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伦凯勒对传统教育弊端的批判

 明知豁达 2006-11-20
海伦凯勒对传统教育弊端的批判

一 传统教育提倡学习而不注重思考。
  海伦凯勒指出:“首先,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没有时间来沉思,自我反省。”“人们进大学似乎仅仅是为了学习,而不是思考。”上课时,“一个人忙于一边机械地听讲,一边匆匆地记,是不可能把多少心思用在考虑讲课的主题或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的。”这些观点击中了传统教育的要害。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一丝不漏地记。把大块大块的知识从教师的教案里搬到学生的笔记中。而学生则没有时间去思考和消化这些知识。这只是形式上的学习。即使学生把这些知识机械的记进脑海里,也只是死的东西,不能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海伦凯勒在100多年前就揭示出传统教育的这种弊端,并主张学生自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重视对文学作品的理性分析,而不注重领悟
   海伦凯勒说:“  领悟应该比理性的分析更重要。许多学者似乎忘记了应该如何领悟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他们往往费了很大工夫进行讲解,都没有拿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多少印象。这种分析讲解往往如同成熟了的果实从枝头坠落一般,很快从我们心上落掉。既使我们了解了一朵花,了解了它的根枝叶,甚至它的整个生长过程,但是,我们仍然不懂得如何欣赏一朵带着露水的鲜花。我常常自寻烦恼:‘为什幺要为这些说明和假设而费尽心思呢?’许多看似理性的说明和假设在脑海里飞来飞去,好象一群瞎眼睛的鸟徒劳地煽动着它们的双翼。”
理性分析是指教师对作品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把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领悟则是指学生自己主动去理解作品,把作品弄明白,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欣赏作品的能力。针对传统教育用教师的理性分析代替学生自己的领悟的弊端,海抡凯勒断言:“领悟应该比理性的分析更重要”,她认为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往往如同成熟了的果实从枝头坠落一般,很快在学生心上坠落。这是对传统教育弊端既深刻又形象地剖析。
 
三 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学生的发展

   海抡凯勒说:“有好多次我都想将学习的知识去掉一半,因为许多内容只让人白费力气,只让人心灵超载,而不能容纳那些真正有价值的知识珍宝。”她还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在过多的学习内容面前的窘态:“每当我进入自己心灵王国时,就好象上闯进瓷器店里的公牛,各种知识的碎片犹如冰雹一样朝我头上打来。当我设法躲过它们时,各种论文的鬼怪和大学的精神紧紧追赶上来。对这些特地前来膜拜的偶像,我现在真想把它们打个粉碎。”
海伦凯勒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认为学生如果心灵超载,后果则是“白费力气”。她甚至希望将学习的知识去掉一半,以求得自身的全面发展。海伦凯勒的这些思想,对当前教育改革仍然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能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给学生留下心灵空间 ,让他们去获取“真正有价值的知识珍宝”呢?

四 必须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
   海伦凯勒曾经这样她对考试的感受:“……大学生活中最恐怖的却要算各种各样的考试了,虽然我已顺利通过了许多次,把它们打翻在地,但它们又爬了起来,张着一付狰狞的面孔朝我扑来,吓得我灵魂出窍。考试的前几天我拚命地往脑子里塞各种神秘的公式和无法消化的年代资料——犹如强行咽下那些无法入口的食物,真使人希望同书本和科学一起葬身海底,一死了事。”她还称考试为“陷阱”,“是专门用来同那些寻求知识的学生作对的”。这对传统考试制度的弊端揭露无遗。
   考试对教育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但考试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传统教育考试制度的弊端在于:从内容上看,大量死记硬背的内容充斥试卷,甚至出一些偏题怪题与学作对;从次数上看,考试过多过频,给学生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从结果上看,考试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使学生厌恶知识,厌恶学习。正像海伦凯勒所说,“希望同书本和科学一起葬入海底”。这样的考试制度怎么会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全面发展呢?

   海伦凯伦在回忆自己成长过程的时候,不能不涉及自己所受的教育,也不能不对传统教育的弊端做出深刻的批判。在这种批判的基础上,她还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我们接受教育,要像在乡村散步一样,从容不迫,悠闲自得,胸怀宽广,兼收并蓄。这样得来的知识就好像无声的潮水,把各种深刻的思想毫无形迹地冲到我们的心田里。”这些教育思想的火花,在几十年以后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成为我们燃起教育改革熊熊烈火的火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