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现象(图三)为随意学习,复习的间隔时间过长,每一次复习的时间都是在一个学习内容完全被遗忘之后,等于重新开始学习,这就是老记老忘的现象,即已不能累积。 第二种现象(图四)为过度重复学习,复习的频率过高,每一次复习的时间都是在一个学习内容记忆犹新的时候就去复习,学习的效率不高,影响学习进度。 最科学的方法应该是在一个学习内容将被遗忘的时间点(也就是最佳记忆点)去复习,再一次加深记忆痕迹,同样复习次数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如此类推,若干次复习之后,可以达到母语式记忆痕迹。如图五所示:
 (图 五)
同时,学习内容、人的年龄等因素导致遗忘曲线各不相同,分别如图六、图七所示:

由于每个人的记忆曲线各不相同,导致记忆遗忘点(也是最佳记忆点)也不同;而每个遗忘点排列组成最优时间序列(亦称记忆黄金序列),每个记忆黄金序列是动态的。如图八所示:

在此基础上,记忆核系统通过简单的人机交互,利用人脑记忆黄金序列法找到学习者的记忆遗忘点,然后根据学习者的不同情况,逐渐调整适合其自身的黄金序列,在学习时间接近学习者记忆遗忘点时,重复学习者还没有形成长期记忆的内容,决定学习内容出现的频率和次数,直到记忆遗忘点消失,以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 记忆核系统真正做到了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有定性向定量的实质转变。
系统构成:
记忆核系统( Memory Nucleon System )由 记忆雷达子系统( Memory Radar System )、 记忆模拟子系统( Memory Simulator System )、 记忆优化子系统( Memory Optimizer System )、 记忆驱动子系统( Memory Drivers System )共四个子系统组成。图九:

(图 九)
记忆雷达子系统:根据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不同判断(分知道、模糊、不知道三种情况),实时监测学习者对不同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记忆模拟子系统:根据记忆雷达子系统的实时监测结果动态模拟记录学习者对每个学习内容的记忆状态,形成学习者的记忆数据库。
记忆优化子系统: 按照记忆黄金序列来优化学习记忆的顺序和调整 复习间隔时间,形成学习者阶段性的记忆优化数据库。
记忆驱动子系统:在学习者下次学习时,根据学习者阶段性的记忆优化数据库记录调用学习内容,使学习者先复习最接近遗忘点的学习内容,再学习新的学习内容。
这四个子系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是一个实时动态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