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巧俊:提高公交出行率仅靠“优先通行权”还不够(江南都市报 2006-12-4)

 一醉的酒坛 2006-12-04
 您当前的位置 :江南都市报 > 江南时评 正文
提高公交出行率仅靠“优先通行权”还不够
http://www. 2006-12-04 02:13

  题由:道路设施要向公共交通倾斜,城市将逐步设置公交优先信号系统,在绿灯时间上给予公交车辆以优先通行权。目前我国公交出行的分担率不足10%。针对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在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上如此表示:5年以内,全国大中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率必须达到出行总量的30%左右。

  过去我们出门叫“坐公交”,如今却说是“挤公交”,一个“挤”字透出了当今公交的现状。要改变我国城市公交出行的分担率不足的状况,道路设施要向公共交通倾斜,城市将逐步设置公交优先信号系统,在绿灯时间上给予公交车辆以优先通行权。这些固然很重要,但仅仅凭这些,要在5年内改变拥堵状况,全国大中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率要提高到出行总量的30%,我想还很难。

  这几年来,由于民众对公交现状的怨言越来越多,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王凤武说,对任何城市而言,道路的拓宽速度永远赶不上机动车的增长速度,拓宽道路解决拥堵是不现实的,必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他进一步阐述:“路权是全体市民的路权,路权的分配是按照出行人数而不是出行车辆进行分配。举例来说,一辆公交车上的60人等一个红灯和一辆车等一个红灯显然不公平。”

  但是,这种不公平却是多年来难治的痼疾。不要说公平行驶,能不挤压公交就很不错。过去小车是政府的一种象征,因为那时只有政府机关才有小车,所有的车见了小车都会让路,公交也不例外。这种“惯性”的使然却延续至今,一些特权部门的车至今还是见红灯不停,畅通无阻,甚至警车开道,把公交车和百姓的车“凉”在一旁。

  笔者认为,政府观念的更新是改变公交现状的关键所在。首先是要官员转变观念,以身作则,见了公交自觉礼让,再就是进行公车改革,大力削减公车,倡导官员乘公交车;其次,向广大市民特别是有车的中产阶层倡导乘坐公交的风气;再次,加强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在站次、车次、开行时间、票价上人性化设计,让老百姓坐公交感到便利舒心。

  我国的公交发展是相对滞后的,与经济的发展不成正比。欧洲、日本、南美等大城市公交出行的分担率达到40%~60%,而我国却不足10%。造成公交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看起来是规划设计先天不足,投入少导致严重“短腿”、税费过重等,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不难发现,还是官员的观念问题,政府在公共交通给予的政策和扶持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欠缺。当然,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只要措施得力,落实到位,总是能改观的。

  城市的发展不只是看它是否漂亮,更要看它是不是方便群众生活,城市道路作为一种公共资源,不能成为小车的天下,它是大多数百姓的道路。我很赞成王凤武的“路权论”:确保公交便利通达,方便群众,既是现实选择,也是大势所趋。

  ●本报特约评论员洪巧俊

http://www./jndsb/system/2006/12/04/002386439.s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