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的沉默
方在庆
众所周知,美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奥本海默由于在“曼哈顿计划”中卓越的管理才能,被称为“原子弹之父”。但更让世人记住的,恐怕是他所遭受的不白之冤。他的
个人遭际常常成为探讨科学与政治关系的“范例”,坊间已有不少这方面的书。奥本海默本人所写的《真知灼见》(Uncommon
Sense)[收入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科学家传记丛书》中]具有特别的意义。一方面,本书绝非传统意义上的自传。除了简短的生平年表外,人们甚至找
不到“传主”在科学上和生活上的略成系统的事迹。另一方面,作者在文中没有任何情感方面的流露。相比之下,本书封面上奥本海默那张严肃的面孔,尤其是那双
深沉、略带忧郁的眼睛,则更能说明问题。
奥本海默的悲剧尽管发生在二十世纪中叶,但却具有永恒的特征。这不仅只是他个人的遭遇问题,而更多地反映了人性的普遍弱点。表面上看,他之所以受到安全审
查,被剥夺安全特许权,是因为他早年同情共产党,战后又反对美国政府发展氢弹,加上他与特勒之间的个人恩怨(主要是特勒本人的卑鄙),因而受到了麦卡锡主
义迫害。按照原子能委员会(AEC)发表的声明:奥本海默是因为“他的‘性格’过失得到证明因而没有资格得到政府的继续信任”。
这一引起争议的决定,使得许多历史学家去探讨奥本海默的性格特征。他们普遍认为,奥本海默性格中的两个方面应对他的悲剧性人生负责。一是他的极度聪明,一
是他的奇特个性。他的绝顶聪明获得了一大批本身也异常聪明的科学家对他的尊敬和赞赏。在战前他们按照奥本海默的要求去做,在战后也是如此。至于他的性格,
则负面的评价居多。至少认为是不完善的。他的个性被认为像一个“具有截然不同的两极的一个磁体”。一方面,热情似火,极具说服力,有时甚至让人为之着迷。
另一方面,又极度傲慢,为人尖刻,让人畏惧,不能容忍那怕一点点委曲。
这种说法流传甚广,甚至得到一些严肃的史学家们的默认。但遗憾地是,它一直没有受到多少检验。如果果真是“为人尖刻,让人畏惧,不能容忍那怕一点点委
曲”,那我们很难理解他在受到奇耻大辱后的那种冷静的态度。尽管美国政府在奥本海默生前就为他“平反”,他也有许多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他在多次的公开
演讲中,从来不提个人的恩怨。作为人性的本能反应,一个无端受辱的人在自己写的“传记”中,应该在某种程度上涉及到自己所受的不白之冤。但抱这种想法的读
者失望了。奥本海默为何三缄其口,个中的原因何在?
事实上,奥本海默并非像原子能委员会所说的那样,没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也不是像他本人有时所说的那样“在政治上比较天真”,更不是像他的诽谤者所称的那样
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是有一整套自己的政治理念,但他从来就对严格的教义持不信任态度。因而他也不可能无条件地相信某些教条,但他的基本信念是
不会改变的。这可以一直追溯到他的家庭教育和中学时代所受的伦理教育。
他的不守常规,与他的家庭有关。尽管奥本海默的父母双方都来自于正统的犹太家庭,但与许多中产阶级的美国犹太人一样,他们拒绝接受正统的犹太教义和文化。
奥本海默的家庭富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却“背叛”了他的阶级,成为社会上的受压迫者,下层阶级利益的代言人。他从小就被教导要生活在一个公正的、和平
的社会中。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只是他服务社会的一个工具,而决不能成为他自己晋升之阶。一个物理学家,首先
应该是一个人,其次才是物理学家。
他之所以在“曼哈顿计划”中担任要职,是因为他要让他的职业为更大的社会公正做出些微的贡献。这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去阻止法西斯主义。与爱因斯坦一样,当他
知道德国人没能制造出原子弹时,他开始反思他从事的“曼哈顿计划”是否正当。在德国投降后,日本成了最后的目标。他虽然没有公开反对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
弹,但内心却异常痛苦。作为一个把原子弹从潘多拉的盒子中释放出来的科学家,他对自己无力去阻止这一人间悲剧的发生,以及自己在原子弹制造过程中所担任的
角色非常后悔。
由于其卓越贡献,战后他频频应邀在国内外各种场合发表演讲,为美国政府和国会制定有关原子能的政策提供咨询。他当然希望他的和平主义的主张能为人们,尤其
是各国当权者所接受。但他憧憬的和平时代并没有来临。苏美之间的冷战让他的梦想破灭,尤其是因为他有机会亲自参与了联合国代表团与苏联的谈判。他本希望向
苏联表明美国人自己拟定的原子控制计划是切实可行的,但他的努力不可能成功。他对苏联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帜,实施“霸权主义”的实际行径非常失望。苏联
的做法与他的和平主义的理想背道而驰。而他更不可能充当美国政策的说客,这就使得他受到了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某些人的“排挤”。他的“忠诚”受到了怀疑。
经过几次听证会后,他变得异常冷静。尽管如此,他还是一再重申人类的普遍价值,人类对和来的向往,而把他个人的遭际放在一边。
他最终也没有找到一个他所向住的社会。他面对着一大群自以为是的“疯子”和“没有头脑的”大众,夫复何言?
尽管如此,奥本海默的精神将还会存在,作为一位与众不同的人,奥本海默的精神将永远活着,只要人类还继续存在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