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息化服务链角色就位电信运营商欲做"大东家"

 suyihong 2007-04-13
来源:通信产业报】 20060324

  3月17日,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发布会现场,徐愈司长对目前电信运营商面向信息化服务的转型策略做出如下评价:“2005年我国电信业积极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水平和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在推动行业转型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务实主义

  事实确实如此,以中国电信为例,伴随着“商务领航”的全面启动,中国电信旗下各省信息化服务的具体实施计划逐渐浮出水面。

  其中,云南电信这个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但却一直以来被视为是中国电信转型与改革试点区域省份的晴雨表,其一举一动显得格外微妙,它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电信信息化服务战略的发展轨迹。

  “云南电信将依托网络、技术、业务、服务优势,为各行业提供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和平台,力争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力量。与此同时,将为各行业和企业信息化量身打造解决方案,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化服务和支持。”云南电信总经理李华近日如是表示。

  而据了解,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校校通、绿色上网、数字城管快车、村村通电话、连接东南亚及南亚信息大通道和信息化技术基础培训八项工程,成为了贯穿整个云南电信信息化服务战略的主线。如果以此作为晴雨表,一度被冠以“雷声大、雨点小”帽子的中国电信信息化服务转型战略无疑已有实质推进。

  不单单是中国电信,以“移动性、个人性、实时性、安全性“作为自身优势的中国移动同样在信息化服务方面不遗余力,以“短信平台”为主要承载模式的移动信息化服务成为在各项移动数据业务尚不成熟之前的主要模式。

  电信信息化服务从口号时期进入“实用主义”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运营商们试图加速“圈地”行业信息化市场的迫切心态。按照赛迪顾问电信咨询总监绎明宇的看法,“电信运营商能够给各行业用户所能提供的服务远不限于信息通道服务这一项,随着各大电信运营商均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升级,越来越多的信息服务被电信运营商引入到行业用户的信息化建设工程中。电信运营商希望通过强化对行业用户业务运营的支持,来增强对行业用户的‘粘性’。”

  产业链暗战

  这并非意味着所有的信息化服务就应该由运营商大包大揽。

  “虽然以中国电信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纷纷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但在这个过程中,运营商依旧应该扮演一个平台提供者的角色,而非全面参与各项具体业务和解决方案的提供与运营。”相关分析人士表示。

  实际上,早在2005年8月成立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已经在努力平衡着产业链上各角色之间的利益。

  这个由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信息产业部以及国家发改委共同倡导成立的组织无疑已经明确地表现出政府主管机构的态度,即希望借助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服务商们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运营商作为一个产业链主导,其垄断性的地位无疑是别人无法撼动的巨大优势。“这种状况决定了信息化服务商们也在不断寻找更加保险的策略,这也正是促成国家发改委等主管机构发起的联盟组织受到普遍关注的原因。”分析人士说。

  站在信息化应用开发商的角度,无疑希望能够与运营商实现双赢,而非被势力庞大的运营商逼于一隅。“运营商更多的应该是担负一个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商的角色,即搭建一个舞台,具体的内容则应该让参与信息化服务厂商提供。运营商应该借助整个产业链的力量将该市场做大,而这也正是中国与运营商结盟的服务商们所期待的结果”。该人士说。

  走专业化路线

  但从目前看,电信运营商所采取的策略依旧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与众多的信息化服务商结盟,尽可能地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一方面不断加强自身在服务内容的方面主导地位和把握权。中国电信某内部人员透露:“对于中国电信这样一个拥有着庞大技术和人力资源的企业来说,借助自身的力量去挖掘信息化服务的内容可能会更好地占领市场并节约成本。”

  不过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局面最终会有所改变。因为从长远看来,全面覆盖的商业模式却并非良策。随着运营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过程的深入,其与目前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合作伙伴之间的业务交叉不可避免。

  在这种状况下,不仅运营商可能会由于战线拉得太长而导致相关服务质量下降,而且在信息化应用的客户服务环节也将缺乏针对性。

  各司其职仍旧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信息化服务产业链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利益的平衡,因此作为行业的主导者,运营商应该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信息化服务市场做大。”分析人士表示。

  尽管一切尚处于变动中,但可以发现,运营商们频频进行的合纵连横似乎已经预示着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王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