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BA留学生渴望回国效力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MBA课程的徐哲(音)今年春季就要毕业了。来自中国的徐哲没有留在美国就业的打算。他计划,一拿到学位就跳上飞往祖国的航班,在国内找一个管理咨询方面的职位。
如果是在几年前,你很难想像徐哲这样的MBA留学生会有这样的规划。那时,大多数MBA留学生都不愿回国工作。除非在美国实在找不到工作、拿不到工作签证,他们才会勉强考虑打道回府。 ![]() 现在,尽管仍有很多在美国商学院就读的中国学生希望得到一纸工作签证留下来工作,不过,据就业指导人员说,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毕业后更愿意甚至急于回到祖国。纽约布法罗商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保罗•阿莱尔(Paul Allaire)说,跨国公司一直希望在中国学生中间推销毕业后回国的想法,这些具备中国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那里对他们很有价值,但一直到最近几年,中国学生都听不进去。不过,现在有了变化。 伯克利大学海斯商学院就业服务处主管阿贝•斯科特(Abby Scott)指出,现在,就连一些在美国长大的华裔美国学生也希望到中国工作。“他们希望亲身体验中国正在发生的那些有趣的事,”她说,“要实现这个愿望,最稳妥的办法是到一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机构工作,不过,现在也有少量学生尝试到中国自己开创事业。” 斯坦福大学国际就业顾问弗吉尼亚•罗伯逊(Virginia Roberson)发现,那些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对中国尤其感兴趣。她说,到中国去对他们来说就像美国当年的西部拓荒和淘金热。 学生们表示,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在中国的就业机会和薪酬待遇会越来越好。在伯克利大学商学院读一年级的Patricia Cheung说:毕业后我计划去中国,那里很需要从事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相关行业的人。今年夏天,Cheung会到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驻香港分部房地产资产管理部门实习,并到中国大陆工作一段时间。 她说,我对中国有热情也有感情,而且我感觉在中国我在语言和文化方面更有优势。我能说流利的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我还在亚洲好几个国家工作和生活过。 实际上,美国和欧洲企业也认为,在为中国业务挑选管理人才时,中国背景的MBA毕业生是理想的人选,他们在语言和商业习俗上对中国更了解。同时,他们在国外商学院就读时又熟悉了西方企业的处事方式,因此,他们在管理风格上与外国雇主也有共识。 电子产品分销商Stampede总裁马克•维尔金斯(Mark Wilkins)说,中国MBA留学生回到国内后很宝贵,他们可以为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获得超额的回报。去年,他聘用了一位布法罗大学商学院的毕业生担任公司驻深圳的代表。 他说,我们需要他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因为在中国做生意全靠关系。 二十多年前就进入中国市场的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也发现,现在招聘中国MBA留学生比以前容易了,这个学年,该公司的医药及医疗设备部门聘用了13名中国学生。该公司负责全球大学毕业生招聘工作的艾瑞•迪尼格里斯(Irene DeNigris)希望从MBA毕业生中招聘到既有通用管理技能、又能适应在跨文化团队中工作的人。 她说,到中国工作的薪酬水准与5年前相比已有很大改善,但她承认偿还留学贷款对一些毕业生来说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此,强生和其他一些公司为到中国工作的MBA学生提供奖金、住房津贴和其他奖励措施,帮助他们缓解还贷负担。 不过,有些中国留学生仍希望先在美国工作一、两年,这样可以让他们在还贷时更轻松,并有机会直接体验西方人的商业行为规范。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学习金融工程学的周宇(音)已接受了花旗集团固定收益产品策略部门的一个职位。他认为,拥有一段在华尔街的工作经历对他将来的就业会大有帮助。不过,他和他太太希望几年后能回到北京,和家人团聚。 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读MBA的于青(音)情况跟他们类似。他计划先留在美国,到英特尔(Intel)从事高级金融分析师的工作,然后回到英特尔在中国的机构工作。“现在,大多数美国大公司在中国都有业务,所以回中国工作也不错,”他说,“不过,在回去之前,我想先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的商业文化。只有学业背景是不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