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复试结束已经一个月了。我知道对我来说,考研已经彻底的结束了。但2年的考研岁月给我留下很多难忘的记忆和体会,我今天把它们写下来,既是对自己考研做个小结,也希望对以后考研的同学能够有所帮助。 首先说下我的基本情况:跨专业报考五道口(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金融,考了2年,06年初试成绩421分,政治78,英语73,数学四146,专业课124。
7月,我开始全面复习。时间安排大概是每天看书7-8小时,每隔4-5天休息1天半天的样子。 数学我用的是李永乐的辅导书,按高数,线代,概率的顺序复习的,先看书,把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整理成笔记,然后做题,把一开始不会做的题还有一些解法比较典型,思路比较巧妙的题也会记在笔记上,以便将来重点复习。第二遍以笔记为主,把遗留的难题再多看看。11月左右开始做模拟题,包括李永乐400题和考试虫的模拟题,基本上2天1套,到12月中旬时候,一般都能得140分了,我觉得数学大概没什么问题了,正好复习政治和专业课很紧张,后期就没怎么做模拟题了。现在看来这个安排挺有问题,数学丢了半个月,考试时候明显感觉到手比较生了,做题速度也慢了,幸好今年的题并不难。 英语复习,主要是做阅读理解和背单词。我先后做了吴永麟的100篇,胡敏的05版阅读理解高分宝典还有近十年的真题阅读,以前我英语阅读做得太慢,考试时候经常做不完。所以平时我就规定自己在1小时内做4篇阅读理解,这样督促自己提高做题速度。单词我一直背到考前,这点我觉得很重要。我用的是新东方的单词50天,网上有配套的听力资料,我当时下载在mp3里,每天都听听,这样走路,吃饭,上公车的时间都可以用来记单词了。考前我做了几套模拟题,包括张剑主编的8套题和朱泰琪的几套题,感觉都仿真度都挺不错的。 政治是我花时间最少的一门,12月才开始看,红宝书和任汝芬辅导书结合着背,每天看4个小时,一共看了两遍,主要是哲学比较难理解,毛概,邓论都是背的东西,政经对考经济的同学来说是不难理解的。考前10天左右做了几分模拟卷,再看看启航20天20题,就参加考试了。 专业课方面,我按照经济学,货行,国金,财政的顺序复习,前后一共复习了三遍。第一遍看得很细,不但要把每个基本概念,经济模型都搞懂,还要自己总结知识点记成笔记,花的时间最长。后2遍基本上是复习,再加上有笔记,看的很快。11月份开始准备热点。我主要是从网上查找热点,记在本子上,杂志看了几本《金融研究》和《国际金融研究》。热点考察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当作名词解释来考,像新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方法,像04年出的QDII ,这些我一般掌握一个概念,知道有什么特点,作用,意义就可以了。第二种是简述题,论述题的形式,比如05年考的人民币升值,稳健金融政策,06年考的贷款下降的原因 都是这类。这种问题我一般以专题的形式来记录,一个专题3-4页纸,按问题背景,表现或优缺点,原因,意义或作用,解决办法这样顺序记下来。 就这样准备了一个月,但我感觉热点还是没有底,于是就又去报了个凯程的辅导班。我报的是函授班,资料包括讲义,配套录音资料和一份模拟试题。录音很清楚,我当时放在mp3里,没事就听,前后听了3遍。讲义是以50个专题的形式介绍近年的热点,内容上挺有深度,有一些热点是我没有准备到的。另外,老师讲课时介绍的答题思路也对我很有帮助。 考试那几天,我状态很紧张。夜里失眠,平均每天只睡4-5小时。考数学的时候特别困,不过好在还是坚持了下来。我知道有不少同学考试时候都会紧张,没事的,都很正常。只要平时下了功夫,就一定会有收获。 下面,我说说专业课的复习经验。五道口的专业课很广,但是难度并不大,一般来说只要把各门课的基础知识掌握好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虽然不指定参考书的,但是看很多本教材也是没有必要的,一般每门课以一本书为重点,多看几遍,其他作为补充。下面是我觉得不错的一份参考书目: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 人大版 易纲 《货币银行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胡庆康《货币银行学》 复旦版 戴国强 《商业银行经营学》 高教版 唐旭《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西财版 姜波克 《国际金融学》 高教版 钱荣堃 《国际金融》内容比较老,但知识点很详细,可以用作补充 陈共的《财政学》就可以了 会计学,统计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其他版本也可以。 金融法从网上下载打印下就可以了, 热点:《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金融时报》 另外还有几本金融知识的书,也应该掌握。 唐旭老师主编的《金融前沿理论课题》和《金融前沿理论课题2》 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证券知识读本》和《保险知识读本》 辅导资料: 中国金融出版社的 《金融学考研名校真题详解及强化习题》就是几个五道口的师兄编的,非常适合备考。 另外,去年我下载了北大张延的宏观经济学讲义,是按多恩布什的书来讲的,推导很严密,对搞清楚宏观模型有帮助。 联考大纲,02年版的最好,其他的也行。主要是对照大纲,以免复习遗漏了知识点,但联考和五道口范围不同,后面金融部分自己有取舍的掌握。 热点方面,除了上面推荐的报刊杂志之外,每年的经济、金融蓝皮书(社科院出版)和最近的货币执行报告、金融报告(人行主页可以下载)等都是对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的综述,大家可以看看,对经济总体情况有个整体把握,这对回答五道口的论述题很有帮助。 总的来说,文科的学习我感觉主要还是下工夫背,看的多了自然才能记牢。当然,复习方法也很重要,我这有自己的一点心得,谈不上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 1,从近几年的试题可以看出,初试专业课重点主要在西方经济学和货币银行两门上,国际金融考的很少。大家复习也应该以这两门课为重点。其中货币银行又是重中之重,大家看书要看的细一些。有时间的话还应该分别看看 《商业银行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微观经济学主要是考一些常用的概念,都比较简单,宏观经济学重点是NI-AE,IS-LM,AD-AS几个模型,同时要结合热点,应该对当时宏观经济状况比较清楚,会用经济学原理和模型来分析。比如目前是通货膨胀还是 诺贝尔经济学奖相关的名词解释,大家应该注意。 2,复习专业课,笔记很重要,做笔记可以帮助你把所学的知识建立体系,掌握的更好。而且以后按笔记来复习,省时,效率也高。我到考前主要就是翻翻笔记了。 3,关于要不要上专业课辅导班的问题,我觉得,报辅导班不完全是为了压中考题,还有给你提供复习方法和思路,尤其是答题思路对考试拿分很有帮助。辅导班还可以节省你很多整理热点的时间,对于那些没有时间看很多杂志报刊的同学,我建议你报个辅导班。 考研到现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考研很大程度是个功夫活。大多数学生智力都差不多,谁花的时间多,英语,政治自然背的好。数学题做多了也就更熟练。这点对报考五道口的同学来说更是如此。专业课谁的书看的更多,更细,才更有把握。一般来说,每天5个小时以上的复习时间,复习上5,6个月,是你考上的必要条件。考研复习是个持久的过程,毅力是考研成功不可缺少的品质。如果3天打鱼,2天晒网,必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另外,我觉得自己能考研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信。去年复习过程中,我一直相信自己肯定能考上,内心乐观的心态使我能保持了良好的复习状态。另外,制定一个好复习计划也非常有帮助。我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大到总体复习进度,小到每天的任务都有,每天都要坚决完成当天的任务,最后总的计划也就完成了。按计划不但能保证复习质量,还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复习节奏。 还有,希望大家复习的时候,经常上网了解一些报考的信息,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五道口的论坛提出来,肯定会有热心的师兄师姐为你解答。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今年初试分数线395,一下比去年高了21分,除了试卷简单的原因,报的人数增多也是重要原因。明年会怎样,谁也说不准。所以说,希望大家制定目标时候应该定的高一些,以防止一些意外情况发生。
|
|