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以终为始行走职场

 托尼大胖 2007-01-24
鲁迅先生有段话非常经典,大意是中国人有三种:一种是坐稳了奴才位子的,一种是做了奴才而位子还不稳的,一种是想做奴才而不可得的。我曾拿这段话来嘲讽某个朋友,说他就是那第三种人,对总经理为命侍从,偏偏总经理却瞅都不瞅他一眼。他反唇相讥:那你也不过是个坐稳了位子的奴才。我哈哈大笑,说为什么?他回答的很经典:打工的都是奴才!

我正色相告:一个有信念有目标的人,自己为自己负责的人,就不是奴才。正由于你在心底里,对打工者的定位都是奴才,所以你才拼命想做一个好奴才。可惜你连做奴才都不知道怎么做,故而只能是鲁迅先生所说的第三种人。

其实,行走在职场,迷茫像雾一样总会偶尔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模糊我们的视线、混乱我们的心情——是无奈的等待,还是主动出击寻找解决的办法?是一味的迎合,还是特立独行、我行我素?是针锋相对,还是巧妙的化解矛盾和危机?有时候也许只要寻找到一种正确的途径,就能事半功倍,拨云见日。

"以终为始"的职业生涯规划

人生在世,拿什么去判断自己存在的理由,存在的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一个人的人生大目标,即西方人常说的"使命"就是他存在的理由。越是聪明,越是有上进心的人,越会在某一个时段遇到对整个人生的困惑与迷茫。

人的一生,左边是痛苦,右边是诱惑,能够坚定地走完自己该走的路的人又有多少呢?不少朋友最大的痛苦就是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该干什么,该走什么路,不满于现状之余又不得不沉沦于现实。更郁闷的就是放眼一望,这个地球上所谓成功人士太多了,连以前班上最差的学生现在挣得都比自己多,人比人真是气死人。

一个在某软件公司做销售的朋友对我说:去年一个月只赚1000的时候,看着别人赚上万,觉得很丢脸。但当时只是想着不干活就得挨饿,一门心思地为生意忙,当时那个苦啊,但是生存有压力,也不觉得太苦。今年自己也赚上万甚至更多了,心里却比去年还慌,老想着这个月上万了,下个月要是业务不行掉下去怎么办,那个脸可就丢大了。再看看别人,好像都比自己做得好,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赶上他们,天天心里慌得很。

他问我怎么办?如何才能保持业绩并超过别人。我告诉他,你是如何从1000做到10000的,重复去做就行了。但这并不能解决他的心慌。因为当他一个月赚2万元甚至10万元的时候,他还是要心慌,他永远都有业绩下降的压力。但现实是,比他强的人永远都有,就算他再强,赚得再多,他能强过比尔·盖茨吗?

我问他:这辈子你想做什么样的人?你死了希望别人怎么评价你?你觉得赚多少钱足够?你想用多少时间赚到这些钱?把这些想清楚,再倒推到眼前,你每天该做多少工作量?做到了你就可以安心休息。因为你不用再跟别人比了。只要你每天的工作做好做到,到时间你的目标就实现,还有什么可心慌的?

“职业生涯规划”是现在很流行的概念,它的核心要领就是"以终为始"。也就是说,首先要明白你自己的目标,再去设计你的路,否则规划只是空话,再过几年又会觉得计划没有变化快。而很多抱着创业想法,以学习心态去打工的人,往往会去读MBA、学英语、努力进外企,等等,这些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但对于创业这些是必要条件吗?一些想做职业经理人甚至CEO的朋友,则站在这山望那山高,总发现有朋友、有同学比自己职位高薪水高,于是永远都不满于现状,只要有好一点的机会便想跳槽。但事实上,没有规划、与目标关联度不高的跳槽和转行,其实是走更多的弯路。

很多人的自我规划,只是从现状出发来规划,目标只是比现在过得强一些。但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终点何在,永远也不会真正满足,会活得非常累,非常无奈。而总跟别人的状况对比,很难获得真正的满足与自信。因此用自己的目标来衡量自己的成长与进步,那样人生会更轻松、更喜悦。

做成最好的你自己

如果你不为自己设定目标,并不代表你就没有目标,只是这个设定权已经被自己拱手相让。如果一个应聘者这样对企业说:"我什么都能做,您就看着办给个职位吧。"他多办不会被录用,因为企业不知道该如何给他定职位。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不给自己设定目标,别人就会把他的目标给你。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那么多人觉得自己不被人理解?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到底明不明白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他有没有主动去与人沟通,与上司沟通,主动让自己被人理解?

职业生涯规划真正的难处是要搞清楚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天生我才到底有何用。这是没有人可以帮你规划出来的,只有自己问自己:我喜欢什么?我想做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得到什么?想得越清晰越具体越好。如果你想不明白,就经常去想,任何人也代替不了。当然,不仅是要经常去问自己的心,而且要经常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去考察自己。比如上学时你对什么课目最有兴趣?什么课目学得最好?工作时做什么你最有干劲?工作中的哪一方面你最得心应手?生活中你有什么兴趣爱好?这种爱好体现了你什么天赋或个性呢?不要忽视任何类似的细节。这些就是你的"天生之才"的自动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