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搜索的过去与未来

 openlog 2007-03-21

伯凡: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请来了这位全球搜索技术领域的顶级专家威廉·张博士,畅谈“东方智慧和搜索的过去与未来”。

威廉·张: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与各位一起来讨论问题。

威廉·张:在搜索之前,人已经作了网页。全世界大概有100亿个网页搜索是把背后的推荐过来,这是非常大的信息,李彦宏是精确度最高,之前雅虎做到点。

吴伯凡:基于词和基于字的做法有什么区别

威廉·张:前者更精确。我再详细介绍下,我以前看,西方人说的字和中文词相比,后者更准确。西方语文的word相当于中文的字。

吴伯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威廉·张:未来的产品一定会融会贯通。

吴伯凡:百度,应该是未来人与人的对话。

威廉·张:从纯粹的搜索工具,到一个媒体平台。

吴伯凡:你认为百度是否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威廉·张:竞争力很大。产品配合很好,另外每次添加一个新产品,就把我们现有的产品竞争力提升很多。

吴伯凡:那是做乘法

威廉·张:对

吴伯凡: 关于人帮助人,还有谁做到?

威廉·张:google等都没有做到,如果除了搜索,google等互动做不到

吴伯凡: 百度是否向社区搜索方向来走?
威廉·张:已经走了。如百度知道。google的头条经常是百度知道的头条。我们的宣传语,改为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吴伯凡:关于人性中,经济的回报只是一部分,展示人性中的东西在网上更多展示出 来。由于互联网是个沟通平台。

威廉·张:智能竞价用途不仅仅放到搜索上,还能放到社区里。中国的经济只要继续发展,百度的商业模式还会继续发展。百度不仅仅是搜索,还是个媒体,是个媒体化的沟通平台。我来百度的原因是百度还能极大化得推动商业发展。商业发展就是要让人能找到你的店;媒体公司是为客户的品牌服务,品牌就是客户,这些人群就是你的品牌,你的产品好你的人群就会保护你的品牌。新旧媒体的区别是,新媒体是通过类似互联网,一传十、十传百,极大扩散。

吴伯凡:假如有一天一个搜索公司停了,对社会生活影响非常大。有个问题在多数人眼里,还是个广告公司,不过他的载体不同。你能否解释下,如何随着经济发作,搜索公司的商业模式不仅是从传统网络广告页切一块蛋糕,而是做大一个蛋糕。

威廉·张:你说的是个看法,不过这个蛋糕是快速成长的。而且可能有某些块发展很 快。百度自己就是在做一个新蛋糕。这个新蛋糕有超过一亿的用户,是所有广告蛋糕中成长最快的,尤其是为客户服务的这块成长非常快。

威廉·张:举个例子,百度风云榜,为一些新创企业提供宣传;搜索是一个找到客户的新的方式。

吴伯凡:传统市场的搜索方式,是类似货郎走村串户的方式;现在整个互联网使得搜索成本降低,广告是made make。

威廉·张;广告就是新媒体,做媒。

吴伯凡;如何看待新的竞争,如何看广告业。

威廉·张: 一个:招牌,现在可能很快做成,一个互联网公司,如何看待真正的竞争。


吴伯凡:文化的问题, 在台湾是汉语, 到西方学习,现在又回到大陆,你如何看待?林语堂有说玻璃走廊, 说外国人未必看懂看清中国市场。尤其在互联网行业,国内公司不怕海外竞争者?国外四大名旦如雅虎google等,在国内表现一般,你如何看待这个?

威廉·张:很多外国公司并没有真正重视中国公司,所以这些巨头并不可怕。百度也不惧怕,百度有自己的独特的竞争力。李彦宏也是留学回国,百度也可以说是国际公司。是个创业性公司。百度在产品流程上细化等方面做得非常好,产品上线前几乎不会出大问题,这些方面比微软google等强十倍。微软是个软件公司, 百度的产品随时可以把产品升级,这是微软他们软件产品做不到的,产品可以随时拿到用户反馈,随时升级。

吴伯凡: google为什么做不到?

威廉·张: 他们主要产品在搜索。

吴伯凡:有啊,比如google talk等

威廉·张: 是后来推一些,但是他并没有重视去推。

吴伯凡: google的产品5年变化不大。

吴伯凡:主要是做技术的还是怎样?

威廉·张:都有,人才很多,卧虎藏龙,我和一个人谈话的时候就能够感觉到他们的想法,他们相信我,他们只要能够做到自己的作业就被视为成功,做到了一定是他们范围已经不窄了,这些人才真的很了不起,我并不认为我是百度比较成功的人,他们很多很多人比我成功,但是他们以前不知道做法,因为中国毕竟在管理、培养方面的经验在中国比国外还是欠缺的,我跟那么多人谈的时候渐进了一些已经存在的方法,大力推广我自己的做法,如果不跟那么多人谈话的话并不一定会做,即便是做了尽管他们非常成功了,真的很努力做的很好,我建造了很多个技术部门的技术委员会,让他们审评技术、人才,不是经营什么,是工程师,让技术、人资有价值,让工程师去买断,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让工程师有独立的能力看很多事情、做很多东西,这对他来说一定有很大的帮助,这对被审评的工程师也会得到很大的正面反映,既然把这个技术、人资的价值放的那么高,就意味这在所有的环节中一定要做了,就是以规划来一个一个人的培养,这是必须做的。

吴伯凡:推动人与人的互联互通。

威廉·张:给他们重大的任务就是能够判断以前他们没有这样子,算是一个技巧吧,当然我跟那么多人谈话只是带动他们一下,以后还是他们自己来做。

吴伯凡:这就是大家帮助大家的一种方法?

威廉·张:对,毕竟说来说去都是人,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还是比较踏实的理想主义者,我跟他们谈什么呢?我说的主要是如何把理想和实际放在一起同时去想同时去做,这是比较难做到的,要很有耐心下功夫做,架构有打好、地基要做好一点点做。以前他们说过流程性比较强,做出来后未来三五年看不出什么,我带来的就是要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去做,这是我教他们最主要怎么样能够把理论和应用合并起来、把理想和实际合并起来。然后我教了他们一些具体的方法论,我举一个例子,够快的做够好的决定,但是做了决定就不要改变它,只要够快就够好,不要重新思考你的决定。他们都是很聪明的,主要是给他们方法。他们学的很快,可以说最靠近金庸的就是“降龙十八掌”。其实我十一月跟很多人谈,每天谈,对于新人来说他们很感兴趣,他们就找我当老师,他们对我的看法就是希望我带他们一下。但是有个误解,像我是设计产品技术专家、广告产品技术专家,我来百度从以后着手。

吴伯凡:他们也在想李彦宏请你到这儿来改变一些百度的架构。

威廉·张:这是他们的一个猜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和训练他们自己做决策,在制度具体性上我很少插手。

吴伯凡:往往在什么时候插手?

威廉·张:最后插手,大家都需要先发言,最后我再发言,并且我不讲全,然后再让他们去想,我说的越少越好。

吴伯凡:您是自己知道答案不发还是故意营造这样的态势、关系自己去发生?

威廉·张:大部分是后者。

吴伯凡:因为李开复从Google而来吗?你觉得你跟他的一个基本差别在哪?

威廉·张:其实我并不能评论李开复,我毕竟是网络产品专家,以前都做过的,事业是有的,成果大家都知道,我是在训练、培养人才方面我也是有成果的,最好的成果就是李彦宏,李开复到底培养了多少人才 呢?我不知道他培养了多少人才,他在网上的企业、成果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吴伯凡:那我知道,做的基本主张就是对人才的网罗和培养、凝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留住他们 。

威廉·张:百度能不能做到凝聚他们,现在不可能完全知道,但要做的是尽量去发挥他们的潜力,但是如果某些人的理想跟百度不合称,他们想做百度不可能做的事情。我认为至少我和百度这个公司,会远超过未来两三年,可以说有可能中国10、20年以后他批最能干的精英,不管是技术方面、管理方面和其它的方面最能干的精英可能有一大部分是经过百度这条路的,这个贡献其实是对百度的贡献。

吴伯凡:作为你自身最大的成就感最大的源泉是在哪方面?

威廉·张:我自己很少往那个方向去想,我没有去想我的成就会是怎么样,哪个比较喜欢不喜欢。

吴伯凡:就是最能够让你高兴、欣慰的事情,因为你做过很多事情,包括你现在在百度做的事情。

威廉·张:还是从人来说,我刚才说的是比较理想化的10、20年的事情,当然成功了比较好,但是在短期内我觉得最兴奋得就是看到他们成长,从工程师、经理或者做产品研究的人,或者做内容研究的人他们能够成长,发挥他们在哪方面的潜力,然后往哪方面成长,看到一个、一个人的,不能说一百个人都成功,每年都讲人的价值一些统计的价值,但是对我来说还是一个人、一个人的。

吴伯凡:今天我跟您探讨了一些关于搜索引擎方面的一些事情,最后谈到造就人、培养人一直到现在。这有个问题,中国与美国网络发展环境有何不同?

威廉·张:当然这是个最基础的问题,最明显的不同就是美国的信用卡,说起来是很具体的一件事情,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信用卡来在美国人人都用,针对这点中国就不一样,美国就可以把商业网和互联网很好的联结在一起。信用卡是一种表现的方式,信用体系是要做很多年的,过了两三年、三五年也可能就做出来了,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达到像美国那样的程度。

吴伯凡:百度如何处理与新闻部门的关系?这个问题有点模糊,我不知道是指哪个新闻部门,大概是你们在搜索他们在提供内容,然后去处理这样的关系。

威廉·张:百度最近是得到了中国新闻牌照,以前是只能做新闻搜索,连接到别的网站,现在可以把自己的新闻放在百度上,我在美国在这方面有一个经验,第一个问题是问中国与美国互联网有何不同,这也是答案之一,中国的新闻业界是没有美国发达的,我在这方面有些经验,在网上如何把这些新闻产品做成盈利的产品,所以我会在这方面下功夫,但是我说不好,我做事情会用笨功夫,一开始不会就做战略。

吴伯凡:有了战略也会分拆成一个一个问题去做。

威廉·张:对。

吴伯凡:百度会不会做IM,是在现有的空间做,还是以另外的软件形式出现,网友说很期待百度IM的出现。

威廉·张:很期待的话我可以转告我们的产品部门,可以请这位网友或者发封信,请他解释需要什么样的期待,然后我们尽力去做。

吴伯凡:过去说百度是Google的强有力的挑战者,您作为这方面的技术专家,咱们说搜索从开始找信息到现在人找人,IM就是人找人。

威廉·张:IM作为一个沟通工具,但是这并不是唯一人找人沟通的工具,包括电邮、IM、博客都很多嘛,贴吧,有很多的人找人的沟通工具,IM是其中之一,那么我们当然在这方面下过功夫,还有无线怎样沟通我们都想过,但是我们具体何时去做我现在就不能说了。

吴伯凡:还有一个问题,您如何看待中国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格局?

威廉·张:大概是互联网、通信网、信用网等等网大概都会有接触、融合,但是多少年能够逐渐大家这些目标,什么样的目标还不知道。

吴伯凡:您个人未来会给自己如何定位?还会做技术开发吗?

威廉·张:怎么说呢,我不是经常转行吗,我最近在2003年底自己重写了一个搜索引擎,所以让我做新技术开发是很有可能的,但是要看看重要性,我通常都是只做最重要而我能做的事,如果开发是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我就做,如果不是我就不会。

吴伯凡:还有一个很个人的问题,你可以留在国内吗?个人会过来吗?

威廉·张:这个是个人问题,就不用回答了吧。

吴伯凡:Web2.0会有发展吗?

威廉·张:2.0就是让网民在网上很容易的发表一些信息,现在已经在做了,百度也知道说是web2.0,但也知道web3.0,顶尖的话也就是3.0。

吴伯凡:今天我们的方半已经做了两个多小时,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我相信将来您还会有更多的时间跟网友进行更深切的交流,非常感谢您到这儿来跟我们谈了这么多有趣、也很有用的事情。

威廉·张:谢谢网友,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