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学森评“第三次浪潮”

 育则维善余言 2007-02-09

钱学森评“第三次浪潮”

“ 第三次浪潮”救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命,但是其中提到的新兴技术,确实对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世界经济导报 1982年7月19

本报北京专讯 我国科学家钱学森最近在一次报告中说.国外有人认为科学技术正在出现很大的变革,即所谓“第三次浪潮”,可以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命运,解决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上升等由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一切危机。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些论调是完全错误的。

“第三次浪潮”一词,是美国的托夫勒提出的,他以此为名出版了一本书,在西方颇为流行。我国《读书》杂志在一九八一年十一期和十二期曾摘译刊登,可以一读。

托夫勒把人类历史上开始发展农业、建立封建制度称为“第一次浪潮”,把产业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称为“第二次浪潮”,现在则出现了“第三次浪潮”。他认为当前西方尤其是美国,正在进行一次“新的革命”:计算机发展的速度和应用范围的惊人扩大,将使整个生活迅速变化;农业将不需要用土壤来种植植物。生产的全过程可在工厂里用机械完成。而且可增产十到十五倍;生物学方面基因及遗传转化的工作已在进行,今后二十五年到五十年内,可以搞出另一种品质和类型的人,等等。托夫勒认为这些就是“第三次浪潮”,它将改变美国以至世界的一切,影响人类历史的发展。

老调重弹

钱学森说,托夫勒提出的“第三次浪潮“,实际的意思是:由“第二次浪潮”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走到尽头了,再也发展不下去了,现在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找到了“出路”,科学技术可以救资本主义制度的命。他们还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不灵了,已经过时了。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在“第二次浪潮”中出现的、马克思没有看到“第三次浪潮”。其实这些调子都不是新东西。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几十年来。已有不少人唱过,只是现在词句上有所改变而已。

钱学森强调说,在我们看来,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东西,是生产力的发展,它带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最后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也要变。旧的社会制度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有不可克服的矛盾,所以必然会有革命。这一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始终没有变。今天资本之义社会的矛盾,是由制度造成的,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救不了命的。

他们还说两霸之争,谁掌握了新技术就能打败对方,这也是根本错误的。新的科学技术只会加剧两霸的争霸斗争。不能说靠新技术就能决定胜负。

可用而不用是失职

钱学森着重指出,我们决不是说可以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决不能不看到现在世界科学技术出现的许多新的发展。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提到的电子计算机、航天工业、海洋开发、遗传工程等新兴技术,确实对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很重大的意义。我们应该研究怎样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加快和有效地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从长远看,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钱学森说,我们现在建设中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全世界人民都在看着我们。若干年后,比如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叶,到了建国一百周年,假如我们建成的社会主义中国,生产力还非常落后,按人口平均还比小康之家好不了多少(而小康之家的生产力,资本主义国家早就达到了),全世界人民就会责备我们,说我们没干好工作,有负他们的期望。所以我们一定要用现代科学技来来武装自己,这是关系国家、民族的命运的大事。在制订规划、考虑设想的时候.应该看得更广一些,看到现代科学技术领法内的新发展。当然我们不能只抄袭外国的东西,但是完全不去考虑这些新的科学技术,以致可以拿来用的我们也没有用,那我们就失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