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写好科技论文

 铃儿响叮当 2007-03-29
                   怎样写好科技论文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生产工艺、程序、方法和技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谁掌握了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命脉。科学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要靠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只有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广泛应用,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科研成果要用科技论文表述与传播。科技论文既是科研成果的标志,又是科技信息传递、存储的良好载体,同时也是推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
   科技人员不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而且还应具备遣词、造句、立意、谋篇、表达、逻辑、语法、修辞等各种基础写作修养和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总结、挖掘、深入、交流和提高。
   1 科学研究与科技论文
  科学研究包括对科学和技术的研究,是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归纳的方法,把感性材料加以研究,提高到理论水平的工作。科学研究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是从自然现象的发现到技术发明的过程,是从原理到产品的过程,是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过程。美国资源委员会对科学研究提出的定义是:“科学研究工作是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和应用,包括对已经产生知识的整理、统计,图表及其数据的收集、编辑和分析研究工作。”科学研究工作的实质内容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整理知识,是继承、借鉴,是对已产生的知识进行分析、鉴别和整理,是使知识系统化;二是创造知识,是发展、创新,是发现、发明,是解决未知的问题。
  根据上述解释,科学研究的定义应该是:创造、修改、综合知识的探索行为。
    1.1 科技论文定义及其分类
    1.1.1 科技论文的定义
    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
   科技论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科技论文是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的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
    1.1.2 科技论文的分类  科技论文可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1)就科技论文发挥的作用来看可分为3类:一是学术性论文;二是技术性论文;三是学位论文。
    (1)学术性论文。指研究人员提供给学术性期刊发表或向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它以报道学术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学术性论文反映了该学科领域最新的、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向,对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类论文应具有新的观点、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数据或结论,并具有科学性。
    (2)技术性论文。指工程技术人员为报道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而提交的论文,这种研究成果主要是应用已有的理论来解决设计、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等具体技术问题而取得的。技术性论文对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力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这类论文应具有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3)学位论文。指学位申请者提交的论文(略)。
    2)按研究的方式和论述的内容来看,科技论文可作如下分类:  (1)实验、试验研究型。针对科技领域的一个学科或一个专题,有目的地进行调查与考察,试验与分析,或进行相应的模拟研究,得到系统的观察现象、实验数据或效果比较等重要的原始资料和分析结论。原始资料的准确与齐备,往往使它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依据与基础。实验研究型的论文占现代科技论文的多数。这类论文不同于一般的试验报告,其写作重点应放在研究上。它追求的是可靠的理论依据,先进的实(试)验设计方案,先进、适用的测试手段,合理、准确的数据处理及科学、严密的分析与论证。
 (2)理论论证型。指对基础性科学命题的论述与证明,或对提出的新的设想原理、模型、机构、材料、工艺、样品等进行理论分析,使其完善、补充或修正。如对各学科公理、定理、原理、原则或假设的建立、论证及其使用范围、使用条件的讨论。这类论文主要是提出的新的假说通过数学推导或逻辑推理,从而得到新的理论,包括定理、定律和法则。其写作要求是数学推导要科学、准确 ,逻辑推理要严密,并准确地使用定义和概念,力求得出无懈可击的结论。
 (3)发现、发明型。记叙被发现事物或时间的背景、现象、本质、特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和使用该发现前景的文章;阐述被发现的装备、系统、工具、材料、工艺、配方形式或方法的功效、性能、特点、原理及使用条件的文章。
   (4)设计、计算型。指为解决某些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而进行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某些系统、工程方案、机构、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优化设计以及某些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某些产品(包括整机、部件或零件)或物质(材料、原料等)的设计或调、配制等。对这类论文的总的要求是相对要"新",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参数的选择要合理,编制的程序要能正常运行,计算结果要合理、准确;设计的产品或调制、配制的物质要经试验证实或经生产、使用考核。  (5)综合论述型。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科技论文,与一般科技论文的区别在于不要求在研究内容上具有首创性,尽管一片好的综述文章也常常包括有某些先前未曾发表过的新资料和新思想,但是它要求撰稿人在综合分析和评价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特定时期内有关专业课题的发展演变规律和趋势。
 综述文章的题目一般较笼统,篇幅允许较长,写法主要有两类:一类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辅以注释,客观而较少评述,年度评述即此;另一类则着重评述,通过回顾、观察和展望,提出合乎逻辑的具有启迪性的看法和建议,则类文章撰写要求较高,具有权威性,往往能对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6)其他型(如学术争鸣)。1.2 科技论文的作用
  随着人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量也在迅速增长,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发表的论文就有500余万篇,这些论文多数刊登在学术期刊上,有一些在内部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的撰写与发表,具有下述几方面作用。
  1)科学研究的手段  科学技术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十分复杂的思维活动,它不但要求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甚至是丰富的知识,而且需要借助于设备、仪器和工具等物质条件,更不能离开语言、文字的运用。复杂的思维活动光靠脑子想和嘴巴说,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难以连贯起来思索、斟酌和推敲。写到纸面上之后,研究者通过反复思考和仔细斟酌,把思路引向深远、宽广的境地,这样,就能使朦胧的意识明确化,使疏漏的思想严密化,使肤浅的见解深刻化,使难解的问题开朗化。写作犹如数学解题当中的画图解题法。
  论文的发表一般是在科研终了或某一阶段,而论文的写作作为科研的手段,需要在科研过程中构思和撰写,把各个阶段上思维和研究的成果用文字等书面材料记录下来。对某个阶段观测和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情况、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即写作),往往能对自己研究的课题做出更加深入的探讨,发现和弥补原先的不足之处,或者引起新的联想和新的思索,产生新的认识,从而使研究工作达到新的阶段或提到新的高度。有时还会在写作中产生新的灵感,甚至找到有重大价值的新的研究课题。
  2)科研成果的标志
  科学研究和科技论文写作是十分艰巨的创新工作,一位科技工作者所发表科技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他创造性劳动的效率和成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及时准确地发表科研成果和科技论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论文的发表就是把科研成果公之于世。只有如此,科研成果才能为社会所知,为社会所承认,成为社会知识的组成部分,进而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已发表的科技文献是确认科技工作者对某项发现或发明有优先权的基本依据,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完善的今天尤为重要。所以成熟的科研成果和科技论文,要尽早地发布或发表,切莫坐失良机。
  3)科技交流的工具
  科技论文是科技交流的基础,是科技信息传递、存储的良好载体。科技论文的交流,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能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交流,在更加久远的时间内发挥作用。科技论文不仅有它应用的必要性,而且有它应用的广泛性。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很多发现、发明,都是从交流开始的。科技论文一旦发表出来,就作为人类科技知识的一分子而存在,成为人类共同的知识宝库中的新的财富。当人们从科技论文中得到启发,解决了自己在科研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时,科技论文就显示了它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巨大威力。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对于提高研究水平、减少无效劳动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科技发展史告诉我们,许多重大的发明、发现都是从继承和交流开始的,因此可以认为,科技论文写作几乎是一切科技交流的基础。
  4)能力培养的途径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终身学习,为了能够适应越来越高的工作需要,必须不断学习,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必要的操作技能。但是,为了发挥创造力,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要选择比较合适的课题,进行研究并撰写论文。这样才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全部知识,去研究课题要求解决的问题。在这个智力开发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能力和思考能力,发挥创造力,提高表达能力。
  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科技工作的进展。质量高的科研选题报告或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可以促进一个有价值的科研项目或建设项目尽快上马;反之,质量差的论文,会妨碍科研成果得到公认,妨碍新理论、新方法被人们所接受,妨碍先进技术得到迅速推广。退一步讲,尽管研究成果具有以论文形式发表的价值,但由于文稿写作质量差,也不易被期刊编辑部门所接受,其传播速度和广度将大受影响。因此,作为科技工作者,应当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了解编辑出版部门对文稿质量和规格的要求,熟悉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并通过写作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从而使自己能够得心应手地写出符合要求的论文,即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高、科学性强、文字细节和技术细节表达规范性好的科技论文,在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学技术及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3 科技论文的特点
  1)科学性
  科学性是科技论文的生命。科技论文的科学性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论文内容的科学性。表现为论文的内容是真实的,是可以复现的成熟理论、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经过多次使用已成熟能够推广应用的技术。
  二是论文表述的科学性。表现为表述的准确、明白,这是表达最基本的要求,语言的使用上要十分贴切,没有疏漏、差错或歧义。表述概念要进行科学定义或选择恰当的科学术语,消除口头语言的模糊性。表述数字要有符合要求的准确的数值,同时要求把准确的数值准确地表述出来。
  三是论文结构的科学性。科技论文是客观事物事理的反映,其结构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运用综合方法,从已掌握的材料得出结论。  2)创造性
  所谓创造性,就是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严肃的态度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创造出前人没有过的新理论或新知识,而决不能人云亦云,简单重复、模仿、因袭前人的工作。科技论文的创造性说的是创造的有无问题,并不是指创造的大小问题。某一篇论文,其创新程度可能大些,也可能很小,但总要有一些独到之处,总要对丰富科学技术知识宝库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首次提出”,“首次发现”,当然是具有重大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毕竟为数不很多;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新意,对某一点有发展,就属于创新的范围。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课题是在引进、消化、移植国内外已有的先进科学技术或应用已有的理论来解决本地区、本行业、本系统的实际问题,只要对丰富理论、促进生产发展、推动技术进步有效果、有作用,报道这类成果的论文也应视为有一定程度的创新。
  由于创新性的要求,科技论文的写作不应与教科书(讲义)和实验报告、工作总结等同。教科书是介绍和传授已有知识的,主要读者是外行人、初学者,因此十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写法上要力求循序渐近,深入浅出。实验报告或工作总结等则要求把实验过程和操作、数据资料、做了哪些工作、怎么做的、有什么成绩和缺点、有什么经验和体会等比较详细地反映出来,即使是重复别人的工作也要写进去。科技论文报道的是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因而与他人相重复的研究内容,基础性的知识,某些一般性的、具体的实验过程和操作或数学推导,以及比较浅显的分析等都应删去,或者只作简要的交待和说明,主要突出自己的心得,同时应对原始材料有整理、有取舍、有提高,要形成新观点、新认识、新结论。
  3)学术性
  所谓学术,是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学术性是科技论文的本质特征,也是区别于其它科技文体的基本特点。科技论文是议论文的一种,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都是由论点、论据、论证构成。科技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要分析带有学术价值的问题,要研究某种专门的、有系统的学问,要引述各种事实和道理去论证自己的新见解,所以它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4)理论性
  科技论文要将实验、观测所得的结果,从理论高度进行分析,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找到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论文所表述的发现或发明,不但具有应用价值,而且还应具有理论价值,使论文具有较浓的理论色彩。
  科技论文的科学性、创造性、学术性、理论性,是为学术界公认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写作科技论文,要符合科技论文的特点,要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出合乎客观实际的结论。
  5)规范性和可读性
  撰写科技论文是为了交流、传播、储存新的科技信息,让他人利用,因此,科技论文必须按一定格式写作,必须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在文字表达上,要求语言准确、简明、通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论述严谨。在技术表达方面,包括名词术语、数字、符号的使用,图表的设计,计量单位的使用,文献的著录等都应符合规范化要求。一篇科技论文失去了规范性和可读性,将严重降低它的价值,有时甚至会使人怀疑它报道的研究成果是否可靠。
    2 写好科技论文的前提
    2.1 破除迷信,树立自信
  科技论文写作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的人对科研有种神秘感,认为自己不是搞科研的料,搞科研写论文是科学家、教授们的事。其实,科学实验、技术研究、创造发明、装备改进、技改技革、理论探讨、整理知识、技术推广、经验介绍等都是科研,都可以获得研究成果。
  只要打破满足现有水平、固定看待事物、习惯于走老路、过分迷信权威、害怕实验失败以及自觉不如人的自卑心理,人人都可以进行科学研究,任何人都可以写出相当不错的科技论文。没有文凭的人可以搞科研,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奇迹。
    2.2 立足本岗,培养兴趣
  兴趣是事业的基石,结合本岗实际工作,发展、培养对某一方面知识和技术的兴趣,激发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对写好科技论文大有裨益。
    2.3 勤于思考,勇于实践
  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经常问一问自己:“有哪些工作该做而没有做?有哪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好?怎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针对特定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借鉴别人的经验,分析自身特点,拿出自己的措施,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同时也为撰写科技论文创造了条件。
   2.4 善于总结,广泛交流
  在广大科技人员中,有很多人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非常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亲历过大量的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工作,但却把写科技论文视为畏途。工作出色,贡献很大,但成果甚少,这于私于公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浪费和损失。严格来讲,这也是工作失职的一种表现。
  应该养成一种习惯: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静下心来,回顾、总结过去的工作,反思存在的问题,摸索相关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萃取成功的经验,与其他同行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这样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地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3 科技论文的选题
  选题就是决定论文写什么和怎么写。选题是写好科技论文的关键,选好题目就等于写好论文的一半。 很多一线工作人员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写起论文来却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选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选题方向与专业对口。怎样去发现问题,确定论题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从主管部门、专业学会和各类研讨会等指定的研究课题中,筛选出符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论题,加以研究,撰写成文;实践中注意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自己体验较深又感兴趣的地方触发灵感,加以提炼,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论题;通过认真阅读书刊杂志,在综合、借鉴别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受到有关论点和问题的启示,发现论题,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总之,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留心"。只要平时留心,注意积累,好的选题是时刻都可能出现在你的思维之中的。一旦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记下来,为以后进行筛选或提炼论题做好准备。
  二是选题要考虑主客观条件,应对自己有正确的客观估计。如自己掌握材料的深度和广度,驾驭材料的能力,对课题的理解程度等。根据自己的长处和兴趣爱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主观优势。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如本课题研究已有的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及迫切程度,社会需要和科学发展的趋势等等。只有把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结合起来,才能选出最适合自己的课题来。
  三是选题时间适宜,选题要尽量早些,以便有充分的时间积累材料。但又不宜过早,过早选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较单薄,如果在对本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状况知之甚少的情况下,贸然选题,难免失之偏颇。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不至于茫然无从,又可以比较从容地准备,读书、积累材料,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探讨。如果到评职称时才考虑选题,就会显得很仓促,无暇把问题考虑成熟,研究透彻,投稿成功的几率就很小。
  四是课题难易、大小要适度。选择的课题难易要适度。难度大的课题当然更有科学价值,但对参加工作不久的人来说,往往力不胜任,难以完成。
  在选题时,要根据本人的专业基础和时间及其它相关因素,如资料条件、经费等,综合考查以选择大小适当的课题。否则,课题过大,问题难以研究深入,可能导致虎头蛇尾,草草收摊;题目过小,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才能,论文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和深度。
  具体来说,选题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问需求——罗列需求问题
  针对你所从事的实际工作,细细地分析以下问题:
  1) 年轻同志:目前工作还存在那些不足?那些地方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别的同志、别的单位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我还有那些东西该懂但还不懂?下面应该怎么办?
  2) 已工作多年的同志,除上述问题外,更应该考虑:曾经关注过那些问题?在哪些方面倾注了心血?哪些方面有与人不同的经验和体会?我自己的新想法和新做法可以在什么地方使用和推广?
  从上述问题中选定研究方向,学习有关知识,下功夫进行探讨和研究,选题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3.2 深——深入一步
  选题前要弄清这样几个问题:关于本题目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前人的思想和重要的研究成果;已经解决的问题;存在争议的问题;争议的焦点和问题和症结;论争各方的代表性观点、人物及其著述;研究的薄弱环节及尚待开拓的领域;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之要从大面上摸清本问题的基本情况,这样就会头脑清醒,方向明确,开拓新的研究领地。一句话,就是站在前人的肩上,而不是盯住前人的脚底。站在前人肩上,一方面是指在对前人知识与研究成果深刻了解与掌握的前提下,去选取那些“前沿性”课题;另一方面是指从前人思想或研究中获得启迪。有勇气去研究前人刚刚开始接近而没有解决与提出的问题,这是选题的一个主要思路。这样的选题,既意味着继承,又意味着发展。深入一步,往往就意味着创新和突破。
   3.3 奇——从容易被忽略处选题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并不是一次完结的,永远处在一个过程之中,需要不断深入与发展。在许多被人们认为是平淡无奇的现象中,往往存在可供研究的新的境界,而又最容易被人们忽略。勤学好问的人遇事总要问个为什么,被人们忽略的地方是大量存在的,有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能认真与细心地观察各种事物,并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就很容易找到需要研究的课题。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即是如此。
   3.4 新——从开拓创新中选题
  鲁迅先生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科学研究中,要善于探索,敢于开拓新领域。选题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人们创造力的强弱,取决于知识贮存的多寡、应用知识的技巧与想象力是否丰富。如果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就敢于从自己熟知的学科跨入到生疏的学科,就敢于冲击所谓不可逾越的禁区。这类课题的选择,除了选择者具有学识之外,还必须有胆略,没有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精神是不行的。只有专心致志,勇于探索,不怕困难,才能开拓出科学技术的新领域。
    3.5 巧——从意外获得中选题  科学研究在探索着一个又一个新课题,在这些研究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偶然的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后,不要轻易纠正它、排斥它,而应该去深入研究它。即使是不属于自己研究课题范围的内容和所从事的专业问题,也应该去深入地探讨它。这种意外的发现会给我们以新的启迪,如果追踪下去,往往会产生新的有价值的课题。如X射线就是从一次意外中发现的。
    3.6 实——从实际工作中选题  有人认为,科研和科技论文写作是专业科研工作人员的事,这是极其片面的。其实,除科研工作者外,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业务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工人、农民等,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撰写科学技术论文。结合实际工作的选题是十分广泛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结合实际工作撰写的论文,题目可以不拘一格,多种多样。诸如理论性的推导和探索,实践经验的分析和总结,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中的问题研究,科技研究的阶段总结,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和深化,对产品、工艺、组织、管理的建议和设想,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讨等等。非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应该破除对科研工作和科技论文写作的神秘感,勇于实践,敢于写作,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技术更加繁荣兴盛。
    3.7 改——从改革进步中选题
  我们有幸处于改革开放的年代,置身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洪流之中,每时每刻都会感受到改革进步的触动。政治体制的改革使国家更加民主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使人民实现小康,科技创新使我们迎头赶上。所有这些,都为我们选定论题提供了广阔天地。港口科技工作者在工艺改进、质量攻关、技术改进方面,在学习、消化推广和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方面,在防止和排除重大隐患方面,在大型和高精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和保养方面有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确有推广价值的技术成果,虽不是创造发明,但为企业及社会创造了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都可以写。从中选择自己最擅长、最突出的某一方面作为自己命题的内容,然后再从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某一项进行整理、浓缩,作为自己命题内容的基础材料。
  只要我们以强烈的责任心、上进心和创新意识审视一切事物,启迪智慧、激发灵感、捕捉信息,就一定遴选出合自己探索、研究的课题,为写好科技论文奠定坚实基础。
  4 科技论文的资料收集
  4.1 资料收集的重要性
  科技论文是表述科研成果的文章,详细地占有资料,是科技论文写作的前提条件。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揭示其蕴含的真谛。“规律”总是存在于大量的现象之中,“真谛”总是蕴含在纷繁的资料之中。详尽地占有资料,才有可能从对这些资料的分析研究中“析出”其固有规律而不是臆造“结论”。
  从写文章的角度看,资料是文章的血肉,是内容的组成部分,是论文论点的依托和支柱。如果只有论点,资料贫乏而论据不足,就不能明确、具体、有力地证明论点,论点会显得苍白无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线索总是存在于资料之中,资料占有越充分,问题也会越清楚。占有了相当数量的资料,然后才能搞清在我们研究题目的范围内有哪些问题前人还没有解决,有哪些问题前人未曾提出过。如果又围绕这些问题收集了更大数量的资料,才可能弄清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才可能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4.2 收集资料的要求与方法
   1)要求
  (1)必要而充分。必要即必不可少,缺此不能表现主题。写作时应紧紧抓住这类材料,而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则不论来得多么不容易也不要采用,一时用了修改时也应割爱。充分即量要足够,若没有一定的数量,有时难以将问题论证清楚,即所谓“证据不足”。有了足够的量,才能从中选出足够的必要材料。
  (2)真实而准确。真实即不虚假,材料来自客观实际,即来自社会调查、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而不是虚拟或编造的。准确即完全符合实际。科技论文十分强调科学性,任何一点不真实、不准确的材料,都会使观点损失可信度和可靠性,从而使论文的价值降低或完全丧失;因此,研究方法、调查方式和实验方案的选取要合理,实验操作和数据的采集、记录及处理要正确,才能获得真实而准确的材料。写作时要尽量用直接材料;对间接材料要分析和核对,引用时要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合理取舍,避免断章取义,更不能歪曲原意;形成发展材料时,要保持原有材料的客观性,力求避免由主观因素可能造成的失真。
   (3)典型而新颖。典型即材料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样的材料能使道理具体化,描述形象化,有较强的说服力。要获得典型的材料,调查和研究工作必须深入,否则难以捕获事物的本质;应善于从众多、繁杂的材料中取其具有代表性的,而将一般性的材料果断舍去。新颖即新鲜,不陈旧。要使材料新颖,关键是要做开拓性工作,不断获得创新性成果;同时,收集文献资料面要广,量要大,并多作分析、比较,从中选取能反映新进展、新成果的新材料,而摒弃过时的陈旧材料。
  2)方法
  科技论文的资料,主要包括科技专著、科技报告、科技文摘、专利文献、技术标准、各种论文集(包括期刊论文、汇编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调研报告、实验报告、试验技术报告、观测记录(包括记录数据、图纸、照片、录音、录像等)、技术鉴定资料及学报等。收集上述有关资料主要方法有:
  (1)参加有关实验、试验、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
  (2)参加学术报告会、技术鉴定会、学术交流会、技术研讨会、项目论证会等有关会议,并索取相关资料。
  (3)参看《全国新书目》并到书店选购有关著作及期刊。
  (4)在图书馆检索、阅读、复制并索取或借阅有用资料。
  (5)加入信息网,从网内有关单位或网员处取得有关资料,或从同行、朋友处得到有关科技文献。
  (6)互联网上的资料可以作为参考,但一般不能当作依据。  应该强调的是:每个有志于开拓创新的同志,必须充分重视一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但是,目前各单位差距较大,造成很多珍贵资料休眠或失散,十分可惜。这种面貌应该改变,基础性工作亟待加强。
   5 科技论文的结构与表达方式
   5.1 科技论文的结构
   5.1.1 结构
  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结合方式,称为文章的结构。科技论文有了好的主题和材料,才能做到“言之有物”;有了好的表达方式,才能做到“言之有理”;有了好的结构才能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有理、有序的文章,容易成为受读者欢迎的好文章。
  科技论文的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没有一个好的结构,就会使材料散乱无序,文章的内容就难以得到充分有力的表现。如同进行园林布局,同样的花木山石,如果安排不好,使人看了就索然无味;如果安排精巧,就会给人以山回路转、曲径通幽的美感。
   5.1.2 结构的要求
  1)紧扣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与统帅,结构是表现主题的形式与手段。当文章的主题确定之后,全篇论文都集中围绕主题展开阐述与论证,做到“文必扣题”。因此文章结构的安排要为突出主题服务。无论内容安排的先后,详略主次的配合,层次段落的确定,叙述议论的结合,都要服从并服务于主题的需要。若无主题,文中的材料只能是机械的、零乱的堆砌,使读者不知文章所云何事、何理。切不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甚至把与表现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密切的材料引入正文。所以,结构的安排,首先应该是有利于文章紧扣主题。
  2)完整统一
  主题是一个完整的思想,要表达这个完整的思想,必须有一个完整的结构。所谓完整统一,是要将构成文章的各个部分和谐地、有机地组织到一起,使文章组织上协调,格调上一致,做到层次清楚,脉络分明;前后呼应,详略得当;章节之间环环相扣,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3)合乎逻辑
  科技论文是直接揭示真理,主要是表明一个观点或说明一个道理。所以要求它的结构必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正符合人们认识问题的思维规律。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安排结构,尽管有时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在层次上稍做变动,但仍然是结构严密,合情合理,合乎逻辑。
    5.1.3 结构的内容
  论文结构的内容,包括层次、段落、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另外还应考虑详写与略写。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层次。
  层次是指文章内容的编排次序。它是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人的思维发展的进程在文章中的反映,是文章内容展开的具体步骤。科技论文的常见结构,一般归纳为如下几类:
  1) 并列结构
  就是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分别从各个方面或不同的角度进行说明、论证,最后再加以总结。
  2) 递进结构
  这种结构是根据事物的发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因及果或由果及因地逐层阐发、深化,把主题阐述清楚。由现象到本质,一气呵成地把事理说透。这种结构方式通常有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和按推理顺序等几种。
   3) 树枝式结构
  是指在总论点下,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论点,再往下有支撑分论点的材料单元,其余类推。
  4) 综合式结构
  科技论文的写作,很少用单一的结构方式来安排层次,常常是用各种结构方式配合使用。
    5.2 科技论文的表达方式
    5.2.1 叙述
  叙述,是用来交待与揭示某一事物或某一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一种表达方式。叙述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凡是需要交待过程、显示发展、反映变化的地方,都要用这种表达方式。  叙述要交待清楚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原因、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结果,这六个什么,就是人们常说的叙述的六要素。
   5.2.2 说明
  说明是使用简洁的语言把实体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功能、成因、关系与抽象事物的概念、特点、原理、演变、异同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要求内容科学、表述明确、态度客观。
  说明分为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明、分解说明、数字说明、图表说明等。
   5.2.3 议论
  议论就是议事说理,它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对客观事物、事理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对议论的要求是论点要正确鲜明,论据要典型充实,论证要符合逻辑。
   1)议论三要素
  (l)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所提出的自己的主张、见解或设想。由于论点是一个判断,所以也叫论断。
  在一篇论文中,一般有一个中心论点和若干个分论点,各个分论点可以是从属的,也可以是并列的,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依赖、密切联系的整体。中心论点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论点,是论文的中心,是各层次、各部分论点的核心;分论点是指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支持、证明中心论点的一些看法和见解,它从属于中心论点,也可以说它是中心论点的论据。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中心论点是论文的灵魂,既是论证的出发点,又是论证的归宿点,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对论点的主要要求是正确、新颖、鲜明、集中、深刻。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它是作者从大量信息中经过反复推敲后优选出来证明论点的材料。作为论据的材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理论论据,它包括定义、原理、定律、公理、规律、公式等等;另一类是事实论据,它包括现实材料、典型事例、调查报告、历史事实、工作经验以及统计数字等等。
   论据是议论的基础,也是作者形成论点的基础。论据是从材料中精选、加工出来的,是支持论点的支柱。论文作者只有积累了诸多可以作为论据的材料,才能动手写作论文。对论据的要求是:必须为论点服务,真实可靠、充实有力,新颖、生动、典型,文字简明扼要。
  (3)论证
  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也就是用正确的推理和具体的事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论证要合乎逻辑,体现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论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阐述正确论点为主,用充分的论据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叫做“立论”;另一类是以对反面论点的驳斥为主,叫“驳论”,也叫“反驳”。论证是通过科学思维发现真理的重要形式。  对论证的要求:一是要抓住要害揭示本质规律,用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二是论证过程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性,不偷换概念,不以偏概全,做到材料和观点的高度统一。三是在驳论时要以理服人,做到有理、有据、有节。
  2)论证的方法
  (l)归纳论证
  归纳论证又叫例证法,或叫事实论证。是用事实作论据,举例说明论点,是由若干个别的、特殊的事例推导出一般性结论的论证方法。它通过对一些个别事例的分析与研究,归纳它们的共同属性,综合他们的共同本质,从而得出带有普遍性的论点。这种方法着重摆事实,从大量的事实出发,经过必要的分析和综合,来证明论点。  例如,一篇为证明“知识老化速度的加快,知识失效率也随之越来越高”的文章中写道:在50年代,每隔 5年知识的失效率为 25%,到70年代,达40%……新技术的研究周期大大缩短,例如纸,从发明到广泛使用,历时1000年,蒸汽机花了80年,飞机20年,而激光只花了2个月!事实告诉我们:人的聪明才智,正经受着严重挑战。  归纳论证既可归纳若干独立的事实,也可以归纳某一事物的若干方面,还可以归纳某一事物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一般来说,如果已经掌握了大量事例,需要从中探索出一个共同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宜运用归纳论证。
  归纳论证在科技论文写作中得到广泛应用。运用时注意列举的事实必须正确、真实、典型、具有代表性,防止出现罗列材料、堆砌事例的“两张皮”现象。
  (2)演绎论证
  演绎论证又叫引证法,或叫事理论证。就是以一般事理为论据,论证个别事物,从而推导出新的结论。它是通过某一科学原理或公认的道理,推出一个新的结论。它反映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
  演绎论证在逻辑学中称为三段论式。大前提是一般性的原理原则,小前提是论证的个别特殊的对象,结论是推导出的特殊事物的结论。
  例如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在评价张思德的死时这样写道: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阶级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上例就是典型的演绎论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是大前提(一般事理);“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是小前提(个别事物);张思德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是结论。  运用演绎论证最要紧的是作为论据的一般原理(即大前提)必须正确,符合客观实际,否则就推出错误的结论。演绎推理在几种推理中可靠性最大,所以演绎论证说服力最强,在科技论文中得到广泛应用。科技文献大量的公式推导,也都是演绎论证。
  (3)类比论证
  把两个同类或相似的事物作比较而证明论点正确的论证方法,叫类比论证。这是从已知事物的某种属性,推论出相类似的另一种事物也会有某种属性的方法。
  例如:就链式裂变反应而言,原子反应堆的确与原子弹同出一辙。有人以此为理由,认为原子反应堆中装有大量的核燃料,万一发生核爆炸,那就祸患无穷,其实这种忧虑是大可不必的。打个比方吧!用一根火柴可以点燃茅台酒,但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点燃啤酒。这是因为茅台酒中的酒精浓度在60%以上,而啤酒中的酒精含量只有百分之几。同样理由,原子弹用的核炸药含铀235在90%以上,而一般轻重水反应堆中用的核燃料一般含铀235仅为百分之几。原子弹中巨大的能量是在一刹那间(百分之几秒内)迸发出来的,而原子反应堆中能量积累过程却要比原子弹慢得多。因此,万一原子反应堆失去控制,也绝不会象原子弹那样产生核爆炸,顶多造成核燃料熔化,反应堆解体。而对此在设计反应堆时就采取了防范措施。
  类比推理的结论在未被实践验证之前是或然的。尽管如此,在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中是不可缺少的。类比论证的优点是:可以启发人的思路,帮人们提出科学假设。
  (4)其它论证
  除上述归纳论证、演绎论证和类比论证外,另外还包括反驳论证。反驳论证时,既要研究对方所采用的论证方式是否合理、是否遵守逻辑推理的规则,又要推敲对方议论文的整体,分析整体中各个子系统是否协调、匹配。从中挖掘问题,寻找矛盾、漏洞和谬误之处进行反驳,使其全文瓦解。
   6 科技论文的撰写格式及其要求
  科技论文一般包括以下8个部分:题名、论文作者、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如有必要,可加封面、题名页、目次页以及附录等。
   6.1 题名
  题名又叫题目、文题、标题,是科技论文的中心和总纲。
  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
  忌讳皮大馅小、盲目拔高、词语重复、语序错乱。
    6.1.1 准确恰当
  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如:"金属疲劳强度的研究"过于笼统,若改为针对研究的具体对象来命题,效果会好得多,例如"铁镍合金材料疲劳强度的研究",这样的题名就要贴切得多。再如:&quot35Ni-15Cr型铁基高温合金中铝和钛含量对高温长期性能和组织稳定性能的影响的研究” 这样的论文题目,既长又不准确,题名中的35Ni-15Cr是何含义,令人费解,是百分含量?是重量比?体积比?金属牌号?或是其它什么,教人不得而知,这就叫题目含混不清,解决的办法就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清晰地点示出论文研究的内容。假如上面的题目中,指的是百分含量,可放在内文中说明,不必写在标题中,标题中只需反映含Ni和Cr这一事实即可。可参考的修改方案为:“Ni、Cr合金中Al和Ti含量对高温性能和组织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与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6.1.2 简明扼要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常见的繁琐题名如:"关于钢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凡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钢水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法"。这样一改,字数便从原21个安减少为12个字,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有源位错群的动力学特性--用电子计算机模拟有源位错群的滑移特性"。
   6.1.3 醒目规范 便于检索
  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题目中使用的词语要尽可能地使用关键词表中的规范词语,以便于论文传播中的摘引和检索。
   科技论文除总题目以外,一般还有层次标题。层次标题是指除题名之外的各个级别的标题。通常将其分为章、节、条、款几个层次。层次标题在结构形式上可使整篇内容层次分明;从内容上是对每章、每节中心内容的概括,其实就是所谓的“提纲”。灵感之后,起草之前,必然有一个构思阶段。 构思是从整体上对文章的抽象把握和设计,以抽象思维为主。构思简单地说就是整体思索,"想"文章。提纲是构思的外化和成果, 实际上相当于用序号和文字符号所组成的一种图表。提纲的作用在于指导起草,使构思视觉化,以便作者从总体上更为准确概括地把握、修改和提高。论文写作都要编写提纲。编写提纲本身就是在研究,在起草。只要不断充实,提纲就成为一篇文章的初稿。 朱光潜先生在《作文和运思》中谈他编写论文提纲的方法和过程, 值得我们学习。他说:“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 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 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 再在其中理出一条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论文中的逻辑关系集中地表明在提纲上,因此要特别重视提纲。
  科技论文的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同层次的2个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
如&quot1",&quot1.2",&quot3.5.1"等;各层次的标题序号均左顶格排写,最后一个序号之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其表达形式如下例。
  0 引言
  1 长途运输的试验
   1.1 试验方案
    1.1.1 运输工具的选择
    1.1.2 柑桔品种的选择
    1.1.3 运输前柑桔处理方式的选择
    1.1.4 试验量及运输距离的确定
    1.1.5 运后贮藏时间与贮藏条件的确定
   1.2 试验方法与步骤
    1.2.1 采果
    1.2.2 防腐保鲜处理
    1.2.3 预贮
    1.2.4 单果包装
    1.2.5 装车堆码
    1.2.6 观察记录
    1.2.7 运抵终点后的长期贮藏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结果
   2.2 结果分析
    2.2.1 防腐保鲜处理对运输效果的影响
    2.2.2 单果包装对运输效果的影响
    2.2.3 长途运输对柑桔品质的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由上例可以看出,这种编排方式的优点:一是标题的层次表现得十分明显,比如一看见&quot1.2.2 防腐保鲜处理"即知"防腐保鲜处理" 这个标题是三级标题(它有3个序号),属于第1章第2节中的第2条;二是引用方便,比如说"仍采用1.1.2中所述的柑桔作试验对象",就比说"仍采用第 1章第1节第2条中所述的柑桔作试验对象"方便、简练得多,也比说"仍采用上述柑桔作试验对象"明确、具体。另外,标题转行时应保持词语的完整性,并尽可能将虚词留在行末。总题名转行的可能性较大,居中排转后一般以上宽下窄呈倒梯形为宜。1级和1级以下标题如需转行,应空开标题层次序号,与标题行左端对齐;标题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标点符号,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不同级别标题可以用不同大小、不同字体表示。6.2 署名  署名表示论文作者声明对论文拥有著作权、愿意文责自负,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署名包括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
  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包括所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有时为进行文献分析,要求作者提供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电话号码、E-mail等信息。
   6.3 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内容包括:
  1) 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
  2) 所使用的实验方法。
  3) 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
  4) 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注意:摘要中不列举例证,不描述研究过程, 不做自我评价。
  6.4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条目的单词、词组或术语,可参照《汉语主题词表》列出3~8个。
  关键词是科技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科技论文的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位置在摘要之后。早在1963年,美国Chemical Abstracts从第58卷起,就开始采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关键词索引,提供快速检索文献资料主题的途径。在科学技术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全世界每天有几十万篇科技论文发表,学术界早已约定利用主题概念词去检索最新发表的论文。作者发表的论文不标注关键词或叙词 ,文献数据库就不会收录此类文章,读者就检索不到。关键词选得是否恰当,关系到该文被检索和该成果的利用率。
   6.4.1 关键词分类
  关键词包括叙词和自由词。
  1) 叙词--指收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可用于标引文献主题概念的即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
  2) 自由词--反映该论文主题中新技术、新学科尚未被主题词表收录的新产生的名词术语或在叙词表中找不到的词。
    6.4.2 关键词标引
  为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GB/T 3179-92规定,现代科技期刊都应在学术论文的摘要后面给出3~8个关键词(或叙词)。关键词的标引应按 GB/T 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 规则》的原则和方法,参照各种词表和工具书选取 ;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自由词)。  所谓标引,系指对文献和某些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如研究对象,处理方法和实验设备等进行主题分析,并利用主题词表给出主题检索标识的过程。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是为了从内容复杂的文献中通过分析找出构成文献主题的基本要素,以便准确地标引所需的叙词。标引是检索的前提,没有正确的标引,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检索。科技论文应按照叙词的标引方法标引关键词,并尽可能将自由词规范为叙词。
   6.4.3 关键词的标引步骤
  首先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弄清该文的主题概念和中心内容;尽可能从题名、摘要、层次标题和正文的重要段落中抽出与主题概念一致的词和词组;对所选出的词进行排序,对照叙词 表找出哪些词可以直接作为叙词标引,哪些词可以通过规范化变为叙词,哪些叙词可以组配成专指主题概念的词组;还有相当数量无法规范为叙词的词,只要是表达主题概念所必需的 ,都可作为自由词标引并列入关键词。
  有英文摘要的论文,应在英文摘要的下方著录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Key words )。
   6.5 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它是一篇科技论文的开场白,由它引出文章,所以写在正文之前。引言也叫绪言、绪论。
   6.5.1 引言的主要内容
   1)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范围,即为什么写这篇论文和要解决什么问题。
  2)前人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和尚存的知识空白,即作简要的历史回顾和现在国内外情况的横向比较。
  3)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选择特定研究方法的理由。
  4)预期研究结果及其意义。
   6.5.2 引言的写作要求
  (l)引言应言简意赅,内容不得繁琐,文字不可冗长,应能对读者产生吸引力。学术论文的引言根据论文篇幅的大小和内容的多少而定,一般为200~600字,短则可不足100字,长则可达1000字左右。
  (2)比较短的论文可不单列“引言”一节,在论文正文前只写一小段文字即可起到引言的效用。
  (3)引言不可与摘要雷同,不要写成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4)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研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于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则可将引言单独写成一章,用足够的文字详细加以叙述。
  (5)引言的目的应是向读者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不要给读者悬念。作者在引言里不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或自己的能力过于表示谦意,但也不能自吹自擂,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6.6 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主体,是用论据经过论证证明论点而表述科研成果的核心部分。正义占论文的主要篇幅,可以包括以下部分或内容:调查对象、基本原理、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正文可分作几个段落来写,每个段落需列什么样的标题,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大体上可以有以下几个部分(以试验研究报告类论文为例)。
  1)理论分析。包括论证的理论依据,对所作的假设及其合理性的阐述,对分析方法的说明。其要点是,假说、前提条件、分析的对象、适用的理论、分析的方法、计算的过程等。
  写作时应注意区别哪些是已知的(前人已有的),哪些是作者首次提出来的,哪些是经过作者改进的,须交待清楚。
  2)实验材料和方法
  材料的表达主要始对材料的来源、性质和数量,以及材料的选取和处理等事项的阐述。
  方法的表达主要指对实验的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等事项的阐述。
  写作要点是:实验对象,实验材料的名称、来源、性质、数量、选取方法和处理方法,实验自的,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型号、名称、量测范围和精度等),实验及测定的方法和过程,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等。
  材料和方法的阐述必须具体,真实。如果是采用前人的,只需注明出处;如果是改进前人的,则要交待改进之处;如果是自己提出的,则应详细说明,必要时可用示意图、方框图或照片图等配合表述。
  由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必须接受检验,介绍清楚这些内容,目的在于使别人能够重复操作。
  3)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这是论文的价值所在,是论文的关键部分。它包括给出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
  写作要点是:以绘图和(或)列表(必要时)等手段整理实验结果,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说明结果的可靠性、再现性和普遍性,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说明结果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分析不符合预见的现象和数据,检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等。
  给出实验结果时应尽量避免把所有数据和盘托出,而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并采用合适的表达形式如插图或表格等。在整理数据时,不能只选取符合自己预料的,而随意舍去与自己料想不符或相反的数据。有些结果异常,尽管无法解释,也不要轻易舍去,可以加以说明;只有找到确凿证据足以说明它们确属错误之后才能剔除。
  结果分析时,必须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以理论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认真、仔细地推敲结果,既要肯定结果的可信度和再现性,又要进行误差分析,并与理论结果做比较(相反,如果论题产生的是理论结果,则应由试验结果来验证),说明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要切中要害,不能空泛议论。要压缩或删除那些众所周知的一般性道理的叙述,省略那些不必要的中间步骤或推导过程,突出精华部分。此外,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或执行方法方面的某些不足或错误,也应说明,以供读者借鉴。
  4)结果的讨论
  对结果进行讨论,目的在于阐述结果的意义,说明与前人所得结果不同的原因,根据研究结果继续阐发作者自己的见解。
  写作要点是:解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说明成果的意义,指出自己的成果与前人研究成果或观点的异同,讨论尚未定论之处和相反的结果,提出研究的方向和问题。最主要的是突出新发现、新发明,说明研究结果的必然性或偶然性。
  论文正文的写作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具体要求有如下几点:
  1)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事实准确,数据准确,计算准确,语言准确;
  3)内容丰富,文字简练,避免重复、繁琐;
  4)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表达形式与内容相适应;
  5)不泄密,对需保密的资料应作技术处理。
  正文写作时主要注意下述2点:
  l)抓住基本观点。正文部分乃至整篇论文总是以作者的基本观点为轴线,要用材料(事实或数据)说明观点,形成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观点不是作者头脑里固有的或主观臆造的,正确的观点来自客观实际,来自对反映客观事物特征的材料的归纳、概括和总结。在基本观点上,对新发现的问题要详尽分析和阐述,若不能深入,也要严密论证,否则得不出正确的、有价值的结论,说服不了读者,更不会为读者所接受;而对一般性的问题只需作简明扼要的叙述,对与基本观点不相干的问题则完全不要费笔墨,哪怕只有一句一字。
  2)注重准确性,即科学性。对科学技术论文特别强调科学性,要贯串在论文的始终,正文部分对科学性的要求则更加突出。写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绝不能弄虚作假,也不能粗心大意。数据的采集、记录、整理、表达等都不应出现技术性错误。叙述事实,介绍情况,分析、论证和讨论问题时,遣词造句要准确,力求避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给出的式子、数据、图表,以及文字、符号等都要准确无误,不能出现任何细小的疏漏。
   6.7 结论
  科技论文一般在正文后面要有结论。结论是实验、观测结果和理论分析的逻辑发展,是将实验、观测得到的数据、结果,经过判断、推理、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整篇论文的总论点。读者阅读论文的习惯一般是首先看题名,其次是看摘要,再次看结论,读完结论后才考虑这篇论文是否有阅读价值,决定是否看全文。结论既是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重要内容,又是文献工作者作摘要的重要依据,因此,写好论文的结论很重要。结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哪些补充、修改和证实,有什么创新;本文研究的领域内还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关键。
  对结论部分写作的要求是:
  1)应做到准确、完整、明确、精练。结论要有事实、有根据,用语斩钉截铁,数据准确可靠,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2)在判断、推理时不能离开实验、观测结果,不作无根据或不合逻辑的推理和结论。
  3)结论不是实验、观测结果的再现,也不是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
  4)对成果的评价应公允,恰如其分,不可自鸣得意。证据不足时不要轻率否定或批评别人的结论,更不能借故贬低别人。
  5)写作结论应十分慎重,如果研究虽然有创新但不足以得出结论的话,宁肯不写也不妄下结论,可以根据实验、观测结果进行一些讨论。
    6.8 致谢(略)
    6.9 参考文献
  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未(致谢段之后)列出参考文献表。这项工作叫做参考文献著录。
    6.9.1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 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
   6.9.2 参考文献著录的原则
  1)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2)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3) 采用标准化的著录格式。
   6.9.3 各类文献著录的通用格式
  1)专著
  序号 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数量(选择项)
  示例:
  1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230页
  2 霍斯尼 P K.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李庆龙译.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
  2)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 作者.题名.其他责任者.刊名,年,卷(期):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示例:
  6 姚振兴,郑天输,曹柏如,等.用P波波形资料测定中强地震震源过程和方法.地球物理学进展,1991,6(4):34-36
   3)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 作者.题名.报纸名,年一月一日(版次)
  示例:
  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问题.人民日报,1996-10-25(2)
  4)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示例:
  10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中国专利,881056073 1989-07-26
  5)技术标准
  顺序号 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
  示例:
  11 GB6432-86饲料粗蛋白的测定方法
  6)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示例:
  12 陈淮金.多机电力系统分散最优励磁控制器研究:〔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 1988
  7)会议论文
  顺序号 作者.题名.会议名称,会址,会议年份
  示例:
  14 惠梦君,吴德海,柳蔡凯,等.奥氏体—贝氏体球铁的发展.全国铸造学会奥氏体—贝氏体球铁专业学术会议,武汉,1986
    7 科技论文规范表述的几个重要问题
    7.1 插图
  插图必须精炼、清晰、规范,尽量用计算机作图。图序号、图名称必不可少,其中不加标点且期间留一字间隔,图例、图注、图文可视情添加。一般插图规格为5×7cm或10×15cm,图中字体为仿宋小5号,用激光打印机打印。
    7.2 表格
  表格必须有表序号、表标题,其中不加标点且期间留一字间隔。无线表、文字表、系统表、卡线表、三线表均可使用,但须省去两侧竖线。表内文字一般用楷体或宋体字小5号。
    7.3 数字用法见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7.4 量和单位见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8 论文撰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在学习、积累和交流上动脑筋、下功夫。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人煞费苦心写出的自认为有“创新”的论文,但其结果却是别人早已抛弃的旧货色,这是知识学习和交流不够的表现。因此,要有所创新,必须加强学习和交流,把它作为提高撰写学术论文能力的"基础工程"来抓,这一点至关重要。
  2)要在研究和探索中做文章。撰写论文的过程是以实践为基础,深入分析和总结工作中的现象,从而深刻揭示其本质规律的过程.通过对实际问题不断思考、积极探索,对所研究的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是写出优质论文的必备条件。
  3)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通过学习和积累、研究和探索,为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为了能够真正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十分需要的就是在选题和撰稿方面狠下功夫。论题是文章的眼睛,选题决定着论文的价值。
   4)学会写作无捷径。论文的价值主要在于研究工作的本身,但掌握撰写论文的技巧,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对于提高论文的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撰写论文的一般程序通常分为:构思论题—拟定提纲—组织材料—撰写初稿—修改定稿。在这里值得重复强调的是:
  撰写要勤
  人们常说,熟能生巧,对论文的撰写来讲尤其如此。从实际效果看,多写论文有三大作用:一是写得多了,对所关心领域有了更深入的学习和思考,认识就更深刻了;二是写得多了,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指导新的工作实践以及研究的层次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三是写得多了,对立意选题、谋篇布局等写作技巧的运用可以灵活自如、得心应手。
  撰写要恒
  要有恒心,不怕失败,这是撰写论文能够获得成功的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搞科研、写论文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论文写出来了,投到杂志社后,很可能不被采用,有的甚至连投数十篇都石沉大海。这时,切不可灰心丧气,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只要坚持下去,继续努力,终会有成功的一天。
  撰写要精
  论文的撰写有两大忌:一忌结构松散,二忌贪大求全。主题扣得不紧,中心不突出,即使好的素材也达不到好的效果。要做到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必须对收集的素材进行精心的加工和提炼。一般以三千字以内的文章为好,多写些小而新、小而实、小而活、小而巧的论文,发表的可能性就大."短而精"是信息社会的需要,我们对此必须有高度的认识。
  撰写要新
  论文要想能够在杂志上得以发表,总要有一定的创见,能够提炼出一点新意,切不可人云亦云,泛泛而谈。这里所说的创见和新意,并不是要求有多大的新发现,但至少应该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同,有一点新的意思。如果你写出的文章,从论题、论据到论证都是人家已经发表了的,甚至还没有别人的文章说得好,那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如果你所阐述的问题,确实是一个新结论、一个新发现或者是一种新方法,当然是新意盎然。如果你谈的是别人已经发表过的文章中的问题,那么就要选择一个新的角度,或者换一个更为典型的例证,或者抓住某一个方面补充自己新的见解,甚至提出不同的观点或意见,这样有了新的立意,实现了推陈出新,才能受到编辑的重视和读者的喜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质量的论文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它是作者用了若干个学习和思考的夜晚,牺牲了若干个节假日熬炼出来的。撰写论文难,发表论文更难,但却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动脑筋,肯花功夫,每一位勤于学习积累、善于研究探索的人,都能够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来。
  
    摘自《天津港口》编辑部 李来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