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系列1
许多企业老板创业时是通过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然后跟进模仿进入某行业的,但在进一步的经营发展中没有养成创新的基因,一味学习跟着别人。一个行业在成长过程中这种跟进战术还是可以有效的,但随着行业的成熟竞争日趋激烈,一味地跟进没有自己的特点,不思超越不思进取,不思创新形不成自己企业独有的差异优势,这样最终会惨遭淘汰结局。 对本行业所需的知识能力等只求粗略知晓不求精通和专业。记得有一个县的领导曾邀请我去为该县的企业主介绍怎样获得竞争力,我问县领导贵县主要工业是什么?答刹车片,我就以刹车片为例讲解竞争力。我说我们不需要追求所谓玄妙的理论,也不见得需要多么高级的人才,我们只要在本行业比大多数同行快一拍。比如同行的刹车片使用寿命是一千个小时,而我们只需要对材料、工艺、配方和设备等方面进行持续不断地改进,精益求精地提高,使其寿命延长一百个小时,或同样寿命使成本降低10%,就可以在竞争中胜出。而国内许多老板不愿多花力气,也没有信心持久的改善。 创建和发展过程中,许多老板只知道打开市场卖货,买机器加工,进原料,等人手不够时急忙招人……至于可以让企业健康稳定长久生存发展的文化层面的提炼和建设则考虑得不够。企业的信仰是什么?企业有什么愿景?企业的价值观是什么?用什么来持续不断地鼓舞、统一员工的思想?企业为什么人?怎样做?做什么?企业怎样处理和社会、和客户的关系?应建设怎样的一支队伍?企业未来的方向如何……这一系列文化层面的建设,是企业可持续的保证,都得需要认真考虑和设计。 许多企业老板对现在成功的知名企业,尤其是对世界百强企业非常推崇,不但自己而且号召全体管理团队成员学习人家的成功经验。然而他们仅仅对这些“榜样企业”现在的管理体系和做法感兴趣,关注于成功企业的战略战术和体系建设,但他们没有注意到任何一个伟大的成功企业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的,而你自身企业的现状恰恰不适应照搬这些成功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体系,对自身最有用的反而是这些企业在成长道路上与本企业相对应的不同阶段的失败的教训或成功的经验。所以我们的企业老板不应仅研究成功企业的现今,更应研究成功企业的创业发展史中失败的教训,尤其是中国大多数企业正处于欧美发达国家战后复苏,甚至资本主义萌芽和混沌期的发展阶段,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研究这些百年老字号是怎样历经发展中的失败而进行“鹰的重生”的。 绝不为眼前利益而出卖未来,这句话很多企业领导人都非常认可,但真正能做到、真正想做的人却不多,甚至在急功近利的趋动下,还有杀鸡取卵的行为。要想一个企业可持续地发展,投入是一个必须前期付出的前提,包括企业前沿项目的科研投入,生产设备改造投入,工艺投入、检测投入,员工可持续的培训投入,品牌建设投入、售后服务投入等等,企业发展的大小决定于企业经营中短板的高度,只有系统地完整地补足企业经营中所涉及到的各块短板,企业才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多数创业老板,由于自已是刀马皇帝,对企业的各个环节大多了如指掌,容易形成亲力亲为、事无巨细的管理风格,使得其他管理者要么没有权限和空间发挥作用和潜力,要么养成很强的依赖习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时,这种管理风格不能发挥团队的潜能,不能调动团队的智慧和活力。 我常说饿死的企业不多,撑死的企业不少,许多创业企业老板的特长和优势是善于发现机会并及时抓住机会,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发现抓住机会依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警惕风险规避风险,就像航行的船,作为船长和舵手,要随着航道拓展风险意识也应随之增长。刚创业时的敢于冒险勇于冲浪的特点,可能会变成最危险的性格,作为企业领导人应该逐渐明白,现在的企业已经不是个体赌博的筹码,而是关乎团队组织许多人的人生发展和切身利益的事业和实体。创业时老板的责任是勇于冒险,而现在老板的责任是学会认知风险和规避风险。 |
|
来自: drhuang119 >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