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充足要求下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联系 |
雍 艳 肖 崎 共2页 [1][2] |
|
字号:【大 中 小】 |
(厦门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摘要:本文借鉴Kopecky-VanHoose有关资本约束对银行信贷影响的模型,将银行资本内生化,通过分析银行在资本充足率管理的约束条件下经营目标最优化情形,阐释了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的联系。文章最后针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资本充足要求下的银行监管和货币政策的联系对我国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政策制定的启示及对银行业管理的意义,并提出协调两者目标一致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本充足率;货币政策;银行监管;银行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6)07-0014-04 一、引言 资本金是银行经营的基础,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的、符合监管机构规定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用以衡量其资本充足程度。[1]资本作为一种风险缓冲剂,具有承担风险、吸收损失,保护银行业金融机构抵御意外冲击的作用,是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的最低防线。资本充足程度直接决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最终清偿能力和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 标准的货币政策传导范式是,货币政策当局通过调控操作目标(如准备金或基准利率),影响银行存贷并最终影响社会资金数量和价格,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货币政策顺利传导的一个前提条件是银行体系或金融体系(广义)是稳定的。保证银行体系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对银行风险进行监管,特别是银行监管当局要求银行具有充足的资本以弥补银行风险导致的信贷损失,因而银行监管的资本充足要求与货币政策的顺利传导是有重要联系的。同时在标准的存贷扩张的乘数模型中,银行资本是外生变量,因而这样的模型对于研究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之间的联系是不当的。 银行监管部门强调资本监管,而货币政策当局侧重准备金管理,本文借鉴Kopecky-VanHoose有关资本约束对银行信贷影响的模型,通过分析银行在最优化目标下经营、资本充足率管理的约束条件下,阐释了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的联系。分析表明:资本充足率要求对货币政策传导并非没有影响,银行在资本充足要求、银行资本受到管制约束并且在短期不可调整下,银行资本监管和货币政策目标存在冲突,货币政策传导受阻,银行资本监管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和货币政策法定准备金管理的目标两者不能兼得,资本监管和货币政策准备金管理的冲突只有通过银行长期的资本调整得到解决。在长期,银行资本受到管制约束但资本可调整下,可探索追加银行资本的多种有效渠道,货币政策当局的准备金管理和银行监管当局的资本充足率目标是一致的,资本监管保证银行体系的健康和稳定,准备金管理保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因而在健康和稳定的金融环境下,银行的贷款扩张符合货币政策当局政策目标,并趋于合理水平从而促使经济稳定运行。 二、模型与分析 1.基本假设及符号说明 (1)假设银行信贷模型结构为: 银行资产负债表:R+G+L=D+T+E (1) 其中:R为准备金; G为债券投资; L为银行贷款;D 为银行交易性存款;T为银行非交易性存款(如定期存款等);E为银行资本。 (2)银行对超额准备金需求为XD=0(其中X超额准备金) (3)银行在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各个项目进行管理具有一定的管理成本,并假设各管理成本为二次型形式。 ![]() ![]() 促进银行业稳健运行方面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根据上文对银行资本的三种不同情形分析的结论,结合我国银行业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根据不同银行的实际情况差别对待 我国经济自2003年以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增加了商业银行拓展业务、扩张资产规模、增加营业利润的机会,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快速发展的舞台。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企业的融资模式以间接融资为主,股票和债券在企业融资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从而使得经济快速增长中产生的风险有相当一部分积累在了商业银行。一旦经济增长速度下降,银行在先前贷款快速增长时积累的信用风险就将逐步显现出来,部分快速增长时期发放的贷款可能转化为不良资产,从而使新增不良贷款比率出现反弹。为了维护金融安全,抑制银行贷款规模过快增长,2004年4月25日起,结合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比率等财务指标,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现执行7%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将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将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暂缓执行提高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的规定,仍执行6%的存款准备金率。 由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结论可知,当银行受资本管制约束(即银行实际资本充足率低于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我国现在大多数银行都没有达到最低资本金充足要求),货币政策制定存款准备金要求应该相应提高,商业银行在资本金管理约束下,会减少贷款供给,从而抑制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盲目扩张贷款,有效防范银行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因此,中央银行根据不同银行不同的资本充足率来制定差别存款准备金率,通过限制那些在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的商业银行的业务扩张速度而有助于降低整个银行系统的风险。同时中央银行制定的其它货币政策也要联系银行监管的资本要求,针对不同银行不同经营状况有差别制定,这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 2.监管当局在制定资本充足率时应考虑各个商业银行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法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只是对银行的最低要求,并不是银行自身确定的最优水平,不同的银行应根据自身的风险状况确定自己的最优资本充足率水平,监管当局制定最低资本充足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从整个银行业和经济发展来考虑。资本充足率要求同时也要注意货币政策的变化动向,资本充足率与存款准备金指标相挂钩,可进一步调动银行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积极性,督促我国商业银行逐步达到资本充足率要求,争取适用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获得更多的可贷信贷资金,赢得更好的发展。 注释: ① 假定中央银行的操作目标是准备金,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向银行注入流动性,即增加准备金 。在此不同于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形。 参考文献: [1] Giovanni Majnoni,Margaret Millerand Andrew Powell “BankCapital and Loan Reserves under Basel II: Implications for EmergingCountries”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437,October 2004 [2] [3][5][6] KopeckyK.and D.Vanhoose2004a“A Model of the MonetarySector with and without Binding Capital Requirements” Journal ofBanking and Finance,28633-646 [4] 刘斌.资本充足率对信贷、经济及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5,(8). [7] 戴小平.论银行资本管理中的相关问题[J].上海金融,2005,(9). The Rel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and Bank Custod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apital Abundance YONG Yan, XIAO Qi (Economic School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raw lessons from the Kopecky—VanHooserelated equity restraint to the bank credit influence model assume thebank equity be exogenous through analyzes the bank manages under theoptimized goal under the capital adequacy ratio management restraintcondition explained the contraction between bank regulation andmonetary policy. Propose th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coordinatingthe goal consistency of the two according to the banking development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Capital adequacy ratio; Monetary policy; Bank supervises and manages; ban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