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
|
科图法
|
中图法
|
图书资料法
|
档案法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
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
|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
|
00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
|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
A中国共产党常务
|
A农、林、牧、渔业
|
01政治
|
2、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附:宗教、无神论
|
10哲学
|
B哲学
|
B哲学
|
B国家政务总类
|
B采矿业
|
02法律、司法
|
3、社会科学、政治
|
20社会科学
|
C社会科学总论
|
C社会科学总论
|
C政法
|
C制造业
|
03外交、国际关系
|
4、经济、政治经济学与经济政策
|
21历史、历史学
|
D政治、法律
|
D政治、法律
|
D军事
|
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04军事
|
5、国防、军事
|
27经济、经济学
|
E军事
|
E军事
|
E外交
|
E建筑业
|
05社会、劳动、灾难事故
|
6、国家与法、法律
|
31政治、社会生活
|
F经济
|
F经济
|
F政协、民主党派、群众团体
|
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1经济
|
7、文化、教育
|
34法律、法学
|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G文化、教育、卫生、体育
|
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12财政、金融
|
8、艺术
|
36军事、军事学
|
H语言、文字
|
H语言、文字
|
H科学研究
|
H批发和零售业
|
13基本建设、建筑业、房地产
|
9、语言、文字学
|
37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I文学
|
I文学
|
J计划、经济管理
|
I住宿和餐饮业
|
14农业、农村
|
10、文学
|
41语言、文字学
|
J艺术
|
J艺术
|
K财政、金融、保险、审计
|
J金融业
|
15矿业、工业
|
11、历史、革命史
|
42文学
|
K历史、地理
|
K历史、地理
|
L商业、旅游业、服务业
|
K房地产业
|
16能源、水务、水利
|
12、地理、经济地理
|
48艺术
|
N自然科学总论
|
N自然科学总论
|
M农、林、牧、渔业
|
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7信息产业
|
13、自然科学
|
49无神论、宗教学
|
O数理科学和化学
|
O数理科学和化学
|
N工业
|
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18交通运输、邮政、物流
|
14、医药、卫生
|
50自然科学
|
P天文学、地球科学
|
P天文学、地球科学
|
P交通
|
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9商业、外贸、海关
|
15、工程、技术
|
51数学
|
Q生物科学
|
Q生物科学
|
Q邮电通信
|
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21服务业、旅游业
|
16、农艺、畜牧、水产
|
52力学
|
R医药卫生
|
R医药卫生
|
R城乡建设
|
P教育
|
22环境、气象
|
17、综合参考
|
53物理学
|
S农业科学
|
S农业科学
|
S环境保护
|
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31教育
|
|
54化学
|
T工业技术
|
T工业技术
|
T海洋、气象、地震、测绘
|
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33科学技术
|
|
55天文学
|
U交通运输
|
|
U标准、计量、专利
|
S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
35文化、娱乐休闲
|
|
56地球科学
|
V航空、航天
|
|
|
T国际组织
|
36文学、艺术
|
|
58生物科学
|
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
|
|
|
|
37传媒业
|
|
61医药、卫生
|
Z综合性图书
|
|
|
|
38医药、卫生
|
|
65农业科学
|
|
|
|
|
39体育
|
|
71工程技术
|
|
|
|
|
|
|
90综合性图书
|
|
|
|
|
|
2, 立类方法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采用新闻主题与学科相结合的立类方法,使分类体系具有主题的直接性和学科的科学性。在保证分类体系科学性、逻辑性的同时,把一些新闻信息量大、社会广泛关注的内容跨越逻辑层次,作为一级类列出,以适应新闻报道实际。这也是新闻信息分类法的个性,很难用其它分类法代替。
正由于适用范围、体系结构及立类方法上的差异,制定一部适合新闻信息实际的分类法成为新闻业界的共同呼声。当然,在指定此分类法的过程,我们也学习和借鉴其它分类法成熟经验和适合新闻信息分类的成份。
三、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化与资源开发
自二十世纪末起,由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如何顺应全球信息化趋势,利用信息化手段,加速信息化进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是摆在我们信息行业面前的一个大课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朱之鑫在“2005中国信息化政策与趋势报告会”上谈到“十一五”信息规划时说:“要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要“推广普及应用型信息技术,探索低成本、高效益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形成需求导向与技术拖动紧密结合的发展格局,开创既有发展速度又有显著效益的信息化建设新局面”。要“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鼓励开拓信息增值服务”。(见《信息化参考》2005年第16期)。
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杨冰之说:“当前的信息化已经不只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也不能仅停留在对传统的改造上,而要关注并高度重视由此带来的知识与技术扩散,信息化的目标也不再仅仅针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而更多地着眼于通过信息、知识和技术带来的社会资源重组”。“建议制定如下发展思路——以信息技术应用、渗透、变革为主导,开发和集成各类信息、知识与技术资源;以公共服务平台为主体,抓住新机遇,推动体制创新、降低社会信息化总成本,并推动我国当前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为建设信息社会做准备”(见《信息化参考》2005年第7期)。
信息资源是现代社会的战略资源之一。当今社会,谁拥有准确、及时、可靠、全面的信息,谁就占有市场的主动权,所以,信息资源开发渐成重点,数字内容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闻信息数字化是数字内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各类信息资源的开发和集成工作应该是新闻信息和新闻资料工作者的任务,仅仅把新闻资料由手工管理改造成计算机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工作重点应放在通过信息技术去处理大量的信息源,开发和集成各类知识和竞争情报,降低社会信息化成本,让整个社会受益。
如何降低开发和集成信息的成本,又涉及到统一信息分类问题。只有标准化才能达到信息资源的无障碍交流和全社会共享。
“十一五”信息化规划为我们指明航向,信息化的发展催我们快马加鞭,中文信息的大市场为我们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用信息化手段加速信息化进程为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法的普及与应用奠定了基础,整个形势的发展催促着《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早日出台,早日形成计算机自动化分类产品,早日投入使用,早日为信息的开发和集成降低成本带来效益,以此推进我们新闻信息内容数字产业的大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作者:吕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