是软件制造流程的合理`优化控制程度,要注重软件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流程管理。 

  近日成都的拓普软件公司的组件化开发软件正是为向国际软件厂商靠拢而推出的软件生产平台,重视的是软件开发能力的训练,由于国内在开发流程化、可视化方面还没有积累大量的经验,尚处于摸索性阶段,对流程化生产的管理还匮乏专业的管理工程师,从国外跨国公司引进或者派遣国内软件人员到一些软件巨头公司中进行培训都能有效的补偿这个空缺,另外进行规模化软件产品生产急需大批的软件开发各层次的人才,以现在国内软件公司的员工规模来说,进行批量规模生产暂时还是个不现实的问题,东大阿尔派(现更名东软公司)规模最大才1000多人,而美国软件帝国和印度的软件公司动辄就是上万人,所以扩大公司人才来源渠道是进行软件生产流程化的首要前提条件,笔者认为最佳选择是同IT认证培训公司合作引进专业性高度集中的人才,既降低了人员雇佣成本,又节省了一笔庞大的对新招员工的培训开销,以此来满足企业多层次人才需求,还有就是国际上的跨国公司惯用的伎俩,通过对一些较小势力且有某项核心竞争力的软件公司购并来迅速扩大企业生产能力,但缺点是由于国内公司对公司经营管理和把握治理结构还是个盲点,并购后如何缓和消化并逐步融入母公司中去是要三思的弊端。 

  软件销售渠道变革是中国软件业扩大销售额的当务之急: 

  国内软件销售渠道目前主要是通过软件专卖店或者多级代理销售的形式来推广销售产品,销售渠道的单一性决定了国内软件厂商想从中获取大量利润是不可能的,软件代理部门要靠此赚钱就肯定会划走部分利润,如果是多级代理商,层层利益分摊的后果是利润空间的慢慢变薄,再加上盗版现象的流行,高回报的软件行业终究会变为高投入,低回报,这显然是同软件行业的特点完全项背的,当然目前国内软件销售主要还是要依靠软件代理销售的方式,不过销售渠道的创新是个不容小觑的问题,软件直销的模式的封闭使众多软件公司不敢越雷池一步,试一试未必不可,只要能带来好的收益就是好的销售产品的方式,就要提倡,代销的模式还存在着与用户的直接互动性较差,即对用户的产品意见反馈没有及时的获取通道,只能通过代理销售点间接得到,即便信息准确无误但也为此又刮薄的利润。 

  实达铭泰总裁何恩培近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思路,即软件企业涉足硬件市场。在开发软件过程中,公司充分考虑用户的通常使用习惯,开发硬件产品并配合软件促销,既从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又间接的拓展了新的市场,从现在的软件市场环境来看,软件与硬件的组合式销售模式也是销售渠道又一创新,好处多多,首先能促进软件销售数量,去年10月,实达铭泰在销售新一代播放软件“东方影都”的过程中,推出了四个版本;其中豪华版就是通过配合电脑遥控器来做的,而立体版是通过配合立体眼镜来做的。结果这两个实施了“软硬件组合”的版本都卖得非常好,共卖出了30万套,一举创下了通用软件新品上市的新记录,这就是很好的证明,这种售卖方式的另一优点就是能相应的减少和扼杀盗版软件的侵蚀,金山公司一直是软件销售渠道变革中的主导力量,从启动了WPS2000龙行世纪、正版新举措、99万次心动等一系列充满创新的市场推广活动到红色正版风暴的疯狂热卖,金山词霸III秋夜豪情,金山的最新WPS OFFICE的销售就考虑价格策略后开始解决渠道问题。金山公司除了在连邦、赛乐氏等等传统软件渠道以外,还发展了大型商场、书店、报刊发行摊点、互联网销售渠道及硬件厂商的专卖渠道。金山公司还与国内最著名的ICP新浪网在上市百天内合作开辟金山软件“新浪快递专线”,24小时内北京地区直接送货到家,空前绝后的成功都似乎说明了一个道理,软件销售渠道革命蓄势发。 

  合理缓解盗版现象带来的冲击波是最佳选择: 

  国内软件中的盗版现象是永远都说不清的问题,业内人士献计献策,纷纷为之把脉医病,软件生产厂商大喊心痛,对之痛心疾首,用户大呼痛并快乐着,但从软件盗版的即得利益看,的确给软件公司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利益上的流失,从不同的阶层上来考虑,盗版软件既然能从市场上占到极大的市场份额,就肯定有其生存的理由,除了价格低廉外还为用户提供了很简便的使用方法,比起那些通过多种加密方式,序列号认证等要简易的多的多,加锁来避免盗版的方式相反给自己推广产品的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更令用户产生了腻烦心理,对于盗版软件非法刻录用户来说,这种小的把戏恰恰变成了他们的拿手好戏,其实国内软件的盗版比例比其象微软,奥多比等公司来说数额要小的多,国内软件企业一味的喊痛却不知道珍惜机会,丧失市场在情理之中,然而毕竟国内软件业的发展代表了民族软件的精神,盗版现象的削弱对中国软件业有百益而无一害。 

  中国软件业自强自立首先要克服自身的种种弊病和弱点,否则动不动总和印度相提并论,研究印度要从自己本身着手,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国内软件业曾让旁观者都糊涂,迷惑不解了,多多认识和审视自己的弱势并改善是上上之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