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喂饱的熊是死熊

 学海泛舟 2006-12-31
被喂饱的熊是死熊
 
     女儿从加拿大归来,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去这个国家的一些山区旅游,经常可以看见路边的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被喂饱的熊是死熊”,这是什么意思?打听当地居民才知道,原来过去很多人在路边看到熊,十分好奇,就从车上扔东西给熊吃。聪明的熊尝到了甜头后,就每每“守株待兔”般等在路边等人施舍食物,慢慢地养尊处优起来,失去了自己觅食的本领,到冬天没有人去喂它食物时,熊就被大量地冻死饿死了。所以加拿大人在路边竖了很多提醒人们的牌子,意在告诉大家:把熊喂饱了,实际就是把熊喂死了。

  记得一位杂文家曾写过一篇《虎皮鹦鹉之死》的妙文,讲的是把两只活泼泼的鹦鹉放入笼中,好食款待,好生侍候,后来不慎这两只小鸟逃走了,主人在几天后找到它们时,已变成了尸体,地点就在楼下的几棵树旁。溺爱使之完全夹失了生存的能力,即使归放于广阔的大自然中,也只有死路一条。这又让我想到郑板桥所说的“养鸟法”:莫若多植树,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原来这先生所说的最佳养鸟办法,不是把鸟关进笼子,而是多种树。

  培养人其实也要有这等胸襟,也要有科学方法。在江苏省江阴徐霞客故居前,有一株三百多年树龄的罗汉松,它原是徐霞客的父亲从京城带回来的盆景,徐母为了鼓励徐霞客到广阔的天地里去,“但愿苦心有余甜”,就把盆景移植到宅边园地里。而罗汉松从大地的泥土里饱吸了乳汁,得到了阳光雨露的滋润和冰雪雷电的锤炼,它也同主人一样巍然屹立于苍茫大地。而这“大树原从盆栽来”的佳话,连同徐霞客母亲对传统的“父母在,不远游”的反叛,对徐霞客“好男儿当志在四方”的教诲,莫不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体味良深。

  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但南宋的陆游却说“生子何须似仲谋”。且不说陆游此诗是否另有深意,但他反其道而行之的“标新立异”,单就其有裨于当今的父母树立正确的教子观这一点来说,当可击节赞赏。其实在家长中,也颇有有识之士深晓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的道理,林则徐曾说:“留钱作什么,子孙比我愚,则增其过;留钱作什么,子孙比我贤,则损其志。”东汉时的王充,当年贫困不吃同学的酒席,就怕吃了山珍海味,以后吃不下稀粥了。这让我又联想到一个小题目:一个孩子要穿越森林,而森林里有豺、狼、虎、豹,问如果是你的孩子,你会给他带上充足的面包,还是给他一支装满子弹的猎枪?一些只图保证子女当前利益的家长,选择了给自己的孩子带上足够的面包,而另一些希望孩子只凭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成功的家长,则选择了给他们带上一支装满子弹的猎枪。也许大多数旁观者会说选择前一种的家长太溺爱孩子了,应该像后一类家长一样让孩子自己去拼去闯。而我觉得,这两类家长是走了两个相反方向的极端。

  古人说“遗金不如遗经”,又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家长来说,首要的是教会孩子本事,培养他们成材。面包是要给的,但不能给得太多,适量就好,剩下的需要他自己去创造;猎枪也是要给的,它能教会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怎样去披荆斩棘,战胜困难。谁说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只要把握好度,面包和猎枪就可以兼得。而这番道理对大人的创业、生活以及处世恐怕也适用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