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040606

 静宜 2007-01-13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y on functional restoration of the penis with large partial defect

蔡志明  朱辉  龙云  宋博  张蒂荣  马雅  龙道畴 

摘 要:目的:探讨阴茎大部分缺损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通过尸体解剖,了解阴茎悬韧带的厚度、阴茎脚剥离长度与稳定性的关系.通过超声影像了解正常人阴茎根部血管走向以及阴茎深动脉进入海绵体的长度.对40例阴茎短小病例行扩大的阴茎海绵体延伸术、龟头和冠状沟塑形术.修复术中通过离断阴茎浅、深悬韧带,并继续分离部分海绵体脚,使原固定于耻骨下支的阴茎海绵体充分分离,以使阴茎更为延伸;用含血运的脂肪瓣填塞耻骨前间隙,保证术后远期阴茎的有效长度;选用合适的带血管蒂皮瓣转移覆盖海绵体,塑造更为逼真的龟头和冠状沟样外形.阴茎修复术后取材移植皮瓣全层皮肤,分别进行光镜、免疫组化、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检测,观察皮肤神经再生情况;通过感觉功能的检测了解阴茎感觉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夜间阴茎勃起测定系统检测修复阴茎勃起功能.结果:经30例60侧尸体解剖发现,阴茎浅悬韧带前缘至阴茎深悬韧带后缘平均7.66 cm.放射影像学造影显示阴茎海绵体在耻骨联合下份分开,两侧海绵体脚分别附着于耻骨下支,末端达耻骨下支中份.超声影像学检测14例正常健康男性,显示阴茎根部至阴茎深动脉进入海绵体处的长度平均6.6 cm.临床修复阴茎40例,术前残留阴茎常态下长度0.5~4.0 cm,勃起时长度2.0~6.0 cm;术后常态下长度5.0~8.5 cm,勃起时长度增至7.0~12.5 cm.随访1年以上28例,已婚23例,性生活基本满意,已育18例.移植部位的皮肤经光镜、免疫组化标记、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检测,均可见再生的神经纤维束及相关组织.阴茎感觉功能基本恢复.勃起功能测定与正常人相同.结论:对阴茎局部解剖学调查、放射和超声影像学检测、修复阴茎皮肤感觉和勃起功能的检测结果,弥补了阴茎修复术实验研究的不足,为继续开展阴茎修复术及相关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用本法修复之阴茎不但在长度和形态上已接近正常,且具备良好的感觉与勃起功能,可部分替代传统的阴茎修复术,是修复阴茎不完全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阴茎;修复外科手术;创伤和损伤
分类号:R69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7X(2004)06-0587-04

 

作者简介:蔡志明,Corresponding author‘s email,ok@czm.com.cn
作者单位:蔡志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生殖外科,深圳,518036) 
     朱辉(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生殖外科,深圳,518036) 
     龙云(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生殖外科,深圳,518036) 
     宋博(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生殖外科,深圳,518036) 
     张蒂荣(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超声影像科,深圳,518036) 
     马雅(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病理科,深圳,518036) 
     龙道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