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华放眼海外
凌文曾对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henhua Energy Co.)成为世界最大的上市煤炭企业做出过贡献。他现在又有了更远大的目标:使中国神华成为一家业务多元化的矿业企业,能与力拓(Rio Tinto PLC)及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PLC)等世界级的矿业公司并驾齐驱。
这位43岁的中国神华总裁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非常擅长采煤,或许我们也能擅长开采其他矿藏。”中国神华在凌文担任财务总监期间于2005年在香港上市。凌文于半年前接替退休的前任出任中国神华的总裁。他最近曾前往蒙古,中国神华对那里的几处煤矿很感兴趣。此外,公司还考虑在越南和澳大利亚展开收购。 为了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企业正日益加入到抢购原料性商品的全球大潮中。但与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 Ltd., 简称:中海石油)等中国石油企业进行跨国并购频频遇阻不同,中国的煤炭和其他原材料生产企业在海外收购方面要顺利得多。仅在澳大利亚,中国公司就在煤炭和铁矿石行业投资了数亿美元。 虽然有利可图的矿产价格一直在上涨,但鉴于建设新矿的资本支出也在不断增长,并购有时反而成了积累矿业资产较经济的途径。 不过凌文提醒说,实现中国神华的业务多样化还只是个初步想法。 近年来全球商品价格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幅飙升,煤炭价格也不例外,这使得中国神华上市以来的日子一直十分好过。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最近将中国神华的12个月目标股价从19港元上调到了21港元(合2.69美元),不过同时也警告说,鉴于该股价格在三个月时间内已上涨了70%,它已“不再便宜”。 里昂证券亚太区市场(CLSA Asia-Pacific Markets)的分析师安德鲁•德雷斯科尔(Andrew Driscoll)说,中国神华上市这步棋真是走对了。 该公司业务扩张所需的资金有可能通过在中国大陆股市第二次上市来筹集。分析师们说,中国政府希望有更多明星企业在蓬勃发展的内陆股市上市。凌文说:“我们今年的目标是重点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这方面并不仅限于出口。” 分析师们说,由于蒙古政府对中国人在该国的影响力日增感到担心,因此中国神华在蒙古的业务拓展一直处境微妙。分析师认为,为了不使中国神华获得对蒙古矿产的控股权,蒙古政府可能会邀请其他外国投资者来参与这一交易。 ![]()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该国70%以上的能源需求依赖煤炭解决。中国神华的母公司神华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综合企业,其采煤量占中国煤炭年产量的6%左右。该公司计划今年销售煤炭1.71亿吨,高于2005年的1.444亿吨。 当中国政府10年前创建神华集团时,它把国内最大的一处煤田交给该公司开采,这一煤田产低硫煤,开采时的安全性相对较高。除煤田外,神华集团在华北地区还拥有铁路、港口甚至电厂等一系列与煤矿配套的设施,这使得它在中国煤炭市场上独具竞争优势,避免像其国内竞争对手那样遭遇物流瓶颈。对凌文来说,这种垂直整合优势使中国神华获得了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机会。 中国政府今年首次放开了煤炭购销价格。中国神华预计其煤炭售价今明两年都能上涨5%,这一幅度略低于煤炭现货价格的涨幅,因为该公司80%的煤炭都是通过提前一年签订供货合同的方式销售出去的,这种方式可以保证煤炭企业获得稳定的利润。 神华集团是中国首家开展煤炭液化工作的企业。该公司所用通过加压加热使煤炭液化的技术最早是由德国人在二战期间开发的,当时是为了生产合成燃料,后来南非企业Sassol Ltd.又对这一技术作了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神华集团形成了自己的煤炭液化技术。神华集团正在建设一家日产能达20万桶油当量的工厂。凌文说,当该工厂于年底前投产时,它可能会被注入中国神华。 一些分析师对神华煤炭液化项目的前景持怀疑态度。他们指出,该公司煤炭液化项目的投产规模是试验规模的1,000倍左右。这一项目使用两步液化技术,将煤炭直接从固体转化为液体,而在煤炭液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Sassol则使用三步液化技术。神华称自己的方法能源利用率更高。 凌文说,他今年的目标之一是在中国神华推行由科尔尼公司(A.T. Kearney)去年为公司设计的内部控制措施,理顺公司的决策过程,并使之标准化。而使中国神华的内部收益率继续保持在10%的水平也是凌文今年的一个重要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